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 中原诸业盛,卫府复出征6

    赵旻心中一惊。

    卞夫人有十万火急之事?

    见太史慈、周瑜二人欲起身避嫌,赵旻笑着执起二人的手。

    “二位兄长无需回避,尽管安坐便是。”

    未几,卞夫人娉婷而入、向三人盈盈一礼。

    “妾参见主公,见过二位将军!”

    在得到爱情滋润后,刚满四十的卞夫人犹如焕发了第二春一般窈窕婀娜、妩媚动人。

    赵旻与卞夫人微不可察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后者正色道。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主公,据张府君称,有一支自称为汉民之西域车队,至右扶风平陵县停留三日后复又启程,今其人应已至潼关,岁除之前定可抵达许都。”

    张府君,便是右扶风张既,右扶风在两汉既是郡名,又是中两千石的官职,其职位级别等同九卿,相当于后世的直辖市市长。

    赵旻未降低三辅地位,为以后迁都作足铺垫。

    因赵旻年后便将重赴西域之故,满宠、韩浩、卫觊、毛玠、杜畿、张既…等等凉州大吏皆未返回许都。

    镇守西域二关的于禁、徐庶等人当然更不可能返回。

    那么问题来了。

    赵旻蹙眉问道:“竟有此事?此究竟何人?文则(于禁)、元直(徐庶)、孝直(法正)等可曾出具公文?”

    卞夫人微微颔首,并取出一份公文。

    赵旻毫不顾忌太史慈周瑜二人,当场将其展开、匆匆一览。

    这份公文是由徐庶所写,其大致内容如下: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支车队的领头人,是昔年班超班定远麾下的亲军司马后裔,名为班归。

    因去岁赵旻重夺二关、并设立互市之故,在大宛国已定居百余年的班归一族,便欲携货物归汉参拜天子、认祖归宗、顺便与大汉通商。

    徐庶验明了班归的身份,并附上班归所持的其人先祖黑绶军司马铜印玺印记为证。

    最后,徐庶要求沿途官吏对班归予以照顾,使其人尽速赶到许都参拜天子、以彰显大汉国威。

    大宛国的官方语言当然是汉语,口语则是地道的西府话…也就是小马哥的那种口音,甚至风俗和礼仪皆与大汉相近。

    因此,班归沿途与汉人交流,不存在任何障碍。

    苟哥略一思忖后,收起公文。

    然后…

    苟哥开始了阴谋论。

    班归确实是汉人?

    首发&:塔>-读小说

    存疑。

    其人此来为认祖归宗?

    尽管其人在班氏故里停留三日,但还是极为可疑…

    兴平大饥荒后,天知道右扶风班家还有没有后人尚在世!

    其人至许都朝见天子?

    呵呵!

    连傻子都知道,天子如今相当于吉祥物。

    那么这厮来大汉是为了刺探军情、准备将来攻伐大汉?

    不可能!

    且不说大宛国不可能做如此蚍蜉撼树之举,只说大宛国和大汉之间,还隔着龟兹、楼兰、姑师国、精绝、若羌、焉耆…等等数十个国家,大宛国不存在假途伐虢的任何可能。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所以…

    苟哥眯起眼睛,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这厮一定是想借班超后人之名,变相压低老子工坊货物的贸易价格!

    诸君请看,外表阳光开朗、看似充满正能量的青年,不一定就是好人,他很可能是个阴暗腹黑的家伙。

    赵旻这个苟哥就是例子。

    苟哥总是不介意用最阴暗的心理,来揣摩他人的行为动机。

    于是苟哥向卞夫人确认。

    “夫人可知,右扶风尚有班氏后代否?”

    卞夫人颔首:“回主公,班定远、班兰台后人皆殁,然班氏偏房尚有一支,现存于右扶风平陵县。”

    班兰台,便是与太史公并称为“班马”的兰台令史班固。

    塔读@^>

    “如此说来,班归确有可能为寓居大宛国百年之班氏后人?”m..cc

    卞夫人这次没有正面回答赵旻的问题。

    “河西走廊甫定,而二关始开,班归便返汉认祖归宗,此事过于凑巧,主公不可不慎也。”

    赵旻和卞夫人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

    旁听半晌的周瑜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愚以为,无论如何,此事皆应以迎班氏后人归汉视之,从文以为如何?”

    苟哥对此深以为然。

    “兄长所言极是。此乃彰显我皇汉国威之事也。”

    苟哥心道:班归你给老子长脸,老子绝对欢迎;但你若想趁机压低贸易价格?对不起,没门儿!

    苟哥的心理确实阴暗。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周瑜又道:“从文,不如瑜暂留于许都,会一会班归如何?”

    赵旻一口回绝。

    “兄长不必如此,江东而今百废待兴,兄长不可离开过久。”

    苟哥心道:瑜哥你这么快就想还老子人情?没门儿!你真想还老子人情,那就赶紧过来给老子打工!

    与爱郎心有灵犀的卞夫人嫣然一笑。

    “公瑾何不考虑至朝廷为天子效力?江东区区四郡之地,以公瑾之能,实乃大材而小用也。

    朝廷而今积蓄充足、兵精粮广,若子义、公瑾二位将军投效天子,为我皇汉开拓西域、塞北,将来二位将军未尝不可成为定远侯、冠军侯乃至留侯。”

    太史慈周瑜二人不好接话,只好尬笑不语。

    苟哥只想紧紧搂住卞夫人、再狠狠亲佳人一口。

    因为卞夫人简直不要太贴心。

    塔读@-读小说

    但这可是赵旻所占据的六州数十郡、近七百个县的工商业总产值。

    而且,这还是赵旻大力兴建工坊、力推工商业的结果。

    汉末的生产力有多低,由此可见一斑。

    随后,董昭这个卫府大管家在清了清嗓子之后,当众汇报卫府所辖各州郡的屯田缴税情况,以及…整体支出情况。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咱们简单聊一聊兴平年间(西历194-195)的大饥荒。

    “人相残食”是史书中的黑暗注脚,历代不绝。

    兴平年间(194-195),东汉王朝曾出现严重的饥馑,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人物多。

    《三国志》中绝大多数的“食人”记载,均出现于此时。

    梳理诸多史料,兴平年间(194-195)的食人事件,几乎占到汉末(189-220)的八成以上,可谓触目惊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的饥荒与食人,并非局限在一城一地,而是遍布神州大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关中的长安与三辅“谷一斛五十万钱,人相啖食”;

    关东的冀州、幽州“野无青草,粮食并尽”;

    兖州“大饥,以人脯为粮”;

    荆州又有大量因“饥饿”而流窜的游军,比如张济叔侄。

    兴平年间的大饥荒(194-195),甚至延续至建安初年。

    刘备在建安元年(196)兵败海西,“穷饿侵逼,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袁术在建安二年(197)僭号称帝,而“民人相食,江淮间空尽”。

    兴平年间(194-195)的大饥荒,并非是“汉末食人史”的开端,而是这种行为的高潮阶段。

    以东汉的腐朽统治来看,局部的“人相食”事件,至少在光和年间(178-184)已经陆续发生,中平元年(184)的张角之乱,其实就是统治崩溃的极端反映。

    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立三十六方,起兵烧郡国,山东七州,处处应角。--《后汉书五行志》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应该说,黄巾党徒盘踞的诸多州郡中,必然或多或少存在过“人相食”的惨剧。

    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封建王朝,统治崩溃的导火索,往往就是粮食危机。从《后汉书灵帝纪》中的灾害记载看,兖、豫、青、徐应该是“人相食”的重灾区。

    (中平五年)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后汉书灵帝纪》

    受灾严重的地区,灾民也往往最为彪悍,比如王沈《魏书》便称青徐黄巾“为贼久,兵皆精悍”。

    (青徐)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王沈《魏书》

    初平三年(192)青、徐黄巾席卷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任城国相郑遂、济北国相鲍信先后被击毙,灾民的战斗力令人惊骇。

    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刺史)刘岱欲击之……为(黄巾)所杀……(鲍信)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鲍)信力战斗死。--《魏书武帝纪》

    不难理解,求生欲的驱使下,人类会激发本能的兽性。

    青徐黄巾北上,实际始自初平二年(191)。第一次北进尝试,被渤海太守公孙范、奋武将军公孙瓒、泰山太守应劭合力阻击;翌年(192)青徐黄巾再度北上,冲破封锁,席卷兖州。

    (初平二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寇太山,太山太守应劭击破之。黄巾转寇渤海,公孙瓒与战于东光,复大破之。--《后汉书献帝纪》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从黄巾的动向不难看出,彼时青、徐地区的粮食危机已经相当严重,因此灾民才要流徙外州、谋求生路。

    兴平元年(194)刘备投奔陶谦时,麾下是“乌丸杂胡”以及“灾民数千”。

    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蜀书先主传》

    “乌丸杂胡”自然来自公孙瓒;“灾民”的来源则颇可玩味。

    考虑到彼时刘备屯驻青州齐国,陶谦屯驻徐州下邳,那刘备新掠得的“灾民”,无疑来自青徐地区。

    可见初平年间(190-193),关东地区的粮食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兴平年间(194-195)的全国性饥荒,可以视作粮食危机的后续反映。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