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人说完槐花的事,崔大娘便带沈秀去看蚕丝。

    崔大娘今年喂的蚕宝宝是往年的两倍,产的蚕丝也比往年多。而且有槐花的帮忙,蚕丝的质量也不错。

    沈秀看了眼屋子里的蚕丝,“大娘,这些蚕丝怎么也得有百十来斤吧!”

    崔大娘笑道:“我已经称过了,足有一百二十斤呢!”

    沈秀道:“这些蚕丝我都要了。”

    一百二十斤蚕丝太多了,沈秀一个人可拿不走,她便留了一半多在崔大娘这里。反正她以后还要教槐花染线,以后等槐花把这些蚕丝染成绣线,就能直接卖给刘掌柜了。

    卫宴将李夫子送的那本程墨看完,才听见沈秀回来的声音。

    沈秀刚把五十斤蚕丝放下,杨氏便把她叫了过去。

    “老二媳妇,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明天你跟娘去葫芦镇打几斤酒,再称两斤红糖。”

    沈秀讶然道:“娘,你改性子了,家里不是有酒吗”

    杨氏瞪了她一眼道:“我还不是为了你,后天你和卫宴回娘家,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回娘家,这个词对沈秀来说有些陌生。

    她笑笑道:“娘怎么想起让我回娘家了”

    杨氏道:“是你爹说的,端午节到了,你又是第一年嫁过来,怎么也要回去看看的。”

    既然公婆都提出让她回去看看,沈秀也就不再矫情,“这事相公知道吗”

    杨氏道:“我已经跟他说过了,你难得回去一次,老二怎么也要陪你一起去的。读书要紧,但也不差这么一天。”

    沈秀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就见卫宴正坐在桌前看书,傍晚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个清隽的侧颜。

    听见动静,卫宴往沈秀的方向偏了偏头。

    沈秀讪讪笑道:“是不是打扰你了“

    “没有。“卫宴放下书道:”你跟娘在说什么“

    沈秀道:“娘让我后天回一趟娘家。还说让相公陪我一起去。“

    卫宴道:“这是应该的。当初回门的时候,我没能陪着你一起回去,这次怎么说也要陪你回去的。“

    当初回门的时候,卫宴还病在床上,原来的沈秀是一个人回得娘家。

    那些记忆,对沈秀来说已经有些模糊了,她很快转移了话题,“我买了葛根回来,一会儿给你熬汤,喝了可以解酒。“

    卫宴却道:“不用了,我喝得并不多。你陪我说说话吧!“

    沈秀不知为何,从卫宴握住她手的那一刻起,心境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原来两人不是没单独相处过,可从未像这时一样觉得有些不大自在。

    她没话找话道:“今日你去夫子家,夫子说了什么“

    提到李夫子,卫宴平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波动,“夫子让我好好读书,明年县试的时候争取考过。“

    “恐怕夫子不是这么说的吧,他应该希望你能拿一个案首回来吧!“沈秀狡黠地笑道。

    卫宴闻言看向她,“你怎么知道的“

    沈秀道:“相公这么聪明,区区一个县试应该不在话下。“

    这些日子,她跟着卫宴读书写字也不是一无所知,起码知道要考中秀才需要考三次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和府试考过以后,便可以称童生。而能考过院试,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公了。

    卫宴平静道:“夫子确实是这么说的。“

    沈秀看他神色沉静,以为他是在担心辜负李夫子的期望,便安慰道:“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只要尽力就好。“

    卫宴其实是有一定的把握,没有说出来也只是出于谨慎,如今听到沈秀的安慰,便微微一笑:“我知道。“

    第二天早晨,杨氏果然叫上沈秀去了葫芦镇买东西。

    沈秀买东西的时候,还特地留意了一下。只是今日并不逢集日,她并没有看见那个同是杨柳村的女猎户。

    杨氏与酒铺的老板讨价还价了一刻钟,最后买了两坛新酒。

    沈秀习惯性地去掏荷包付钱,杨氏却一把按住了,“这钱我来出。“

    接下来买红糖的时候,杨氏也没让沈秀出钱。

    沈秀也就接受了这番好意。

    两坛新酒,两斤红糖,加上腌制的五斤野猪肉,几串粽子,还有蒸出来的一锅馒头,一包红枣,二十多个鸡蛋,一些新鲜蔬菜,将两个篮子塞得满满的。

    沈秀夸张地说道:“娘,你再装下去,家都快被你搬空了。“

    杨氏伸手在她身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说什么呢,知道的说是你回娘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回娘家呢!“

    沈秀便嘻嘻笑道:“我这不是跟娘开个玩笑吗“

    杨氏把两个篮子递给她和卫宴,两个篮子有轻有重,沈秀挑了稍重的那个,却被杨氏用手打了一下,“让老二拿这个,他怎么说也是男人,比你力气大。“

    沈秀知道杨氏并不是心疼她,而是要做给沈父沈母看的。她也不说破,笑嘻嘻地拿了那个稍轻的篮子,就和卫宴出了家门。

    沈家离卫家村不远,就在葫芦镇的北边。

    卫宴这些日子一直都没断补药,身体被调理得很好,跟着沈秀走了这么一路,气不喘脸不红。

    临近沈家所在的枣林村时,人烟渐渐多了起来。

    不时有认识沈秀的村人与她打招呼,打招呼的同时还不忘打量卫宴一眼。

    卫宴静静地站在那里,清晨的阳光照在他那一身淡青色绣竹叶的长衫身上,越发显得他清秀俊雅,气质出众。

    村人们甚少见到这样出众的人才,不免称赞几句。

    偶尔沈秀还能听到一言半语,无非是说没想到沈家的这个懒姑娘,还能找到如此优秀的夫婿。

    也难怪他们这么想,原来的沈秀在枣林村留下的名声实在不怎么好,导致她们对沈秀的印象还留在从前,以为她还是那个好吃懒做的姑娘。

    沈秀只能自动过滤掉那些不好听的话,同时悄悄往卫宴那边看了一眼。

    幸好那些人说话的声音不高,看卫宴的表情,应该是没有听到。

    她松了口气,不再与这些村民闲扯,加快了脚步。

    不多时,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大院,院子门前还种了好多玉簪花,正是原来的沈秀住了十几年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