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0章 曹操一请诸葛亮

    在嬴渊没有出事之前,妲己是不会有着这种想法。

    但如今,谁也说不清楚,未来的大秦,将会面临何种险境。

    甚至会不会国破家亡。

    哪怕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她也必须要早做打算。

    让那些异姓王的家眷都赴京,可以让他们更为心无旁骛的为国作战。

    当然,这件事情,还不能由朝廷率先开口。

    如果是妲己想请他们过来,那么,她说的话,就是懿旨。

    如今,她在垂帘听政,其言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了朝廷。

    这无异于是在告诉异姓王或者百姓们,朝廷的手上需要筹码,得按照朝廷的意图来办事。

    换句话说,就是将政治意图摆在台面上,这不符合流程。

    稍有不慎,便会让那些异姓王心寒,甚至在民间,对朝廷也会颇有微词。

    但是,由徐妙云邀请他们过来,这就不能说是政治意图了,可以是个人意愿。

    所有人也都会清楚,她肯定是受到朝廷的指示,才会去邀请。

    就算知道又能如何?世人没有证据,可以将这件事情摆在台面上来讲。

    没有证据,他们便不能对朝廷有实质性的指控或者不满。

    只要涉及政治,一件小事,扩散到民间,影响都是极大且极其深远。

    所以,为政者,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不得不深思熟虑。

    当觉得可行,又无甚影响,或者是利益大于影响,他们就会做。

    百姓们现在看不懂,不代表将来看不懂,若是将来依旧看不懂,那么那件事情,一定是不够好,不够完善。

    徐妙云很想拒绝这件事情,可是她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犹豫再三,终是缓缓开口道:

    “娘娘,这件事情,臣妾只能尽力而为,若是不成,还望娘娘莫要怪罪。”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更何况,还是住在深宫大院,徐妙云只能答应。

    闻声,妲己心满意足的点头道:

    “姐姐出手,此事必成。将他们接过来,也是怕他们会被战争波及,不然,那几位王爷,如何能够安心地在前线御敌?”

    她并不在乎,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对方究竟是称呼自己为妹妹,还是皇后娘娘。

    随着战争的到来。

    全国各地,都逐渐掀起了一阵恐慌与不安。

    百姓们听到朝廷不时下达的旨令,都开始打造铁器,囤粮等。

    咸阳城内,虽然还是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但是,在每个人也较之于往日,多了几分压力。

    因为他们很害怕,敌军会突然打过来。

    人心惶惶。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如若到了这种时刻,百姓们还有一丝一毫的危险意识,那才是真的可怕。

    朝廷这边,并不打算控制民间舆论。

    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反正无非就是两种结果,打赢了崛起,打输了亡国。

    不过,有志之士,可不会参与到民间的种种议论里,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试图救着这个国家。

    比如...

    曹操。

    他向妲己说完诸葛亮的事情之后,便亲自挑选了十余人,各自骑上一匹快马,前往山东道。

    承平六年八月中旬,曹操抵达琅琊郡。

    在此期间,幽云那边,接二连三的爆发了几场大战。

    其中,要属白起那边的压力最大。

    由庞涓率领的二十五万敌军已经行至朔州城外,不日就将攻城,形势岌岌可危。

    反观函谷关那边,因为嬴渊的苏醒,让吴起暂时很难找到攻城的时机。

    所以倒是相安无事。

    高顺一直在积极练兵。

    他在百万大军中,物色了几个不错的人选,担任营级教官。

    在这个时代,一营兵马,大概是五百到八百不等。

    也有执行特殊任务的军队,一营编制可能有上千人。

    但总得来说,平均都是五百人。

    其中一位营级教头,叫做岳飞。

    话说琅琊郡守知道兵部尚书亲自前来,而且身上还带着懿旨以后,便就将一郡官吏,都叫到了城外候着。

    见状,曹操翻身下马,没有丝毫客气的向一众官吏开口道:“孤此番前来,是为公事,时不我待,一些俗礼便就免了。”

    郡守尚且搞不清楚状态,皱眉问道:“魏王殿下,不知您来琅琊,是为了什么公事?下官能否帮上忙?”

    曹操道:“听说你们琅琊郡有位才子叫做诸葛亮,此人正居住在郡内的卧龙岗?”

    闻言,郡守点头道:“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前些日子,写了一篇文章,使其名声大噪,魏王殿下是要寻他?”

    曹操没什么好隐瞒的,“正是,此等人才在野,未免有些可惜,孤亲自召他入朝。”

    郡守顿时心中一惊,好家伙,魏王亲自来寻找他,这么大的面子?看来,此人以后,怕是要身居高位了。

    曹操继续问道:“此去卧龙岗,有多远?”

    郡守道:“不远,骑马的话,大概小半个时辰就能到。”

    闻声,曹操再次翻身上马,说道:“事不宜迟,还请郡守指路。”

    身为一郡之守,若是不知郡内一些地方该怎么走,那就很失败。

    显然这位琅琊郡守,不至于到那种程度。

    经由他的带领,曹操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卧龙岗。

    也找到了诸葛亮生活的地方。

    几间看似简陋,却胜在干净的茅草屋前,是一望无际的田园。

    不少百姓正在田间务农。

    背靠青山,溪水环流,是难得的悠闲所在。

    曹操环顾四周,下意识开口道:“怪不得能出大才,此地养人。”

    他虽然不懂风水,但一眼看去,就知道这卧龙岗的风水就绝对差不了。

    来到诸葛亮居住的草屋前,郡守本想直接呼喊诸葛亮的名字,却被曹操给拦住了。

    众人只见他深深作揖道:“兵部尚书曹操,求见诸葛先生。”

    此话一出。

    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求见?

    好家伙,这可是魏王啊!

    能被魏王说求见的贤才,到底长什么模样,不由得让众人好奇起来。

    但是,待曹操言语落地许久后,仍是不见草屋里有人回应。

    见状,曹操只好继续说道:“在下曹操,携皇后懿旨,求见诸葛先生。”

    然而这一次,等了许久,还是没有人回声。

    莫非是不在家?

    既不在家,为何这草屋门前不上锁?

    过了片刻。

    有一名书童从地里走来,看着屋前这些官家的人,心中却并不觉得激动或是害怕,而是一如平常般,向众人微微作揖,开口道:

    “不知诸位有何贵干?”

    眼前的人就是诸葛亮?

    众人心里不由得泛起迷糊。

    曹操抱拳回礼道:“在下曹操,求见诸葛先生。”

    书童道:“原来是要见我家先生,你们来晚了,我家先生今日随夫人外出游玩了。”

    “何时归来?

    曹操连忙问道。

    若是等个十天半个月,他可耗不起。

    书童直言道:“大概一两日,可能会更久一点,这要看先生的兴致了。”

    闻声,曹操心急如焚。

    如今朝中还有许多事情未了,他怎么能一直耗在此处,等着那诸葛亮?

    想了片刻,便咬牙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将准备的好的拜帖,递给书童,温和道:

    “若诸葛先生回来以后,请务必将这张拜帖交到他的手上,不日,在下还会来拜访。”

    身为魏王,又是朝中大吏,一口一个在下,其实已经给足了诸葛亮面子了。

    但只要能为国引进这个大才,哪怕一辈子都说在下,曹操认为,也是值得的。

    就这样,来也匆匆的曹操等人,并未见到诸葛亮身影,只得扫兴而归。

    他们打算暂时住在城中,待两日后,再上卧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