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赵家村终于通电了!
因供电能力有限,目前只能晚上供电,从下午六点到半夜12点。
现在的电费不像后世那样,在每户安装电表,按实际使用度数收费,而是按灯泡数量收费,一个灯泡1元/月。
煤油3毛6分钱一斤,不用票,可用一个月,但光线昏暗,看点东西,眼睛要眯半天才能看清。
赵家村经过这几年的积累,每户都小有家底,大家很想体验一把电灯的爽感。
在统计灯泡数量以确定线路规划时,几乎每户都申报了好几个灯泡,算起来,每个房间都通了电。
赵向秋想把文化室利用起来,一次性申请了十个灯泡。
村委的公账上已经积攒了几千块钱,付点灯泡费用,绰绰有余!
通电的那天,整个赵家村一片沸腾,在家里或是外面大声叫唤,似是欢呼日子越来越好,也欢庆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不止赵家村一片欢腾,其他生产队也是一样的,赵向秋站在外面都能隐约听到远处的叫喊声......
不过他们的条件没有赵家村的好,做不到每个房间安装一个灯泡,有些人家就大堂装一个或是当家人的房里装一个。
通电后,赵向秋迫不及待地从空间里拿出一台电视机,想试验下效果,要是没问题,过几天就弄到村里来。
结果将所有台调了一遍,只有中央台和省台有人像,其他台除了一晃而过的人影和信号的吱吱声,屏幕上只有雪花一片。
难得出现的两个台,也因为信号不好,隔一会儿就没了。
赵向秋惆怅的看着电视机,正琢磨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斜眼看到赵卓妍站在身旁,问:“能解决信号问题吗?”
赵卓妍摩挲着下巴想了想,说:“应该能,我得进空间找下材料。”
母女俩进了空间,赵向秋去打包货物,赵卓妍则四处转悠,寻找她需要的器材......
等赵向秋忙完去找赵卓妍时,她的天线也做好了,几块铝片拼接在一起,像一把撑开的伞,中间还有一个小黑盒,应该是接收器。
赵向秋问:“哪来的材料?”
赵卓妍嘿嘿一笑:“把办公室的那个暖气片拆了,再借用收音机里的一些零件做个接收器就行了。”
赵向秋夸赞道:“真厉害!”
天线虽做好了,效果如何,要试了才知道。
赵向秋第二天召开了村委会议,说要用公账里的钱买一台电视机,放在文化室里给大家观看,增长见识。
公账里的钱又不是自己的,不花白不花,村干部们表示没意见,全票通过了赵向秋的决定......
赵母委托的三转一响还没弄回来,几个大件要过明路,尤其是缝纫机,没车拖运扛不动。价格到时和宋哲远的一样,收400。
赵向冬和赵母说过宋哲远买三转一响的价格,直接按这个价格最方便,不然赵母又要唠叨了......
赵向秋确认了几位拖拉机司机哪天跑县城时,让他们顺便带自己一程。
这几年大家手上的钱越来越多,村里有好几户人家买了自行车或缝纫机等物件。
赵母买的三转一响运回来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却引起了全村人的驻足围观。
赵向秋直接让赵向夏把电视搬到文化室,放在主席台前的桌子上,并让他把天线绑在一根粗大的竹竿上,固定在文化室外面。
这一天,大家干活都心不在焉的,期盼着六点钟赶紧到,他们好想回去看传说中的电视......
下工后,很多人饭都不吃就跑到文化室守着。
村里目前就赵向秋会调试电视,有些激动的孩子直接守在她家门口。
那期盼的眼神让赵向秋都不好意思磨蹭,早早吃了饭,来到文化室,等来电......
六点一到,灯泡亮起来时,赵向秋立马打开电视,调到中央台。
文化室里聚集了不少人,叽叽喳喳的很是吵闹,等电视的声音响起,竟不约而同地的安静下来。
现在的电视没有字幕,只能看影像和听声音,赵向秋将电视声音调到最大,方便后面的人也能听到。
这几年以内部斗争为主,没什么电视剧播放,几乎都是样板戏,中央台播放的也是以政治内容为主,或是一些好人好事。
今天正好播了一个感人事件,赵向秋发现好多乡亲都红了眼眶。
节目一个小时报道完,播完了再重复,大家也不嫌腻,仍然看的津津有味......
赵卓妍改装的这个天线很厉害,信号稳定,不用出去转动竹竿,电视上的影像一直稳稳的显示......
明天还要起早上工,到了九点,赵向秋就关了电视,让大家回去休息,明晚继续。
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文化室,路上还和家人或是相熟的人讨论播放的内容......
赵家村自从有了电视机,大家彼此说话的次数好像多了,不管是田里还是家里,总能听到有人讨论电视里的内容。
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实事内容,赵向秋没过两天又用公费买了一台收音机,放在田间播放。
有了这台收音机,大家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知道有些地方还有战乱,有些人因背景问题活的战战兢兢,不像赵家村,安稳太平。
为了维持现在的好日子,大家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溜走,一下子就到了7月底。
赵裕祥刚刚高中毕业,对前途一片茫然,不知要何去何从,漫无目的地在村子里晃荡......
赵向秋出来巡视时,正好撞见,拦着他问:“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出事了?”
赵裕祥苦笑一声,小声说:“小秋姑姑,我毕业了,不知道要干嘛,前几天去公社的几个工厂问过了,他们都不招人。
高中读完的结果还是下地干农活,我怎么觉得读书没用啊?”
赵向秋冷声说:“胡说!谁说读书没用了?你学到的知识永远在你大脑里,总有一天会帮到你。
你还想继续读书吗?要是想的话,我帮你想办法。”
赵裕祥不解的问:“小秋姑姑的意思是?”
还没落实的事,赵向秋不想盲目给人希望,说:“你在家等几天,我确认好告诉你。”
赵裕祥:“好,谢谢小秋姑姑。”<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赵向秋隔天去公社找了鲁全盛,想要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按照流程,想进工农兵大学,需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但公社书记直接批复,能省不少事。
这几年因赵向秋的关系,鲁全盛没少被县里表彰,他很乐意卖赵向秋面子,毫不迟疑的批了一个名额......
赵向秋将工农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递给赵裕祥时,一米七八的他哭的像个孩子。
他不止一次的找人打听上工农兵大学的条件,还报了几次名,提交了很多资料,但没有一次成功,连初审都没过。
小秋姑姑现在却将入学通知书拿给他,赵裕祥高兴的只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