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宋庭的反应

    雪后初晴的东京城,一片银装素裹,但无法遮盖城外带状黑褐色的斑点仓皇地向城池移动,那是逃难的宋人,东京城是他们最后的希冀。

    城内,一片恐慌,军报不断传来,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人心惶惶,无不面带戚容。

    皇城大内富丽堂皇的垂拱殿内,宋钦宗赵桓局促不安地坐在御座上,看着殿内群臣,刚刚宦官进殿禀报,大金国二太子副元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大军已兵临城下,大营屯驻刘家寺,东京城东面和北面均有金军游骑往来滋扰城上守军,情势危急,殿内群臣面面相觑,各有心思却不肯做出头鸟,现任皇帝赵桓急了。

    “诸位卿家,金军大兵压境已兵临城下,诸位可有良策?”

    “启禀官家,前日已遣门下侍郎耿南仲使斡离不军,知枢密院聂昌使粘罕军,想必已尽付议和诚意,如今大金毫不理会,必然所图甚大,官家需诏,罢诸司庶务,专以应付军情,否则将祸不旋踵!”

    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李若水忧心如焚,出班奏道。

    赵桓闻奏正沉吟间,资政殿大学士领开锋府尹何栗出班奏闻。

    “官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当以固守以待勤王之师,金虏欲壑难填,当痛切庶务,专司军事,分置防御,诏令各军倍道勤王。”

    金军第一次南下时,钦宗派何栗出使金营谈判。

    金人索割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三镇及三镇所辖20州县,及金银牛马绢帛等财物。

    何栗同宗泽一样是主战派,当即严词予以拒绝。

    回朝后,竭力主张不能把三镇割让给金人,曰:“金人诈……不割来,割亦来。并请建四道总管以统兵勤王(道:旧时行政区划名称,类似州、府或者今日专区)”。

    但钦宗优柔寡断,终不从栗所言。(摘自360百科何栗)

    “官家,不可!金兵大军压境,素强悍善战,城内可战之兵不足八万,分置四壁,如何能守?臣恐一战而亡国,陛下慎思之!金虏所欲者,河东三镇及财帛也,便予之并言和,则金虏可退矣!”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宰相)唐恪急不可耐,忙阻止道。

    历史上,金军第一次南侵,引起朝野震动,唐恪与耿南仲等力主和议,主张放弃三镇求和,反对并排挤朝中主战派。

    钦宗贬逐吴敏、徐处仁等主战大臣出朝,任命唐恪为宰相。

    金兵上次围攻东京时,各路勤**集结前来参战,而唐恪和耿南仲下令不得妄动,于是勤**不战而散,金军撤围后,唐恪和耿南仲更以粮草不敷为由解散了勤**。

    钦宗赵桓跟他的祖宗一样,软骨病基因深置骨髓,犹自犹豫不决。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军情来报,金虏东路军已经渡过黄河,兵锋直指东京,赵桓和一干文臣闻讯极为震惊。

    皇城大内垂拱殿中,赵桓和手下文臣仍在为战和二策辩论不休。

    “唐恪,尔实乃卖国奸贼,前番尔力主议和,谗言惑主,驱逐吴敏、徐处仁等,并允割河东三镇予金,而今,金人复来,尔又将割何地以酬金人?”

    何栗想起唐恪的所作所为,愤愤不已。

    李若水义愤填膺,亦戟指攻讦道:

    “金人素无信义,欲壑难填,尔卖国尚能求荣,而陛下不能啊!”

    “李若水,尔含血喷人,唐某忍辱为国,岂是尔所能攻讦!”唐恪恼羞成怒。

    “唐贼,圣人微言大义尔都读进狗肚子里去了,但凡有一丝气节,便羞于出此无耻之言,于君不忠,于国不义!”何栗跟着补刀。

    钦宗赵桓闻言一怔,诚如斯言,当下言道:

    “诸卿,着议固守待援之策吧!”

    众臣闻言,一阵忙碌,宋朝是个奇葩的政府,像现在金军兵临城下,城池防守本应由专业的军事指挥机构干的事,却被一帮只知道四书五经的酸儒操持在手,呵呵,真是令人不禁呵呵冷笑,这样的朝廷不被野蛮人蹂躏就没有天理了。

    好一阵子后,东京城防守方案就出台了,大意如下:

    命保甲、军人、百姓、僧道等上城守御。形势日益紧急,各大臣分配防御任务,要亲自上城视察城墙防御部署,巡视外城内城。又在四面城墙设置弹压提举官各一员,都统制官各一员。王时雍提举东壁,舍人李擢提举南壁,侍郎邵溥提举西壁,给事安扶提举北壁。辛康宗统制东壁,何庆言统制南壁,刘延庆统制西壁,刘衍统制北壁。其余诸门,弹压统制官不可殚记。

    并遣人责成开锋府,督促保甲、军人、百姓、僧道等上城共同守御城池。

    这帮书虫没让军人参与就把东京城防御方案确定了下来,至于兵力如何分配,有何战术安排,相应的物质储备,比如滚木、擂石、火油、金汁、箭矢、城防弩设置位置,统统不论。

    只分配好了各大臣负责的方向和城墙段位,呵呵,方案就成形了,万事大吉,叫武将去执行就好了,打赢了是文官的功劳,打输了是粗鄙武夫无能。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钦宗赵桓乘辇率文武百官奔南城南熏门而来,御街两旁至南熏门以及城门楼上城斜道,早有两重身穿描金紫衫的禁卫,此刻敛声噤气,含胸拔背,左手按着刀柄,双目来回巡梭,为钦宗戒严。

    南熏门下赵桓在宦官的扶持下,步履沉重地下了御辇,在百官簇拥下向上城斜道缓缓走上城墙,城上将士俱都单膝下跪。

    “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内百姓恍惚看到了皇帝的抵抗决心,也齐声呼应“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忧心仲仲看着城外城防弩射程以外,肆无忌惮往来驰骋的金军游骑探马,倍觉受辱,转身对百官及将士道:

    “朕与将士同在,共御金虏!”

    “誓死守城,奋不恤身!”禁军将士抱拳致礼,齐声应答。

    赵桓稍觉军心可用,面色稍憩,遂匆匆下城准备回宫,行至御街,忽闻城内士绅百姓大声呐喊:

    “唐恪奸贼,卖国求荣,祈陛下逐之!”

    唐恪面如土色,色厉内荏嘴里犹自辩解:“军国大事,尔等匹夫安敢置喙!”

    “奸贼!打死他打死他!”士绅百姓群情激愤,不断怒吼。

    钦宗赵桓恐众怒难犯,急忙命宦官驱辇回宫,唐恪被遗留在后,遭到士绅百姓唾面和禁军军士围殴,急切间在家仆掩护下骑马逃脱,狼狈回到家中惶惶不可终日,称病向钦宗辞职。

    御史胡舜陟熟知内情,前番各地勤**被唐恪、耿南仲命令非奉召不得入京师而裹足不前。

    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东京城,这是金军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锋城的勤**。

    于是胡舜陟乘机弹劾唐恪的罪行,说:

    “唐恪智谋不足以筹划边关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国家形势日益紧急,实不宜尸位其职。”

    赵桓无奈就让何栗代替他的宰相职务。

    却说徐锐布置完具体作战任务,张敬郑重地把高尧辅介绍给徐锐:

    “队长,这位就是高尧辅,高公子!”

    “欢迎你,高公子,能与高公子共襄义举,实属荣幸!”

    徐锐伸出手来与高尧辅握手,高尧辅已经明白复兴军的握手礼节,也自然地伸出手与徐锐相握。

    同时在来的路上,张敬已经介绍过徐锐了,知道徐锐是进入城里的复兴军最高长官。

    “多蒙徐队长不弃,在下当全力效劳!”

    高尧辅心里有点小激动,这毕竟是复兴军的将军啊!这是高尧辅的推测。

    “难得高公子深明大义,初次见面,有份小小礼物还请笑纳!”

    徐锐说着,从身边唐德勇手里接过匕首,郑重地递到高尧辅手里。

    “徐队长客气了,嘿嘿,却之不恭,多谢了!”

    高尧辅拿着匕首,仔细打量,见到刀鞘不知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灰黑色,非木非皮,有卡簧和按扣,抽出刀来,却是乌黑色的,没有一丝金属光泽,但能看出刀刃非常锋利,刀背还有锯齿,刀柄握持感很是舒适,知道这刀是把宝刃,开心的嘴都裂开了。

    当然是把宝刃,那是21世纪的原装货啊,可以秒切当世的绝大多数冷兵器。

    此时,徐锐不再理会高尧辅,对电子组组长吴长青说道:

    “老吴,设备准备好了吧?”

    “队长,已经测试过了,工作状态正常,蓄电池和备用太阳能电池交替供电,可确保三个月持续供电。”

    “好!趁目前城内还没有全部戒严,由高尧辅带路去开宝寺,张敬你带队,配两名突击手,两名狙击手,电子组两名队员,另外一个侦察兵小队给你们掩护,把无线信号中继器装到开锋铁塔上去,开始行动吧!”

    “保证完成任务,队长!”

    张敬说完便开始检查这次行动人员的伪装情况,一切检查完毕,确认无误,拉了一把高尧辅,大声道: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