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0章 江南遍地,家家种兰!

    虽然江南之事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还没处理完。

    但京城方面给的一个月期限快要到了。

    项燕必须得做回京述职的准备了。

    所幸剩下的无非一些琐事,而江南官场也被整顿得差不多了,经过这次整改,至少十年之内这边不敢再出大贪官。

    所以后面的事只要安排好章程,交给地方官府按部就班地做下去,不日治灾就可以完美收尾。

    “公子,金陵书院的恭院长听闻你快要走了,托我给你转一句话,希望在学院做最后一聚。”

    刘衍这段时间一直在下面忙土地丈量的事,这刚回金陵杂事就又自己找上门来了。

    这不,才刚回来饭都没吃上一口,就充当了一次信使了。

    下面的人忙成狗,但项燕这边却是闲了下来。

    毕竟土地丈量和灾民返乡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又需要因地制宜,他这个外人帮不上什么忙的,事都交给了下面的人去做。

    洗罪银的事也全部清算完毕。

    而工部的农具改良项燕也给那边写了这么多信。

    写去的那些信够那些人研究个一两月的了。

    所以项燕现在反而没了操心的事。

    左右无事,既然恭院长邀请了,那项燕便打算立刻出发,现在就去看看恭院长要说什么。

    毕竟是江南文望之所在的金陵书院,这个面子还是不能不给。

    到了金陵书院的时候恭院长正在上课。

    想必他也没想到项燕这么急匆匆地就来了,一下子什么准备也没做。

    但出于职业操守,他还是认真上完了自己的课,才出来拜见项燕为自己请罪。

    项燕对这古代的四书五经也还算感点兴趣,便在窗外蹭了一节课,倒也没感觉时间过得慢。

    “钦差大人真是江南的贵人啊,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大事,现在百姓们对您都是十分感恩戴德。”

    项燕便问道:

    “哦?怎么说?”

    恭院长便透露道:

    “现在金陵家家在为您争做万民伞,长生祠更是江南各处都在争相修建,隐隐有了竞争之风。”

    项燕一听,立刻皱起了眉头。

    这可真是有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躺枪感。

    要是因为自己再掀起一股不正之风,那可就算是为自己的收尾抹了一道灰了。

    项燕暗暗决定,等待会回去就下令江南全境禁止修建长生祠。

    开始的小插曲过去后,项燕这个时候才问起正事:

    “恭院长邀我来,是所为何事啊?”

    恭院长闻言笑笑:

    “哪能站着谈事,这不是怠慢了大人您了么。”

    “来,内堂做,老朽给你泡茶,正好让大人给老朽的茶艺指教指教。”

    项燕摆手拒绝。

    “待会还要陪家中夫人去百味园用晚餐,就不在这多做叨扰了,说完事我就走吧。”

    这个时候项燕想到,有这样一个冒充夫人的姑姑在,有时候在应付应酬方面还是挺有用的嘛。

    至少多了一个可以让人信服的借口。

    恭院长一听,也就不多做纠缠了,而是笑道:

    “听闻钦差大人您在和工部一起忙改革农具的事。”

    “所以老朽斗胆能不能麻烦您给学院里一部分的学生,上几节这方面的课?”

    这个请求却是让项燕很是意外。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可是不干劳作这些粗活的啊。

    恭院长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要在金陵开设计课?

    那也不可能啊。

    这种东西在封建王朝都是被称作奇技淫巧类型的。

    是被主流读书人所鄙视的下等知识。

    “哦?这是为何?”

    项燕疑惑道。

    恭院长也没什么扭捏的,神态自若,大方回应道:

    “钦差大人有所不知。”

    “咱们学院奉行的是孔圣人的有教无类学说。”

    “所有想读书的,只要能通过学院的考试咱就收。”

    “因此学院的学生主要分为两个类型。”

    “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

    大周的学院制度是要脱产学习的。

    如此一来,寒门学子如果考不上的话就会没饭吃。

    没饭吃就又会断掉求学之路。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农家子弟越来越难出贵子。

    而世家子弟则没这个烦恼。

    所以恭院长的意思是让项燕把技术交给农家子弟们。

    一来可以让他们自给自足。

    二来也方便以后实在考不上改行,也算是多了一条出路。

    项燕听完便答应下来,许诺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给学子们上几节课。

    而回去的路上项燕却琢磨起了这个学院制度。

    很多人受读书人这个身份之苦。

    这学院制度以后若是有机会的话,还是要改革啊。

    等收尾工作制定完后面的章程,再下发给各地官府熟悉流程之后。

    学院讲课的事也处理完毕。

    项燕终于要离开江南,返回京城啦。

    离开那天,百姓夹道相送。

    送钦差的队伍直接排出城门十几里地。

    万民伞从远方看去扯天连地,好不壮观。

    送行的队伍中很多女子哭得梨花带雨。

    仔细一看,原来是项燕那群小粉丝。

    受这些人带动,本来热烈的欢送队伍,渐渐越来越多的人哭了起来。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

    大家都十分不舍得项燕走。

    但挽留的话又噎在口中。

    因为大家都知道项燕的前途在京城,我们不能拖累自己的恩人。

    所以所有挽留的话都变成了泪水。

    项玉月坐在轿子里往外看去。

    正好看到一个姑娘哭的那个伤心,像是失恋了一样。

    她指给项燕看。

    项燕顺着那个方向看去。

    那个姑娘项燕有点儿印象,很热情很好学,当时搞蔬菜大棚的时候,她经常带着自己的小姐妹们来帮忙。

    项燕也不知道那个姑娘的名字,只是隐约记得好像是听谁叫过她,似乎是姓王。

    “父老乡亲们!”

    项燕见现场的情绪似乎要走向崩溃的边缘,觉得自己此时似乎应该站出来讲几句话。

    “我走之后,禁止一切劳民伤财的纪念活动。”

    “君子似兰,我也喜欢兰花。若有人想念我的话,就在家里放一盆兰花吧。”

    “然后再多让孩子们读书去便是!”

    从此江南遍地兰花,成为读书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