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言沐竹刚陪洛河郡主从雀楼挑完首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对面的风景。

    一大两小蹲在街边,一个红衣姑娘被两个小乞丐夹在中间,三人有些打眼。

    两个小的吃的糖葫芦,大的则捏着一块脏馒头慢慢啃着,视线统一地看着路过的行人。

    三个人都吃得很香,时不时有路过的人看他们,他们恍若未觉,一点也不受影响。

    耳力不错的他,还能听见他们的对话。

    小男孩嚼着糖葫芦教育他旁边的人,“一串糖葫芦你都舍不得,还怎么干大事。”

    姑娘似乎被他问哑住了,瞪大了眼睛。 <a href="http://www.linshuge.com" target="_blank">www.linshuge.com</a>

    走下台阶,就听见姑娘反驳,“这是一串吗?这是两串!”

    他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视线就忽然被遮挡。

    “姑母。”

    言沐竹看着那个唤自己母亲的人,醒过神来。

    “侄儿见过姑母。”

    洛河郡主赶紧托住来人的手,“誉王不必多礼。”

    言沐竹给来人作揖行礼,“见过王爷。”

    着了一身常服的誉王虚抬了一下手,“沐竹,都说多少次了,自家兄弟,不用多礼。”

    言沐竹客气地笑了笑,“礼不可废。”

    誉王似乎被他的呆板弄得有些无奈,将视线转向洛河郡主,“姑母,你看看他,每次都这样,气人得很。”

    年近五十的洛河郡主,笑起来眼角有了些细纹,却也让她显得更加慈祥。

    “这您得帮我好好说说他,这又不是在宫里,自家兄弟,哪来那么多礼。”

    在他说这话的空档,言沐竹又往对面看了一眼,恰好对面的人也正在看这边。

    两人视线对上,对面的人立即将视线收了回去,言沐竹也将视线收了回来。

    旁边的两人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个举动,洛河郡主听了誉王的‘控诉’,侧目看向自己这个算是失而复得的儿子,笑容更深。

    看了一眼,她将视线收了回去,对誉王道:“沐竹说得对,礼不可废。“

    “……姑母。”誉王妥协地叹息了一声,看向后面的雀楼,换了个话题,“姑母今日是来看首饰?”

    雀楼是一家首饰铺,很受京都的夫人小姐们喜爱。

    没等洛河郡主说话,誉王忙吩咐身后的侍从,“来人,告诉店家,今日姑母看中的,都算我账上。”

    “王爷不必客气。”言沐竹抢在侍从之前开了口,“家母已经看好了。”

    誉王一愣,又很快反应过来,“那姑母可还要去其他地方看一看,侄儿陪姑母一起去。”

    “我。”

    “不敢劳烦王爷,我和家母已经准备回府。”

    洛河郡主的话被言沐竹抢过,誉王再次被拒。

    这要是换其他人,怕是会有点适应不了这个气氛。

    不过,誉王不是其他人。

    言沐竹在北疆给孙振天当军师,协助晋王快速让南垚纳降的事,早在他还没有回到京都时,就已经广为流传。

    一听这位曾经名满京都的大才子回了宁海公府,重新入世,宁海公府一下成了世家大臣的焦点。

    其中对言沐竹关注最多的,莫过于秦王和誉王。

    虽然他算是帮了郡王,但他这么快回京都,世人更相信他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和沈星阑的情分。

    他回府还没有一月,这两位王爷就找各种理由约见了他好几次。

    不过,不管是他们让手下人约还是自己下帖,言沐竹都没有赴约过。

    两位王爷虽然有些不满言沐竹的态度,但是想到对方也没有拉拢到他,心情瞬间转好。

    很快,两人先后亲自带了重礼去了宁海公府看望终于了了心事的洛河郡主,顺便也见到了言沐竹。

    一番客气地交谈,他们看出了言沐竹没有再回北枫寺的想法。

    如此一来,洛河郡主和这两位所谓的侄子之间的关系瞬间有了变化。

    又在昨日,宁海公和洛河郡主一起进宫请旨,册封言沐竹为公府世子。

    知晓这个消息后,两位亲王立即召集幕僚和近臣就这件事进行了商讨。

    若是能得到这样一位大才子相助,定能让这位主东宫的路更有保障。

    洛河郡主也意识到自己儿子这拒绝太不给人面子,打圆场道:“人老了,不比你们年轻人,出来了一个时辰,就有点吃不消了。”

    誉王快速反应过来,吩咐侍从,“快,将小王的马车牵来,送姑母回府。”

    “是。”

    侍从正要转身,洛河郡主喊住他,“不用。”

    “姑母,您不用和侄儿。”

    客气。

    洛河郡主笑着打断他,“姑母知道,你是大忙人,可不能耽误了你的事。”

    “姑母说得哪里话,姑母的事,在侄儿这儿就是大事。再说,侄儿今日不忙。”誉王看了一眼言沐竹,降低了声音,“侄儿今日其实就是出来偷闲。”

    洛河郡主自是没有错过他看自己儿子的那一眼。

    说到这里,誉王就真的像个亲近她的小辈,对她小声道:“今日这事,父皇那儿,还请姑母给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