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栓几人目前用的学名赵卫兵、赵卫玲等,赵母他们至今都记不住,还是大栓、大丫的叫着。

    动乱已结束,有些传统逐渐恢复,不怕别人找茬。赵向秋征询大栓、大丫、二栓、三栓几人的意见,问他们要不要改名。

    现在改,让大家适应几个月,高考的时候正好使用......

    大栓一开始觉得赵卫兵的名字好听,上学后,尤其是上了初中和高中,发现好多同学都叫“卫兵”,一点辨识度都没有。

    大栓很喜欢“裕”字辈的名字,早就想改名了,只是时局不允许,眼下有机会,他当然要取个独一无二的名字!

    大丫、三栓也同意改名字,懂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名字俗气,谁不想要个好听的名字?

    赵父赵母他们只要名字好记,其他的无所谓。

    赵家女儿金贵,赵父做主,和男娃一样,名字里带辈分。

    赵向秋提供了一些寓意美好的词,如“繁荣昌盛,鹏程万里,欣欣向荣,阖家欢乐,锦绣前程、良辰美景”等,让几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选。

    赵向夏和朱小莲同时看上了“繁荣昌盛”这个词,正好他家有四个儿子,每个儿子一个字。闺女二丫就用欢乐的“欢”,改名赵裕欢。

    赵裕繁的名字比赵卫兵强多了,大栓没意见;二栓也挺喜欢赵裕荣的名字。

    五栓用的那个“昌”字和赵父他们撞了辈分,需要换,赵向秋提议换成“昶”字;七栓的“盛”和村里的一些长辈撞了字,也需要换一下,改成“晟”。m.166xs.cc

    这几个字的寓意都很好,大家一致同意赵向秋的建议。

    赵向春和吴招娣把选名字的权利交给大丫、三栓,由他们自己决定。

    姐弟俩商量后,选了“锦绣前程”。若按年龄大小,大丫因选“锦”,三栓选“绣”,但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性别不适合那个字,便自己做主把顺序换了。

    四个字的写法也更换了,三栓叫赵裕璟,大丫赵裕琇,四栓赵裕谦,六栓赵裕琛;三丫改名赵裕欣。

    赵向年的一儿一女改名赵裕辉和赵裕舒。

    第二天,赵向秋去公社帮大家换了新的户口簿回来。

    自此,赵家三代的新名字落定......

    为了让大家适应,以后不再大栓、大丫的叫着,全部喊他们的新名字。

    孩子大了,再喊小名也不合适......

    7月份放暑假,很多孩子去山上采草药换钱,或参加同学聚会联络感情,也有的出去找工作,赵卓妍、赵裕繁、赵裕琇却在家里紧张的复习......

    赵裕荣、赵裕璟9月份才上高二,成绩不错,读书对目前的他们来说,没什么压力。

    两人本来想去采草药赚外快的,无意中看到赵向秋和赵卓妍几人一起讨论习题,偷偷问了赵裕繁后才知道他们的大姑想上大学,也知道了要不了多久,会有新机遇出现。

    大姑长的那么好看,这些年从未变老,还越活越年轻,要是去了外地被人欺负怎么办?

    靠大哥赵裕繁一人肯定护不了她,赵裕荣、赵裕璟决定和他们一起复习,稳固自己的知识,就算不能做同一届的校友,以后也要努力考到他们那所学校去,保护大姑......

    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立桥,竞争激烈,提前复习也不错,赵向秋支持两人的决定,带他们一起复习。

    遇到难题不怕,他们有学霸赵卓妍在身边,补习功课不要太容易!

    经过两个月的查漏补缺,大家的语文、数学、政治等科目都没问题,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必考科目英语,对赵裕繁四人来说太难了。

    他们小学和初中都没学过英语,高中才开始接触,学的也很初级,不足以应付考试。

    赵向秋琢磨了后,决定晚点让赵卓妍把空间里的年代录音机修好,再去买点空磁带,结合书本和前世经验整理教学内容,她和闺女在空间里录好音,拿出来给赵裕繁他们练习......

    这项任务对赵卓妍来说很简单,她的口语很标准,磁带录音和原声相比又有点失真,赵裕繁他们不会发现异常。

    事实也确实如此,赵裕繁四人听着录音机里发出的纯正外语,再看着只有城里人才能弄到票买的录音机,除了惊喜,没有其他想法......

    村里有些人好奇他们学英语干嘛,经常来问东问西。组织还没定下的事,要是被到处宣扬,容易惹祸上身。

    赵向秋让大家统一口径,此举是为更好的找工作做准备。

    这借口,大伙儿半信半疑,怕继续追问让赵向秋动怒,只好暂时打住......

    赵裕繁今年16岁,其他像他一样大年纪的孩子要么下地赚工分,要么四处找工作,他天天窝在赵向秋家啥也不干,惹得不少同龄孩子羡慕。

    这种对比性的伤害,让这些叛逆期的孩子时不时和他们父母抱怨,凭什么大栓不用干活,他们需要每天按时上工?

    若是以往,这些孩子的父母不是操棍子就是谩骂,以教训自己的“不肖子孙”。

    但他们现在是见过世面的文化人,电视、收音机和识字班里经常说家和万事兴,书记也说文化人不能动粗,要“以理服人”。

    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吃饭就得干活,不然就饿肚子;有的父母会说,管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要是还闹别扭,那就去找书记评理,她要是说你们能天天在家玩,家里没话说。

    这些孩子哪敢找赵向秋?

    他们可都是在赵向秋的统治下长大的,想当年,跟着大栓混的时候,谁不怕他大姑?

    空手摔人、把人变成灰等绝技至今无人超越,自己已长大,她却不见老,身手貌似更加敏捷,拿什么资本去耍横?

    还是老老实实听爹娘的话下地干活吧,谁让他们没有厉害的大姑撑腰呢?

    赵向夏和朱小莲想的很开,他们手里不缺钱,不用指望孩子的那点工分,儿子又是和他大姑待一起,不怕学坏,不想下地就不下呗,过几年成家了,媳妇孩子绕身旁,想要过自在日子都没有......

    赵向春、吴招娣几乎不管赵裕琇和赵裕璟,姐弟俩从小就听话,没让人操心,喜欢和他大姑待一起就待一起吧,只要平平安安的,其他的,他们不强求。

    赵向秋的所有决定,赵母都鼎力支持,她带孙子孙女学习,定有用意,孩子不说,应该是时机未到,自己要做的,就是相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