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 开封府的早晨

    六月的开封城,又一次在晨曦中苏醒过来。或者说,它短暂休憩不过两三个小时,又被朝阳唤醒了。

    上辰时,也就是新时制早上七点钟,开封外城的街面上,开始人头涌动。

    官家即位,定下了许多新规矩。一天分二十四个小时,一小时分四刻六十分钟就是其中一项。有人迅速适应了,但很多人不是很适应,于是十二时辰分上下。

    比如上辰时对应早上七点,下辰时对应早上八点。

    如此这般,成了大家通俗约定的习惯,钟表厂出来的座钟,时刻表上一般也有两种标识,一到十二的数字以及十二时辰。

    早上七点,准备上公的人,纷纷出了家门。他们二三十岁,都是开封城各衙门的基层官吏。

    一身灰袍,戴着一顶翘脚或软脚幞头,有的戴着大帽——那是隶属枢密院或京畿内外卫戍统制司等衙门的人。

    他们多半是外地的,才华出众,国考顺利,进入到各衙门里。只是现在资历尚浅,俸禄不丰,所以只能在外城安家。

    他们出了自己的屋子或院子,互相打着招呼,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家里婆娘没有预备早饭的,或者家里吃腻,想在外面换换口的,都会在熟络的脚店或路边摊,叫上一份早饭。

    有羊肉汤加两个胡饼;有豆浆加两根油条或包子;有米粉面条,浇上一勺油滚热烫的肉臊子...

    官家即位以来,十来年大宋出现了无数的新鲜事。在开封城,小吃小贩里就多了许多花样。各个说是简王府潜邸的厨子传出来的,有真有假,不过大家能大饱口福,却是真的。

    一边吃着,一边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官家回京了?”

    “回了。我一位秘书省的同窗说,昨个谭侍中跟着太宰、少宰等几位,出城去接驾了。”

    “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你们说说,说说,古往今来,有我们官家这样的吗?御驾出巡,悄无声息。可知道,官家还带着后妃、皇子公主一大家子呢。”

    “我们官家的脾性,大家伙又不是不知道。偏偏有些老夫子,还在那里大声疾呼,什么劳民伤财...官家出巡用的都是内库的钱。”

    “知道啊,可有些酸儒还在那里说,这内库的钱,也是百姓们的血汗钱。这些混账子,凡是不进他们腰包的钱财,谁用都是劳民伤财。”

    刻薄的话引起周围人的轻声嗤笑。

    笑过后,又继续低声议论起来。

    “赞兄,你们产业部据说年半礼发的都是一匹匹的天鹅绒?”

    “这话你也信?街坊还说你们通商部年半礼发的是一坨坨的金元宝?绛兄,你见着没有。”

    “见着个鬼哦。”此人忍不住牢骚了几句,“上上下下盯得那么紧,发几张购物券,俺们都要感念太后娘娘的恩德了。”

    “是啊。前有皇后娘子恩悯,现在有太后娘娘慈悲。”

    ...

    店家王老丈凑了过来,“几位官人可是吃好了。”

    “吃好了!”

    王老丈今年七十有余,还硬朗得很。

    这样的长寿老者,不仅开封府有名录,就连民政部也有他的名字,几位吃早餐的官吏都十分客气地回了一句。

    “我老汉在这里做生意四十年了,伺候过大大小小的官人。王荆公和司马温公也见过几回。从来没有像你们这样聊天的。”

    “王老丈,怎么?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着呢!以前的大小官人,张口就是各大酒楼的头牌;某家文会上,谁又写了什么名词绝句;闭口就是什么圣贤道理,国之所大。我老汉还记得,那些年吵得最凶时,他们说的哪些话。”

    王老丈睁着浑浊的眼睛,努力回忆着。

    “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闽人狡险,楚人轻易,必将引乡党之士,天下风俗,何由得更淳厚!”

    “有时候他们还互相破口大骂,什么‘聚敛害民’,‘**肆虐,流毒四海’。什么‘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丈,你记性真好,这些句子你都记得。”

    “那几年见天地在我耳边骂,听多了也就记住了。记住了,却听不懂,一个字都不明白,只知道高,像天庭的宫阙一样高。端在云里,看不明白啊。”

    说到这里,王老丈一笑,咧开的嘴里有几个牙齿掉落,继续说道。

    “你们说的这些,我们都爱听,我老汉爱听,我儿子爱听,我家儿媳和孙子孙女们都爱听。你们说的这些话,才像是俺们街面上发生的事,我们听得懂。”

    几位吃早餐的官人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各郡州的人尖子,数万读书人中脱颖而出,考入各大学,再在每年一次的国考里中试。心眼聪慧着,很快就品出意思来。

    这位王老丈,说的话平白如水,但细细一琢磨,却颇有深意。这或许是学习中,官家提到的官吏要坚持“知民心,体民意,同民情”的另一种效果吧。

    不再如此前东华门唱名的那些进士,高高在上,脱离百姓,浮而不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这是大宋官吏新的准则之一。

    正想着,有人突然叫了起来,“都七点半了,坏了坏了!要迟到了。”

    一句迟到,周围的人,包括附近的几家脚店里的人,都慌慌张张地站起来,喝下最后两口豆浆,咬掉最后一截油条,排出几枚铜钱,急着离去。

    “官人,我的官人,用不着这么急吧。没人用鞭子在后面抽你们。”王老丈的儿子王大郎一边收钱,一边笑着说道。

    “听说官家还没回东京城,上面的大官人不会那么紧的,抽着空歇口气,用不着那么急吧。”

    官家回京的事,还没有在民间传开。

    “官家回不回京,都是一个样子。你不知道现在官场的规矩啊。秘书省上百号秘书郎和校书郎,天天拿着俺们各部门的工作单子。这月二十号了,还有某某事没做完,能做完吗?然后督检局一份札子移文尚书省承政厅。”

    “承政厅紧接着去函各部,询问情况。各部的承政厅接到函文,立即找到各司都司,都司就找各局,各局就找我们这些具体管事的。一刻不得闲啊!王大郎!”

    王大郎嘿嘿一笑,“以前官府里的也是文山函海的,飘来飘去都是应付上面的。拖着就好了,过得几天,上面记不住,这事就过去了。”

    “嘿,王大郎你还真知道些事。现在不行了,改规矩了。秘书省那些秘书郎和校书郎,还有尚书省督政厅的家伙们,是专门盯我们的。一纸函文是无关紧要,可要是月底事情没完成,到了下月,督检局、督政厅的人,就会象苍蝇一样围过来。尤其是督检局,要是他们上门,我们都司大官人都得先哆嗦几下。”

    这位官人一边絮絮叨叨,一边付了钱,然后跟上同伴的脚步。

    他们几个人搭伙,叫了一辆马车。或者挤上有轨多节马车,目标一致,各自的衙门。

    中书省在内城左一厢,原来的启圣院;尚书省在浚仪桥旁的老地方,只是扩宽了不少,这才把十二部各司全装下来;门下省在原来的景灵东宫;枢密院在兴国桥旁边,跟开封府衙不远。

    这些官人们从各门进到内城,在各个将近的站点下车,然后汇聚成黑压压的人流,向这几处衙门涌去。

    互相拱手打着招呼,边走边议论着,有时候还发出咯咯的笑声,上千人汇集在一起,最后成了熙熙攘攘的喧闹声。

    八点钟整,东西角楼、朱雀楼和龙景楼,几乎同时响起了鼓声。

    三通二十四响的鼓声一完,整个内城都安静了。刚才喧闹的人声像是飘去了九霄之外,只能隐隐约约听到。

    这是各衙门在开早会。

    到了十点,尚书省各部尚书、门下省左右副都御史等大老们,各自坐上马车,沿着大道进东华门,去内阁开会。

    开封城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