哟。李思华故作惊讶地看着对方,原来大叔就是那个跟自己手下艺人有染的王老板啊?跟手下艺人有染,也没什么,可为了这个就想把小三扶正,可就不怎么好了,容易带坏年轻人。
虽说我们所处的巴西热情开放,但作为华人的我们,还是得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改天我就让报纸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得批判一下。
后面这位美女就是那位女当事人吧?嗯,长的是不错,难怪能把王老板迷得不要不要的,连发妻都不要了。
听到李思华这伶俐的反击,周围的陈钰陈悦都尽量忍住不笑,但还是发出了一些声音。
可王海和赵鑫兰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姓李的,你这是造谣,我要去法院起诉你。
欢迎,我是不是造谣你怎么不问问你老婆呢?我们报纸发的可都是有理有据的,你要起诉,我就把你老婆拉来做证人,看她会怎么说。
听到自己老婆,王海心虚了,想要反驳,却发现不知道从哪里作为突破口。
年轻人还是得学学尊老爱幼,你爸妈没教你?胡三见王海被气得不行,便也帮起腔,也算是汇报对方之前的解围。
我爸妈教我?要不你下去找他们给我托个梦呗。说着李思华指了指地下。
胡三一时语顿,但也没有就这么放过李思华。
但看到眼前这小子口齿伶俐,也知道争下去讨不了好,便带着王海和赵鑫兰走了。
胡少,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那小子说我也就算了,可对胡少您也这么不客气,简直太过分了。
被气到的王海还是知道自己拿李思华没什么好办法,他虽然是搞传媒的,但旗下的业务主要是影视和艺人这一块,也没舆论工具去找回场子。
星巴日报则是不同,再怎么说也是有些实力的大报纸,肯定有办法的。
这小子言语犀利,不太好惹。不过我们可以针对他的报纸和杂志来做文章,要不你让她去勾引一下那小子,然后告那小子强奸。胡三指着赵鑫兰对王海说道。
王海一看赵鑫兰脸色有些不好看,连忙解释,让鑫兰去勾引,岂不是便宜那小子了?找个普通女人不就行了。
普通女人?人家看得上?胡三没好气看着对方,算了吧,去查查这小子的情况,我就不信没有一点黑料。
对于这两人的阴谋诡计,李思华并不知道。
从市长生日晚宴回来后,李思华就忙着《男人帮》第二期的制作。
同时也跟李氏传媒这边敲定了一些合作框架,主要还是封面女郎这边的合作。
李氏传媒有着很多艺人,巴西本土的不说,也有从南美其它国家以及东南亚这些地方发掘来的。
有些女艺人属于半温不火,有些女艺人则是要面临出道以及宣传,完全可以借用《男人帮》的平台。
而《男人帮》也需要借助李氏传媒的渠道宣传杂志,可以说是双赢。
还有就是跟库城银行和东方银行达成了一系列的资金合作,李思华从两家银行分别贷了三百万和两百万元的资金,用于后续的扩张。
有了资金,自然需要考虑完善现有的产业布局。
主要还是招人,李思华的计划是在六月前把报社的人员扩充到五十人到七十人;杂志社这边维持在三十人左右。
再多的人不是他不想,主要是需要稳步前进,而且场地也不够。
短时间报纸这边不需要增版,所以编辑部的人数维持在十来个就够用了,招人也是为了扩充记者部广告部发行部和印刷部。
印刷部这边非常重要,添置机器设备的同时,也需要招募相应的工人才行。
杂志的印刷可以外包,但是报纸却是不行。
报纸的时效性很重要,明早的报纸,哪怕是今晚加班加点也得印刷出来;杂志就没有那么赶时间,过了时间也正常卖。
在报社和杂志社扩张的时候,李思华则是让王叔悄悄成立了一个新唐影视有限公司。
虽然这个影视公司只是个空壳公司,但也代表李思华已经在朝着传媒集团的方向开始发展。
从目前的来说,他旗下产业的核心还是报纸和杂志。
3月16日,是一个星期三。
《男人帮》第二期正式上架出售。
相比于第一期的封面是个华人美女不同,第二期则成了白人美女,也就是马里奥·莫罗推荐的米拉·莫雷拉,一个31岁的白人女模特。
因为对方一直想转战影视圈,果断接受了不高的报酬,只要能打开知名度,因此对方也舍得露。
当然,为了维持《男人帮》高档杂志的定位,自然不会拍成低俗的照片,而是更加性感,也能体现桑巴之国的热情。
所以这一期就以米拉·莫雷拉火辣的桑巴女王为题。
又没有公认的桑巴女王,名字自然往大了取。
因为第一期一共卖出了八万多本。
其中汉语版卖出了七万余本,葡语版卖出了一万两千多本,虽说还剩三四千本没有卖出去,但李思华相信随着新的出来,第一期剩的肯定会被抢完。
因此第二期李思华直接敲定七万本汉语版和三万本葡语版,谁让第二期的封面女郎是白人女子。要不是他担心《男人帮》在葡语区不是很出名,他都有可能印一样多的葡语版。
就看这第二期的效果如何,若是能一举打开葡语市场,《男人帮》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当然,还有个敌人就是《花花公子》。
只不过《花花公子》在军政府时期被赶了出去,包括不少外国报刊,现在对方也没回来。
只要稳定了市场,就算是《花花公子》回来也没什么。
因为巴西目前有着一亿多人口。
别说成年男子的十分之一,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成年男子购买,也足有几十万本,这可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所以李思华的目标是今年底,《男人帮》的销量可以达到20至30万本上下,汉语版和葡语版各占一半都行。
他之所以一直强调印刷以及内容的质量,因为这是走中高端路线,口碑打出来后,广告都能接到手软。
短时间来看,这也会成为李思华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
只要报纸和杂志这边有了稳定的现金流,李思华才有功夫去做其他的事,他也就没有必要一直盯着这些。
报纸这个东西也就二三十年的黄金期,过了之后就会走下坡路,作为一个穿越者,得把目光放远一点。
比如说现在有钱了,是不是可以买套房?
换个更好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