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殿内,一片灯火通明,太子在明亮又温暖的室内,注视着床上的三皇孙。
儿子躺着一动不动,就像小时候一样乖巧呢,太子脸上也露出慈父般的微笑。
太子在三皇孙身边坐下来,他摸到了三皇孙的手,手像冰一样,太子也咯噔一下冷到了心里。
“这个师太的毒还真是厉害。”太子喃喃自语道,“一下毒倒了两个。”
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旁边的亲信,“金冠处理好了吗?”
太子即将事成,他的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即将成为内侍大总管,内侍也心情大好,笑着走出来,“回禀殿下,已经处理好了。”
太子笑了笑,“那就好,这么厉害的毒,我可不想沾染。”说完便不再担忧。
这个师太有点本事,能做出这种毒,怪不得三皇孙这么相信那个师太,三皇孙自己都身陷其中。
这时外面响起了脚步声,内侍看清来人后,向太子禀道,“皇太孙殿下来了。”
“请他进来。”太子说道。
今日是皇太孙鞍前马后地为他办事,确实是辛苦了。
见到皇太孙,太子脸上的笑容更盛,笑容满面,“你晚饭都没顾得上吃,你快坐,吃点东西。”
桌案上有点心有茶水有很多食物,太子担心挂念三儿子,守在这里,连晚饭都是在这里用的。
皇太孙拿起点心,“我还真是饿了。”
太子笑道,“接下来就不用这么辛苦了,我们该尝的苦都尝过了。”
皇太孙吃着点心,给自己倒了杯茶,“以后的苦就交给我去尝好了,远征也好,讨伐也好,父亲只管好心地坐在朝堂。”
太子心中感概,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皇太孙说起太和殿那边的事,“没想到,林颜人还挺老实,见过皇上之后就待在太和殿,哪里也没有去。”
太子恨道,“他要想活命,最好给我老实点。”
想到林颜,太子心里不舒服,林颜是皇上昏迷之前见的最后一个人,虽然没说什么,颇有些顾命大臣的意思,皇上想留他,太子还偏不想用他。
“太和殿那边没出乱子,只是人心有些不稳,我让人送了几个炭盆过去,还送了一些吃食,有杨阁老坐镇,我们也不用太担心。”皇太孙把太和殿那边的情况继续说给太子听。
太子呵呵笑,“见到圣旨,他们就安心了。”
内侍忙把拟好的圣旨双手奉上,就等皇太孙吃好喝好,把大印盖上。
皇上的玉玺就在御书房,皇上也没想到自己会昏迷,在昏迷之前没有想过在玉玺这方面为难他们,皇太孙去御书房找玉玺,很轻易就找到了。
皇太孙吃饱喝足,从怀中取出刚拿到的玉玺,盖上大印。
太子的心也跟着落了地。
……
太和殿这边有炭盆,殿内温暖如春,又有御膳房刚送过来的新鲜的事物,但就这样困在这里,不让出宫,众人今日是来观礼的,这难道是东宫的待客之道。
不拿出一个说法出来,很难服众。
好在秦公公来了。
秦公公是皇上身边的人,只见秦公公不慌不忙地从身后拿出一样东西,明黄色,是圣旨。
众人神色巨变,来不及细想纷纷跪下来接旨。
秦公公面不改色,当众宣读了圣旨,“这是好事,皇上如今年纪大了,也龙体欠安,早就有心歇歇,享受子孙之福了,从今起,皇上退下来安享天年,朝廷上的事就交给太子了。”
“太子体恤皇上日夜为国为民操劳,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怎么也不肯接受。”
“其实想想,皇上能退位成太上皇,这也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秦公公这样给众人解释,殿内一瞬间喧哗。
在座的还有些官宦之家的女眷,她们不懂朝堂风云,但听秦公公这么一番解释,她们都明白过来,皇上退位了,太子继承大位。
有的女眷知道自家站错了队,当场就晕了过去。
翰林院陆家的陆夫人则在暗中庆幸,她刚才结识了太子妃,也就是以后的皇后娘娘,还真是富贵险中求,太惊险了。
事先也没有征兆,皇上怎么会突然退位,会不会是逼宫?
有官员在心里这样想,疑惑地看向杨阁老,杨阁老和皇上差不多的年纪,又是内阁的两朝元老,此刻是一副听天命认命的模样,杨阁老该不会等皇上退位后就萌生致仕的念头?
众人都在各自的思绪中退出去。
林成跟着林颜,走在众人后面。
他特意看了一眼林颜,林颜还真能沉得住气,在遇到这种大事面前,还能神色如常。
直到回到林府,林颜才把宫里发生的事告诉林成。
“林家完了。”林颜叹息一声。
早知道会被皇上这样摆一道,他接到密旨后就不应该回京,至少可以观望一阵子再做决定。
林成没有他那么气馁,“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林家或许以后不受到重用,但眼下太子是不敢动的,北方不宁,西北不能再有事,太子用脑子想想,他就会隐忍。”
只是这样以来,林成自己的事就完全没有指望了。
林成这么安慰他,林颜在心里责怪自己太心急了,不应该这个时候跳出来来到京城,他应该等,等到新帝即位之后。他又不是要篡位,他只是想为儿子谋个好姻缘好前程,至于眼前的这个长子,长子都是粗养的,想要前程自己去谋去挣。
林成看着父亲脸上的神情变化,一颗心如同坠入了冰窖,感到寒心,他们还是父子呢。
林成向父亲告辞,回了灯笼胡同。
……
皇上退位的消息在当夜就传遍了京城,很多高府大宅里的人都无法安睡,彻夜不眠,府上的灯火也彻夜不息,恍如白昼。
“遇上这样的事,不知道来年的春闱会不会受影响。”京城的杨家宅院里,杨二爷愁眉苦脸地说道。
自从杨四郎中了解元,杨家的事,便处处以杨四郎为大。
岭南上一届科考出了状元,这一届不可能再出一个状元,但杨家人对于杨四郎的学问,很有信心。
“四郎前途无量,不能让这些朝局上的事影响了他。”杨二爷嘱咐苏青道。
苏青是杨家未来的姑爷,是杨大爷亲自看中的,都说“一个姑爷半个儿”,杨二爷有什么事,都与他商量。
苏青应了声是,“还好太子这次没有杀父逼宫,遇上国丧,才是运气不好。”
离春闱不到两个月,遇上国丧,要守孝,可就真的耽误了。
杨二爷被他逗笑,又板着个脸训斥他,“这种话我们两个人私下说说就好,不要叫外人听见了,你可别忘了,这是在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