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632章 黄服周舌战群儒

    黄冕过来劝降湘军,这是天大的机密。曾国藩却破例召集众将、心腹幕僚,让这么多人参与此事,可见曾国藩心里已经动摇,并无死战到底的信心。

    大将刘长佑字尔眷,湖南新宁人。他并非曾国藩嫡系,资格很老,很早就追随江忠源南征北战。曾国藩一向厚此薄彼,刘长佑至今仍只是个总兵,与鲍超、杨载福等嫡系相差甚远。

    刘长佑与曾国藩同床异梦,冷不妨地问道:

    “杨烜在信中允诺,会善待湘军俘虏,这是真的吗?假如我们投降,会成建制地保留湘军吗?我们这些湘军统领,革命军将如何安置?”

    此言一出,大家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刘长佑。曾国藩耻于投降,众将也不好意思谈投降的事。

    倒是刘长佑自恃资格老,言行无忌,仗着自己是湘军元老,直接问起了投降的条件。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而且,国家内忧外患,百姓贫困不堪,清廷无能,官员颟顸。如今,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来未有之危局,外有列强入侵,内有饥民起义,非皇上不足以中国……”

    底下一员年轻的幕僚,毫不客气地站了起来,打断了黄冕的话。他说:

    “老先生,大家各为其主。您是我们的前辈,也曾做过大清的官员,大清再不好,也曾授予您官职,也曾让您光宗耀祖。

    “咱们都是读书人,熟读圣贤之书。圣贤一再教导我们,要忠君,要有气节,要爱民。您替杨烜过来劝降我们也就算了,怎么能忘恩负义,一再指摘大清国的不是呢?”

    讲话的人名叫张裕钊,时年三十四岁,湖北鄂州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张村人。梁子湖位于金牛镇北面,如今已被革命军占领。

    张裕钊举人出身,考进士时落第,却考中了国子监学正。当时的主考官正是曾国藩。所以,张裕钊成了曾国藩的学生。

    历史上,他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人一起,被合称为“曾门四学士”,是曾国藩的重要弟子。

    张裕钊淡泊名利,做京官时目睹官场黑暗,辞官回乡。曾国藩进军湖北时,听说张裕钊在武昌勺庭书院讲学,遂召他办理文案。

    此人无心钻营,在曾国藩幕中“独以治文为事”。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书法,融北碑南帖于一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范当世、张謇、姚雪臣、朱铭盘、日本人宫岛咏士等都是他的学生。

    黄冕听说过张裕钊,只把他当作一般的酸腐文人,反驳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大家既然都是读书人,岂不闻明末大儒黄宗羲早就有言,‘天下为重君为轻’、‘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若大家真的以天下为重,真的心怀天下苍生,就应该弃暗投明,不要再抱残守缺,怀什么忠君、节义之念。何况,现在革命军已经完全包围了湘军,多隆阿北遁,鲍起重伤被俘,诸位已经无路可逃。

    “大家都与革命军打过不少战,知道革命军的厉害,也应该知道革命军一向善待俘虏。这一次,湘军已经陷入绝境,插翅难飞。

    “复兴会诚心招降大家,大家何不顺势投降呢?早日投降,便能早日得到复兴会的重用。假若困兽犹斗,只会增加湘军伤亡。

    “从已经投降的湘军官兵来看,湘军士卒乐于投降,不想白白送命。大家何不遵从士兵们的想法,尽早投降呢?”

    张裕钊还想分辨,却被曾国藩制止住了。

    曾国藩一介书生,草草创办湘军,却一战得名,最终在历史上平定了太平天国。所谓誉满天下者,毁亦满天下。曾国藩严于杀贼,被后人冠之以“曾剃头”的诨名。

    其实,曾国藩很早就意识到了融洽军民关系、善待敌军俘虏的重要性。

    譬如,曾国藩曾亲自创作了《爱民歌》,要求湘军时时传唱。《爱民歌》堪称湘军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有: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再如,湘军后来大量俘虏太平军,杀俘、虐俘问题随之而来。曾国藩又创作《解散歌》,教导湘军善待俘虏,歌词有:

    “往年在家犯过罪,从今再不算前帐。若遇胁从难民归,莫抢银钱莫剥衣”、“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

    只是,湘军初以师生、同乡为纽带,尚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到后来,经历过多轮扩军,湘军各部都陷入了扩军、打胜仗、抢劫、军纪败坏、裁兵、募新兵、扩军的怪圈。

    现在,经历过接连惨败,湘军精锐如楚军、吉字营、霆字营、水师等,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残余湘军纪律已经彻底败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