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于谦也算是看明白了,他今晚就是个工具人,不过要是能因此为土地兼并问题的解决留下伏笔,倒确实是好事。

    纵观古今,国家的强盛和衰弱,土地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王朝前期容易出盛世。

    因为这个时候土地兼并还不严重。

    王朝中期容易出现中兴,是因为这个时候土地兼并已经严重到了一定程度,但只要强而有力的明君,还是能力挽狂澜扼制,从而实现短暂的中兴。

    王朝末期,土地兼并到了膏肓之境。

    无可救药。

    所以民不聊生叛乱四起。

    现在大明的土地兼并问题并不算很严重,但有影响国家国力的趋势了,自正统后,国家赋税收入越来越低,土地兼并加剧是主因。

    所以广安帝陛下现在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确实是最佳时机。

    想到这里,于谦笑道:“某倒是觉得,陆尚书和董尚书并不用羡慕杭尚书和白尚书,毕竟现在陛下已经默许四品以上官员经商了,如果实在找不到门路,大可以诚心诚意的去求见陛下,民间不是有传言么,陛下乃是生而知之的神人,他必然能给两位一个好的建议。”

    看起来只是给双方台阶下。

    但话里的意思很深沉。

    因为于谦这么说,一方面是为白圭杭敏开脱,另一方面,也是提醒陆瑜和董方,想要赚钱,可以自己去找陛下进行利益交换。

    这才叫有诚意!

    而且于谦此刻站出来这么说,也就是向两人允诺,到时候他也会帮衬一二。

    陆瑜和董方大喜,急忙表示谢意。

    农部尚书林聪一直没说话,此刻却忽然道:“不过根据农部这一连年在全国对土地情况的调研来看,目前大部分土地都在权贵地主阶层手中,陛下要进行土地改革的话,只怕就朝堂上的臣子支持还不够,还是需要更多的地方官员支持,而地方官员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很可能阴奉阳违,那么有限促进地方工商业发展就很有必要。”

    户部尚书陈循一看,哟嚯,可以聊天了啊,那就说两句,笑眯眯的道:“说到底还是利益置换问题,要发展地方工商业,陛下有句话很有道理,要想富先修路,这事怕是工部那边要加紧了。”

    杭敏笑道:“根据道路交通司的年终汇报,节后半个月,黑京路可以剪彩启用,之后全力增援京广路的修建,只要户部能保证资金不断,估摸着入秋之前,京广路也可以落成。”

    于谦叹道:“两条官道,基本上可以解决大明对女真区域的掌控,同时也让京畿对南方区域掌控不力的现象称为历史,不得不承认,陛下这一步走得及其漂亮。”

    】

    杭敏补充道:“京广路可不止是加强对南方区域的掌控,更是可以直接将中南半岛的物资运回到大明腹地,某以为,道路交通司还要加强官道修建,国内按照陛下的四纵四横,另加蛛网勾连,彻底形成一张遍及全国的网络官道,同时,中南半岛那边也要修建数条官道,以方便矿产等资源的运输,此事年后的大朝会某会上奏,到时候还望诸位多多支持。”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没问题。

    唯独陈循咳嗽一声,“杭尚书,户部也想支持陛下的伟大创举,就怕有心无力啊,一条水泥官道的造价实在太高了。”

    于谦道:“我等尽力便可。”

    陆瑜道:“其实官道修建、水库修建、不夜之城项目,以及火器研发,甚至医疗改革、土地改革,某都觉得没问题,唯独陛下当下一意孤行推动的教育改革,怕是会出大问题。”

    前面的这些改革,都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哪怕是土地改革,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教育改革……

    目前真不到对国家的利益在何处。

    首先,教育改革后,现在的科举进士已经不值钱了,每年科举都要取士四五千人,而且还要继续扩大的趋势。

    这让读书人的地位直线下降。

    而国家的治理,读书人才是主体,全国各地的官员,哪个不是科举出身。

    但是教育改革后,除非是科举前列那几十个人,其他人都只能先去北京和清华两所大学深造后才能有任命,而且还不是出仕,是去各行各业任职。

    虽然也是吃国家俸禄,但这一批人很难出任地方官员。

    就是科举名列前茅的人,也需要再太学历深造一年才有机会出仕。

    尤其是陛下推动的《三系书》和《新华字典》,让当下大明的读书人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混乱,从某方面来说,读书人被打压得一塌湖涂。

    九卿们纷纷点头。

    就连于谦也觉得教育改革带来的影响晦暗不明,现在很难说它是利好于国家。

    可这事已经推动行下去,而且进度不错。

    根本没法反对。

    要反对,那势必引起皇权和文管集团最剧烈的斗争……就目前这局势,在座的九卿们可不认为文管集团斗得过广安帝陛下。

    杭敏毕竟是朱见济最信任的心腹。

    思忖了一阵,道:“诸位,某也以为教育改革这事,陛下施行得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看,诸位看看陛下迄今为止施行的政策:加强火器研发,所以我们有了两院,有两院的支持,我们有了金戈集团军,这才真正的掌控了女真区域,打得蒙古诸部俯首称臣,也顺利的收复了交趾;而医疗改革推动后,大明人口已经呈现出暴增趋势,原本会出现粮食危机,可陛下竟未雨绸缪的提前进行了农业改革,人口暴增带来的粮食危机也随之解决;陛下又针对土司的问题,推动改土归流,这个举措一旦成功落实,那么地方土司对京畿的威胁和隐患,也将一劳永逸……诸多政策,不难看出,陛下绝不单单是为了某个阶层的利益进行的改革,而是每一步改革都促进了大明的进一步强大,所以某以为,陛下推行的教育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把读书人的地位降低了,但同时,也扩大了读书人集团,让大明出现更多的读书人,而读书人的暴增,也就有可能让更多的人才为国家所用,至于寒窗实在考中进士却无法出仕的局面,某以为着恰好是把出仕的窗口扩大了,以后的朝堂中枢官员,都将是从基层爬上来的实干官员,而不是靠读几年书就入仕的书呆子,这更加强化了大明官员集团的能力!而且还有个可能,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没:读书人的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但更多的寒门士子却可以通过读书为国家效力,让读书真正的成为报国之途径,而不是像以前,落第之后,就对国家没了奉献。”

    这番话把所有人都说沉默了。

    因为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很清晰。

    于谦忽然道:“某忽然想起一句诗来,陛下此举,恰好落实了这位先贤的心愿。”

    陆瑜道:“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