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乘风。”
“欢迎大家来到趣说历史直播间。”
“太真实了,迫不及待了。”
......
过了不久,留守的大唐军队,果然不负众望,最终直捣慕容伏允的老窝,捉到他的老婆孩子,砍掉他的脑袋,一个西北政权彻底瓦解。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十八日,庆功会开始。
第二天,战后问题提上议程,此事宜早不宜迟。
李世民知道,吐谷浑的内部已经分成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
所谓主战派,是一群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人,主和派是一群有奶就是娘的人。一般情况下,主和派就是汉奸,但是他服务的是李世民的大唐帝国,也就是李世民的朋友了,谁要是杀他,或者用眼睛瞪他,李世民跟谁急。
吐谷浑主和派的代表是慕容伏允的大儿子慕容顺,此人如此温顺,如此服服帖帖是有苦衷的,如果说他的经历是悲惨世界的话,那以后就没雨果啥事儿了。
慕容顺虽然是长子,但是太子位已经被强悍的弟弟夺去,而且被送到大唐帝国“深造”,谋得了一个叫做人质的工作,由于他身居大唐腹地,久而久之,有了一股愿意定居的思想,李世民也没再为难他。
在老爸死的时间里,在大唐撒欢的日子里,在老家被瓦解的绝望中,慕容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咸鱼翻身的曙光。
李世民需要一个人帮忙管理大西北的人,李世民想到了他,而他是最合适人选,这叫做传说中的一举两得。
李世民这样做,一个是处于安全的考量,让本地人治理本地人,虽说是杀人不见血,但是总会比赤裸裸地灭种好看许多。
李世民这样做,另一个是处于成本的考虑,建立一个大唐州府,不如给对方一个虚无缥缈的怀旧的政权,人家会对你感恩戴德,既赚了名声,又减少了管理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把意思传达给慕容顺之后,他给了李世民一个大惊喜,大甩卖,大礼物——举国请降,这简直是大跳楼的甩卖,不只是一楼甩卖,从一楼到五楼,甩卖起来眼都不眨。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二十一日,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慕容顺任职吐谷浑第十八任可汗,帮李世民把那丝绸之路好好疏通疏通,让李世民大唐帝国把丝绸卖的越多越好。
丝绸之路重新开张,到处出现马帮,到处是牛羊,真是好风光。
但是,再往西一点,可就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了。
西西北长期盘踞,骚扰边疆是李世民的心头之痛,在李世民的大唐版图中,它就是窝着脖子别着腿的德州扒鸡,怎么看都不顺眼。
因为现在它已经远离李世民大唐,国力渐渐增强,大有与李世民一决高下的意图,即使被埋在棺材里,也要伸手要钱,决不当一个缩脖子乌龟。
几年前,西西北的领导是统叶护可汗,此人有勇有谋,很会打仗,也很有野心。
在这些年,西域的很多小国家都被他一刀一刀地割下来,然后重整了一大张版图,于是内心膨胀起来,所谓有野心的人,其实是不但看着碗里有,而且还想把整个肉锅端起来,自己独享,如果人家来抢那就往锅里夸张地吐一口痰的人。
统叶护先搞死铁勒,打跑波斯,然后吞并了很多小国家,有骑射士兵几十万,当起了西域警察,搞起了封锁,自封为西域王。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统叶护一个不小心,被自己的伯父给杀了个片甲不留,还被砍了头,从此西西北内部矛盾不断,极其混乱。
西西北的内战,好像一张大网,只要有一个破洞,总会有漏网之鱼,最先漏网的是伊吾(新疆哈密市)国王,而且投入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唐朝。
为了巩固伊吾的稳定,李世民设立了西伊州。
投降可以廉价,但是对抗不可以,因为对抗是一种昂贵的东西。
伊吾的投降,保全了他们一家老小,但是西西北急红了眼,如何堵住漏洞,防止更多的鱼儿跑出来,是目前最最烧心的事情。
西西北发了狠话:“你们就是干水塘里的泥鳅,滑不到哪里去,如果再有人往大唐那边跑,我杀你全家,保我国威。”
恐吓是需要本钱的,西西北拼了内耗,已经无暇顾及去堵更多的漏洞,“保我国威”的狠话已经成了庙里的牌位,空话一个。
李世民的大唐水田里又游来了一条大鱼,是从西西北那边来的,此人叫高昌。
高昌国王的老婆是宇文氏,为了显示李世民的高规格礼仪,李世民给她赐了一个姓——李,常乐公主是也。
李世民大唐对此两国的归附,高兴得像三岁小孩拿到糖一样,差点儿不手舞足蹈。
俗话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西域的小国家,来一个算一个,只嫌少不嫌多,吃成个大胖子也在所不惜。伊吾的高兴到来和高昌的投怀送抱,简直是两个美女让李世民左拥右抱,爽得像七月天吃冰块一样。
西西北把伊吾和高昌当做自己的小妾,想什么时候爽一下就爽一下,可是如此妙不可言惬意清爽的待遇已经被剥夺,如同正在爽歪歪的时候被别人直接拉到地上来一样难受。
因为伊吾和高昌的地理位置好像是沙漠里骆驼的两个驼峰,没有了营养丰富的驼峰,骆驼不叫骆驼了,而是叫瘦死的骆驼,并且不比马大。
高昌是唐朝去往西域的咽喉之地,必经之路,谁得到它,谁就在地利上占便宜。如果是一条货运道路,首先经过的第一站是伊吾,而且伊吾地域狭小,像是葫芦的腰和嘴,到了第二站高昌,却是葫芦的肚子,如此宽阔地带,垦荒屯兵是绝妙的地方。
听说过车师国吗,听说兵家必争之地吗?车师国就是高昌国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黄金大道,处于大唐北部,西域各国对此垂涎已久,欲与高昌试比高,俱往矣,马上过招。
————
求评论、鲜花、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