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224章 时势造英雄

    “我不会拿导演的标准去衡量影评人,说他们这些完全不懂电影制作流程的人,偏偏写文章教育我们这些开创市场的人应该怎么做;因为影评人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职业观众,而观众是绝对有权利对自己付费的东西挑三拣四的。”

    “只是,当影评人的审美变得千篇一律,偏偏还要自诩代表了多元层次的观众,我就知道,他们该被淘汰了!”

    “好在,影评界还是有一些真正懂观众的人,譬如夏洛老师……”

    敦煌总经理办公室内,王传启将报纸放下,看着对面沙发上翘着腿的王维,叹了一口气:“你这话一出,我们与影评界的蜜月期算是彻底完蛋了。”

    正看着报纸上影评人对此猛烈回击的王维抬起头,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就算我不吭声,脸已经被打肿的影评人,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以后别说蜜月期了,怕是只会对我拍的片子更加严苛……”

    虽然王维说的很不客气,但老王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事实上,夏洛的影评并没有让他的同行完全闭嘴。

    “这么垃圾的片子,凭什么就这么大卖?这完全是对于国民审美莫大的讽刺,我甚至都有一种对下一代非常失望的感觉:这就是你们喜欢的电影?抱歉,可我真是不能理解!”

    ——类似的言论在夏洛之后比比皆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伯虎》一天比一天高的票房成绩——他们越是不服输,自认为光鲜亮丽的脸面就越惨地被暴打。

    影评人嘛,总是有些自以为是的,少有人反思自己的眼光,而是恨上了罪魁祸首的王维。

    其实吧,老王觉得不能完全怪他们转不过弯来,因为即使是他,也没想到《唐伯虎》的网络营销效果会如此的爆炸——

    这个五一档,年轻人上网发信息的时候,可以不加标点,但一定要有表情包。

    全网的数据难以统计,但企鹅通讯后台是有数据的——

    唐伯虎,嗯,应该说是周启明的個人表情包,以夸张的表情,搞怪的肢体动作,能够表达最多的感受,成为最广为流传的表情包;

    排在第二位的不是女主角,也不是什么大明星,而是最令人想不到的石榴姐,或者说朱敏的个人表情包;

    “是我风华绝代,万人惊艳的石榴呀!”、“不要再说了,快上我吧”、“终于有人比我丑啦”……这位此前认知度不算高的小花,凭借着最出位的姿态,实力吸睛;

    接着是客串全明星组合——在惊喜地发现这部电影里有一众明星“毁形象”客串后,有人专门定制了全明星组合表情包,领衔的刚好是被炸成猪头的王维;

    ——不少客串明星刚开始看到自己辣眼睛的表情包被传遍全网后,对于客串这部电影后悔不已,没想到一个个因此人气大增,甚至有广告商因为他们在网上的热度找上门来。

    这不是个例,电影里几乎每一个出彩的配角,都有专属的表情包,给网友带来无数欢乐的同时,也让他们的人气飙升。

    受益最大的当然是周启明——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龙套一跃成为当红明星,让圈内人再次见识到了王维的“造星”之能。

    王维说得没错,别看夏洛这老头在影评界算是年纪最大的一拨影评人,但他人老心不老,还是蛮懂年轻观众的——

    很多精神苦闷的年轻人,可不就是把《唐伯虎》这部电影当成了对抗生活、对抗严肃的武器?

    每天公司、出租屋两点一线,恨不得一天4时的“社畜”青年们——嗯,“社畜”这个说法,还是出自王维之口——被现实打得晕头转向;

    有人被房贷、车贷压得缓不过气来,更有一大波人连体会这样压力的资格都没有,真真是心碎了一地,还不得不一片片捡起,勉强粘好,继续着社畜的人生。

    何以解忧?唯有哈哈!

    当场景脑洞清奇、行为疯魔搞怪、逻辑违背常理的《唐伯虎》撞上急需释放压力的社畜青年,自然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而出了影院,网络上个性化的表达、简易的操作、社交平台上的互动,又吸引着他们参与到这场表情包狂欢中。

    到了这一步,意味着《唐伯虎》已经不仅仅是一部赚钱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了,它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哪怕是平时没有观影习惯的年轻人,也必须花一点钱走进电影院,好跟上时代。

    ——说实话,之前王维把这部电影的宣发主打点放在互联网上,放在表情包上,老王是绝对想不到能有如今的声势的。

    这让他眼下对王维更是惊叹与钦佩。

    “本来,即使午夜场,甚至首日票房都不错,我也觉得说明不了什么,因为影评人口碑比我想象得还要差,我就怕影评人的诅咒——这部片子的票房爆发注定是短暂的——变成现实。”

    老王心有余悸道,接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现在看来,还是你小子稳得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一代人的成长,老牌影评人真的在逐步失去影响力,这部电影还是能跑长线的。”

    “事后分析容易,但事先能看到这一点,你丫的眼光是真的毒辣!”

    王维轻咳一声,他只是不想说——我不是,我没有,我也没想到好吗?

    他拍这部电影,拍无厘头的风格,当然觉得它会有受众——

    这一时空的国内观众,是在多元丰富的电影市场中正常成长起来的,换言之,一些相对“小众”的电影,也是有市场的。

    不怕说一句,他拍这部电影时,也是想看看无厘头风格的市场有多大,顺便培育一下市场——没看他连金手指bff都不用吗?就是因为想不到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

    但他更加想不到的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从冷战对抗一下子转为全球化融合,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创造了消解权威的平台,两相叠加下,年轻一代颇有点时代大变中无所适从的茫然。

    彼时空的历史证明,每当这种时候,反逻辑、反精英、反崇高会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导向。

    无厘头的风格,只是契合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才一举成为时尚。

    ——这都是这股网络热潮蔚然成风后,王维的马后炮分析!

    也就是说,眼下的形势不过是时势造英雄!

    但在几乎所有人看来,他都是英雄造时势!

    王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