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章 大明的路在哪里

    “标儿,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朱元璋缓缓走在路上,回过头,看了眼身后抱着大陶罐的朱标,不禁笑了。

    “行了,还不快放下。毛骧,这药交给你,去找人试试。”

    话音刚落,落后几步的毛骧急忙快步上前,从朱标手中接过罐子,神情严肃,没有露出丝毫异色。

    “父皇,儿臣觉得,或许天下真的有这等奇药,既然只需几天,那就等几天,一试便知。”

    朱标放下重负,悄悄活动了手臂,恢复了温和君子的模样,认真回道。

    “哼,咱们还用绕弯子说这些!”

    “标儿,有什么想法,说不得不成?”

    朱元璋轻哼一声道。

    “儿臣愚钝,一时思绪混乱,不知从何说起。朱先生才华横溢,父皇为何不询问清楚呢?”

    朱标老老实实的表示自己真没有话可说。

    朱元璋眯了眯眼,眼神中带着威严,看了儿子好一会儿,又叹了口气。

    “不为难你了,咱也没想清楚,这大明的路,该怎么走。”

    “那小子滑头,咱总得有个想法,不然问了他,指不定又被糊弄过去,去搞什么经营。”

    “咱就是没想到,果真是一辈子的劳碌命。”

    “标儿,这天下终究是你的。你要是没有想法,就如他所言,看子孙福分,就多败几年,也就是了。”

    朱元璋似乎一时间苍老了许多,威严收敛,带着几分慈祥的说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必定竭尽心力,为我大明找出一条前路。”

    朱标神色坚毅,一字一句顿挫有力的回答道。

    朱元璋并没有显露出什么神色,看不出对朱标回答,是否满意。

    “竭尽心力...标儿,咱还是想你好好的,也不必竭尽心力了,莫要应了那小子的胡话。咱一大把年纪了,也不想再体验什么丧子之痛。”

    朱元璋幽幽叹道。

    “儿臣愧对父皇,令父皇担忧!”

    朱标躬身行礼告罪,低下头,谁也看不清他的神色。

    “好了,咱们父子俩,什么时候还生分了不成,上前边来说话。”

    朱元璋故作生气之色,板着脸斥责道。

    朱标松了口气,应声上前,与朱元璋并肩而行。

    一时间,就像寻常百姓家的父子,一同行路,那份皇家的威严,似乎都散去了,多了几分温馨。

    “父皇,儿臣早间听父皇所说,朱先生来历奇特。”

    朱标听了朱钧一番言语,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好奇,趁此机会,就想知道这个奇人的来历。

    朱元璋想了想,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从巡视陵墓说起,陵墓建设的情况,回宫之时,路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异象,又如何冒出那个怪模怪样的小子。

    “这,朱先生不像是我大明子民呀。”

    听到短衣短袖,短发的模样,朱标回想今日见到朱钧的模样,真没有看出来竟然带着义髻,很是好奇的问道。

    “不错,不仅模样一眼就能看出不同,还有那气质,都与咱大明人完全不一样。钟山重地,更是陵寝所在,又有什么人能偷偷跑到咱眼前来。”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

    “许是...天外之人?”

    朱元璋与朱标互相对视一眼,似乎都觉得有这种可能性。

    可天外之人,大多是仙神之说,难道还真有长生之道。

    二人心中都冒出这种想法,但他们谁也没有说出口,保持了这份默契。

    见朱钧吃喝拉撒,体弱无力,实在看不出和仙神有关系,为了不得病,还得自己制药。

    朱元璋身为帝皇,朱标又是太子,他们自然不会提这些,免得徒生波折。

    “或许吧,但到了咱大明地界,那就是大明子民,也没什么特殊的了。”

    朱元璋自信笑道。

    “若是如此,儿臣倒是有了想法。”

    朱标本来思绪混乱,理不清头绪,但得知了朱钧的来历之后,忽然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

    “父皇,儿臣愚见,先生见识非凡,虽然对我大明朝廷毫无报效之意,但绝非没有志向,否则岂会如此了解我大明之状况,分析其中利弊。”

    “或许先生所出身之地,与我大明不同,没有这些弊端,而先生也能有所作为,落到我大明地界,无事可为,方才失去了志向。”

    朱标一边说着,一边微微侧目关注着朱元璋的神色,确定没有不悦之色,方才继续说道。

    “只看此药,若是真如此神奇,岂不是说明,天外之道,亦能用之于我大明。”

    说到这里,朱标神色带着几分兴奋。

    朱元璋眼中精光闪烁,赫然有所觉,大笑道:“好!标儿到底年轻,脑子清醒,咱怎么没有想到!”

    “父皇日理万机...”

    “行了,这些话都不必说,说多了才生分了。”

    朱标正要回话,被朱元璋打断,二人之间那道看不见的壁障,似乎也淡薄了许多。

    无论怎么说,朱钧提到太子短寿,那自然的神情,都令朱元璋无法忽略,让他更加注意,身边的孩子。

    “父皇,儿臣觉得,先生胸有丘壑,对大明诸多见解,不仅不是不想做事,而是很想做事,只是多有误会...”

    朱标说着,又停了下来。

    朱元璋有些无奈,这些年,不仅标儿,他疼爱有加的几个孩子,也是越来越不亲近。

    以前,朱元璋深深以为,他有大义在身,不单单是为了给子孙留下一个更完善的大明,也是为了天下能够永远安定下去,百姓再不经历乱世之苦。

    如此,方能够拥有无穷精力,处理繁重的国事而不觉得疲倦。

    也不觉得对太子,对几个孩子的相处方式,有什么问题。

    就连最亲近的妹子马皇后,他也不愿意听她对国事发言,想要树立起规矩,让大明传承万世。

    如今被朱钧三言两语,打破了这份道义,也失去了子孙万世富贵的可能。

    多大的动力,都无法继续下去。

    一时间,已经身为爷爷的朱元璋,多了许多温情。

    不过终究是明太祖朱元璋,听到这话,立刻意识到前路宽广,只看朱钧愿不愿意说出来。

    一时间,那份开创伟业的心气,很快就回到了朱元璋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