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 功名不用渠路多(三)

    听到叫唤,对面一人抬起头,看到了李维,露出惊喜之色。

    “竟然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七郎。”

    来者三人,左边那位三十多岁,雄壮高大,一把美髯垂落至胸;中间那位最年轻, 二十多岁,长相俊朗,穿着一身斗牛服,让人侧目;右边那位三十岁左右,相貌端正,个子不高不矮。他正是李维的十三叔。

    “十三叔, 你也和朋友来喝酒啊。这位是我的好友陈修陈道之,也是今科应试士子。”李维介绍道。

    “陈家小郎君啊。是哦, 今天你们科试考完,出来喝酒解乏?一起,一起,同我们一起。”十三叔豪气地说道。

    “十三叔客气了。道之,这位是我家族叔,排行十三。”

    “哈哈,某姓李名邈,字彦思,原是河间府的通判。蒙许工部镇守河北时,赏识提携,举荐为庶吉士,正在翰林院彝伦馆学习。这位是我的好友何仲源(何灌)何大郎和李少易(李简)李十五郎。”

    “何大郎是晋宁督军王大虫麾下猛将,这次被举荐来万胜陆军大学孙武学堂进修。李十五郎现在兵部保安司任职。今天正好遇到,便相约一起来喝一杯。七郎,陈家小郎君, 一起吧。”

    “好叫十三叔和两位世叔知晓, 我们也是受道之兄长辈相邀而来的。他们还在雅间里坐着。”

    “陈家小郎君的长辈,不知如何称呼?”

    “在下的表舅父张宾老,现居计部右侍郎。”陈修老实答道。

    “哦, 原来是宾老先生啊!”何灌恍然道。

    陈修惊喜问道:“何世叔认识在下表舅父?”

    “宾老先生做过陕西转运副使,元符二年,西北兴兵,宾老先生奉命解送一批军资粮草去定边军。正好负责押运的正是在下,当时从河东军调至鄜延路。宾老先生不嫌在下粗鄙,引为好友。即如此,当去拜访一回。”

    说完,何灌转头对李简和李邈询问道:“十五郎,李家哥哥,要不要一起去?”

    李简笑道:“某正协助郭兵部整编保安警队,预算上正要求着计部这群财神。今日有机会拜会下张侍郎,结下一分人情,求之不得。”

    这一席话,让李维和陈修不由侧目。这一位年纪跟自己差不多,说话却如此得体从容,落落大方。

    再看看他身上的斗牛服,想起那些传说,于是也就是释然。

    听闻官家还在潜邸时, 笼络了一群部属, 各个都是一时俊杰。官家即位后, 给这些潜邸旧臣赐下飞鱼和斗牛服,以示殊荣。

    李邈也不是迂腐之人,当即也答应一起去。

    侄儿好友的长辈在,于情于理都要去拜会。

    推开雅间门,张康国闻声一抬头,看到陈修、李维带着三个人走了进来,再仔细一看,见到了熟人何灌。

    “仲源老弟,想不到在这里相遇。”张康国欣喜地说道。

    “宾老先生,一年不见,你是更见风采了!”何灌笑着说道。

    互相介绍了一番,张康国和宇文粹中看着李简,眼睛里闪过异色。他们比李维、陈修知道的更多。

    飞鱼和斗牛服也不是传说中那样,潜邸旧臣人手一件。

    飞鱼服拢共也就赐下长孙墨离、曾葆华、张叔夜、李芳、于化田、岑猛、薛番子、王禀、高世宣、斛律雄、曹铎、潘意、高世则十三件,斗牛服不过赐下四十七件。

    足见珍贵。所以官民才会如此踊跃热忱地仿制简化版的飞鱼服和斗牛服。

    这两身衣服穿出去,实在是太有面了。

    寒嘘一番,张康国问李简,“少易,郭兵部现在可好?”

    西北兴兵时,张康国与郭忠孝打过几次交道。

    “不瞒宾老先生,郭大官人现在甚是苦恼,已经向官家请辞了四五回。”李简摇着头答道。

    无非是许多清流谏官在新官制下被“分流”,心中憋着一团火,不敢找官家和章相的麻烦,就选软柿子捏。

    郭忠孝是郭逵之子,以父荫补右班殿直入仕,元丰中进士。但大家都知道,这个进士属于半考半送,水分太大,士林大儒们是不大认的。

    现在被骤然擢升到兵部尚书这一要职,被原来那群清流谏官抓到把柄了,玩命地上书弹劾。从资历尚浅到功绩不足,甚至攻击郭忠孝元丰年间中的进士属于父功荫补,当褫夺。

    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因为初创不久,各级御史缺口很大,一边加紧从成均大学奉臬院里培训,一边从原来御史台御史谏官中甄选。

    所以原来御史台还留任了部分谏官,弹劾上书的窗口也没有关闭。

    如此一来,闹出的动静很大。气势汹汹的样子让人不由想起仁宗皇帝年间,群臣弹劾狄青之事。

    郭忠孝也惶惶不可安,数次上书请辞。

    “听说官家和章相那边有了定计?”宇文粹中好奇地问道。

    “章相禀过官家,请左仆射吕公兼判兵部,郭官人改任兵部左侍郎。这桩公案,算是告一段落。”李简答道。

    也算是个解决办法。

    宇文粹中又忍不住说道:“听说秘书省行文门下省,要抽调了四十七位谏官,组成五支国情调查队,分赴荆湖南北路、四川路、广南东西路,调查各地实情,为这些地方改设郡守做准备?”

    “没错。”李邈闻声答道,“某在彝伦馆听人说了。人选已经定了下来,弹劾郭兵部最活跃的那群人就在其中。秘书省说,着后天前全部出发。”

    众人在心里憋住笑,有心人都知道,地方州县实情,秘书省统计局改过来的尚书省国情检计局和华夏通讯社采访处,是最灵通不过的。

    组建所谓的国情调查队,还指派一群养尊处优、平日里只动嘴不动手脚的谏官们去执行,明摆着就是官家不爽了,找借口给这些人穿小鞋。

    又添了好几个菜,加了几壶酒,大家说说笑笑,话语间把各自之间复杂的关系搞清楚了。

    张康国和何灌是在西北兵兴时认识的。

    押运粮草过延州某山谷时,张康国坐骑惊了,要不是何灌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张康国可能就被发疯乱跑的坐骑载着,一头冲进清水河。

    何灌与李简相识,是去年何灌回归河东晋宁军建制,时常奉命去宋辽边境关隘-保德县董家寨接收李简和刘存义转交的大批粮食、牛羊甚至人口。

    部分人口会安置在河北州县里,李邈被河北帅司抽调,派去董家寨接收。很快就与何灌、李简等人混熟了。

    董家寨不仅是宋辽边境,离西夏河套地区也不远。那段时间常有西夏军乔装打扮,潜入辽境,假装马匪,袭击接收的宋军。

    三人并肩作战过几回,生死之间交情也就处出来了。

    李简与刘存义完成任务后,转回开封。刘存义去河北郡布政司任职,李简转到兵部保安司任职,协助组建保安警队。

    聊来聊去,陈修抓住机会向宇文粹中直言,把机会让给了好友李维。

    他猜测得没错,宇文粹中确实有帮老师在这科进士中物色收拢人才。交谈过几句,发现李维确实也是有才华之人,当即约好时间,邀请李维一起去拜见老师常安民。

    李维有了着落,却心怀愧疚,忍不住出声为陈修声张。

    “道之把拜明师的机会让给了我。可他自己...”李维悲切地说道,“再过两三天,科试成绩就要出来了,恐怕会录入师范学院,蹉跎此生,辜负了他一身的才华。”

    陈修不在意地说道:“存真不必内疚,我一看律法条例,眼花头晕。所以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个大好机会。唉,季升先生一直深居格物院,无缘相见。这是我唯一遗憾的地方。”

    “季升先生,苏季升苏携?”李简问道。

    “真是,李十五郎认识季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