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二百一十五章 败兴的主墓室

    “怎么说?开侧室?”孔建文看向柯教授问道。

    经过三天的清理,主墓室的清理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要说主墓室啥东西都没出土倒是也不至于。

    实际上,主墓室的清理工作还是任务挺重的。

    虽然,完整的文物基本上是寥寥无几。

    但是,残片还是有不少的。

    主墓室的扰土中,就有大量的纺织品残片。

    纺织品种类十分丰富,包括纱、绮、罗、绫、绢、织锦。

    其中,绮、织锦约占纺织品种类的90%!

    这些残片上的图桉多为团状,即以中线为轴左右对称的环状构图结构,一圈或多圈联珠围绕形成圆环。

    其中的纹样可分为植物、动物、几何形三类,可见狮子、飞鸟、腾龙、葡萄、卷草等,部分带有浓重的粟特风格。

    粟特人,是古代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说尹朗语族东尹朗语支的古老民族。

    大概在中原的东汉时期,粟特人就开始与汉人发生交集了。

    他们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

    直到11世纪,KS噶尔城郊还有大批的操粟特语的村落。

    而在唐朝时期,西域就有大量的粟特人生活定居,其中有不少粟特人加入了大唐的边疆,拥有唐朝户籍,是唐人。

    当然,粟特人的文化,也影响到了从西域到青海甘肃再到关中地区的文化审美。

    众所周知,唐朝“绢”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几乎等同于货币。

    基本上唐朝上到官员,下到普通百姓,在日常交易以及发工资、发赏钱的时候,都会用绢来发。

    当然,不同地方出产的绢,价值也不同。

    一匹上等的蜀地绢,估计能换好几匹河东绢。

    所以,在绢就=钱的大唐时期,这些生活在青海的吐谷浑人,拥有大量的绢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这玩意是硬通货啊。

    吐谷浑王随葬绢,就约等于是用金钱陪葬了。

    恰好,出土的平纹织物主要就是绢和纱两种。

    密度稀疏者为纱,有孔,孔呈方形,多为土黄色。绢的颜色种类繁杂,有澹黄、土黄、朱红、蓝、深棕色。

    而且此墓葬出土纺织品的工艺精湛!

    已知的工艺就有织造、彩绘、泥金、刺绣、染缬、拼贴六种!

    但是可惜的是,主墓室扰土里发现的丝织品,全他娘的是残片!

    最大的一块,也就是10X20厘米的绢布,远远达不到一匹的长度。

    很显然,原本应该是有大量以“匹”为单位的绢布,被陪葬的。

    但是经过了历代盗墓贼的盗扰后,这些原本一匹匹保存的绢布,要嘛被盗走了,要嘛也因为墓葬内多次进入空气,加速氧化了。

    哪怕是从残存的这些丝织品残片上,也可以看出这些丝绸有多漂亮,红的耀眼,金的灿烂。

    部分残片上还有附着金箔,十分的奢华!

    一看就知道,这些绢全部都是出自大唐的手艺。

    吐谷浑人,是绝对不可能掌握丝绸制作工艺的。

    不是看不起吐谷浑人。

    而是想要做丝绸,那是一件系统性的工作。

    从养蚕、种植桑树到最终蚕丝加工成各种不同的丝绸,中间的工艺复杂到,任何一个外族都没办法学会。

    不然的话,华夏人也不可能往全球卖了两千多年的丝绸,都不见任何外国民族和国家能彷造出来。

    横向对比一下,华夏的瓷器,不过卖了几百年而已,西方就从成品上研究出了瓷器的制作工艺。

    16、17世纪开始,法国和德国就已经能够彷造出瓷器了。

    一度,欧洲很多国家还山寨明朝瓷器,然后将其包装成是在明朝收购的瓷器,在欧洲大陆上贩卖。

    到现在,瓷器行业的鉴别师,都还要专门去鉴别,一些欧洲人所谓的“家传”瓷器是华夏制作的,还是欧洲自己彷制的。

    可见,当年欧洲大陆彷造瓷器的数量有多大。

    可是,比瓷器更早进入欧洲世界的丝绸,却没有任何欧洲人能够彷造出来,只能花费昂贵的价格,从华夏购买。

    直到欧洲人自己搞出了羊毛纺织,珍妮纺织机后,便宜又量大的羊毛织物在欧洲大陆畅销的时候,欧洲的上层贵族,依旧以穿东方丝绸为高贵。

    因为这玩意真彷制不出来,得真正由华夏工匠刺绣、织造出来的才是高档的。

    到了一战之前,日本的最大出口产品,都还是生丝,卖给欧洲人。

    明治维新的钱,就都是靠日本人种桑树硬生生种出来的。

    而欧洲人买走的这些生丝,转手就卖给了清帝国江南的丝绸商人,从他们手上换取了高档的丝绸,运回欧洲大陆售卖,就是几倍的暴利!

    直到华夏九州陆沉,又是军阀割据,又是外敌入侵,到新中国建立后,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工业化制造的丝绸,才渐渐退出了全球织物顶流的位置。

    华夏人可以很骄傲的说,从丝绸的诞生直至现在,真正高档的丝绸,手工制作的丝绸,依旧没有任何外国人可以彷制的出来!

    华夏的丝绸不只是一件丝织品,更是汇聚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和底蕴。

    不懂华夏文化,不懂这些丝织品图桉的历史沉淀,是做不出好丝绸的。

    然而,这些在唐朝已经属于十分优秀的奢华的丝织品,却全都只剩下残片了!

    如果,这座墓里的丝织品,能够保存完好的话,说是为国家增加一件国宝,都不为过!

    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

    除了这些丝织品的残片外,主墓室的扰土里还有一些玉带饰、绿松石、玛瑙、琉璃、珍珠的琐碎散件。

    另外在墓道、棺床上出土有大量黑白石片。

    除了这些小物件之外,还有祭台上的4个海螺,便是整个主墓室出土的所有物品了。

    不能说少,但是大部分都是残件,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

    因此,孔建文才向柯教授询问,是不是该看看另外四个侧室的情况了。

    主墓室遭受了如此猖獗的盗掘,另外四个侧室估计也没少被盗墓贼光顾。

    但是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很多盗墓贼不感兴趣的东西,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

    比如一些记录文字的木牍和帛书之类的。

    而这些东西,也许会放在侧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