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1章 王朝脊梁

    事发时正在剑谷关布置防御工事的曹酒衣终于赶回青州赶到城北。

    曹酒衣入院之后,简略问了几句之后,杀气溢了满院。

    左副都御史裴青之在曹酒衣抵达之后不久匆匆赶到。

    裴青之入院之后,萧逐凤冷声道:“拿下!”

    面对正三品的京官,神策军有些迟疑。

    手握兵部调兵虎符的苏沉喝道:“给我拿下!”

    神策军就驻扎在江左常州,苏沉身边的神策军校尉心里门儿清,左副都御史裴青之是正三品实权京官,是自己万万得罪不起的大人物,而苏沉在江左赋闲十年,如今虽手握虎符,却依旧未有官身。

    那神策军校尉只是犹豫片刻,曹酒衣便沉声发话:“李河山,将不听军令的神策军校尉拖下去,收监之后,打八十军棍。”

    虎符在苏沉手上,这校尉可以不听萧逐凤的,却万万不能不听苏沉的。

    李河山肃然道:“是!”

    说罢走向那校尉,一把按倒在地,捞过身旁神策军甲士手中的铁链,将那校尉铐住。

    曹酒衣继续说道:“将裴青之拿下!”

    那校尉麾下的神策军不敢再有丝毫迟疑,立即将裴青之按倒在地。

    年过花甲的裴青之始终一言不发。

    ……

    是日正午,三万神策军步卒封锁城北,迅速将剩余十六波发放抚恤银之人收监。

    是夜夜审,十七线并行,有名单、文书和城北百姓实际情况做比对,审得不算太难,结果出得很快。

    十七名纨绔及其手下共计两百四十四人,共残害青州鳏寡十五人,贪墨克扣抚恤银三万九千五百六十二两。

    而这十七名世家子被抓时距离开始发放抚恤银,仅仅过去一个上午的工夫。

    十七人之中,七人手上已然沾了青州百姓的鲜血,剩下未杀人的十人之中,有九人以欺骗恫吓威胁的手段中饱私囊,只有一人,从始至终足额发放抚恤银,未有丝毫错漏。

    那七名谋财害命的世家子及其手下共计一百零七人明日午时于青州城中凌迟处死,九名只谋财不害命的世家子暂时收押,萧逐凤要从他们嘴中抠出些关于他们在安京城呼风唤雨的父辈的真东西。

    就算侥幸保住性命,这些细皮嫩肉的世家子们,在青州大狱中的日子注定不会好过。

    至于那个一上午走了三十六家,发放抚恤银笔数为众人之最,却没有克扣一两抚恤银的吏部主事耿恕,萧逐凤和曹酒衣要亲自见见他。

    等待耿恕的间隙,曹酒衣长叹一声,转向萧逐凤:“这些世家子,就是安京城最前程似锦的那批读书人。

    我朝戍边将军武夫铁骨仍在,文人风骨何存?

    都说一朝文脉堪称王朝脊梁,我大夏的脊梁,就这般不堪么?

    光靠边军汉子的铮铮铁骨,撑得起大夏万里江山?”

    萧逐凤想了想,轻轻摇头:“我曾在大夏文院碰到两个有趣的人。

    一个叫邹佳林,初见时他只是个刚入品的九品明理境儒生和九品聚气境武者,资质平平,家世也平平,为人正直,不会攀关系,被文院的达官显贵子弟们排挤到文院最偏僻的角落,前途渺茫,似乎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几乎被生活磨光锐气的酸腐书生,面对英国公嫡孙、七品炼体境武者梁俊,宁可真的被打死,也要守在师父门前一步不退。

    因为对他有恩的师父马东旭在屋里运转真气大小周天,正到了不能被打断的时刻。

    梁俊这人,我跟他打过不少交道,这疯子最后也死在我手上,这人真敢直接把邹佳林打死。

    后来我曾问过邹佳林,当时真不怕死?

    他说‘谁不怕死?然大丈夫死则死矣,若给梁俊让出一条路来,与禽兽何异?’

    还有一个就是梁俊的师父马东旭,当然,老马也是我第一个武道师父,教过我大概……一炷香的时间。”

    说到这里,萧逐凤想起马东旭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浅浅一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老马这里不怎么灵光,跟‘聪明’二字半点儿不沾边。

    老马那时候是六品驭气境武者,这武道境界,就算是在安京城也算不错了,可以轻轻松松被朝廷大员们奉为客卿,银子拿到手软。

    可就是这样一个身怀不俗修为之人,混了大半辈子,别说出人头地,就连个媳妇儿都没娶上。

    他本来是个武儒山武院的武师,因为性情太过憨直,得罪了武院的执事,在武院混不下去,又跑到文院来当武师,因为同样的原因,再度遭到排挤,在文院的住处偏得不能再偏,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只能当同样被排挤的邹佳林的师父。

    我猜他就算下了山,进了王孙贵族的高门大院当了客卿,也混不下去。

    原因很简单,他脑子直,走到哪里都看不惯那些腌臜的不平事。

    可这真的是他活该么?

    旁人都说他傻,可我分明看到一颗赤子之心啊……

    后来就是这两个人,在儒武大会之上,在我被甄如法设局构陷,为千夫所指之时,毅然决然站了出来,冒天下之大不韪替我作证,若不是你师弟我技高一筹,他们就要跟着我一同丢掉性命了。

    关于这两个故交,我想起一句不大合时宜的诗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以为两人之丈夫意气,不输我朝武夫铮铮铁骨。

    可那时的文院不正之风横行,世人看彼时甄如法治下的文院,只能看得到乌烟瘴气权力倾轧,高位之人作威作福,却万万看不到彼时只是岌岌无名的两人。”

    m.166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