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八章 强行征兵,十二爷盗拟圣旨

    第三十八章强行征兵,十二爷盗拟圣旨

    京城,皇宫。

    乾隆看着手上的阵亡人数,猛的站了起来。

    吃惊的大叫了起来。

    “怎么可能,这才几天,短短的五天,我大清就死了十一万兵士,其他财产不计其数。”

    “这该死的蒙古人,这是欺负我大清无人啊。”

    “安德海,传旨军机处议事!”

    半个时辰后,六部官员全到了军机处处理军务的地方。

    和珅一脸坏笑的看着六部官员。

    心中高兴的不得了。

    大清不乱,他怎么会有机会。

    乾隆黑着脸,哀叹道:“各位臣工,现在我大清已经死伤十一有余,大同城破,嘉峪关被攻破。”

    “用不了多久,蒙古人的铁骑就会出现在京城之外,我大清危矣!”

    “诸位爱卿,快想想办法啊!”

    六部侍郎眉头紧锁,打仗拼的就是财力,人力。

    现如今大清看似繁华昌盛,实则内部腐败不堪。

    军饷粮草激起的民愤已经哀声哉道。

    霍乱四起。

    蒙古大军的屠戮更是让民众胆寒,报过之心全无。

    商人想着逃窜,穷人忙着东躲西藏。

    难啊!

    兵部侍郎刘统勋建言道。

    “皇上,眼下兵峰四起,各地因为军饷粮草多有暴乱,兵员紧张,臣建议将八旗兵从各地召回,对抗蒙古大军。”

    一说到招回八旗军。

    乾隆直摇头,心中不免想起了组训。

    大清祖训,八旗军乃大清之根本,镇压天下各地,历代君王不得召回,否者大清必亡。

    “刘爱卿不可,此事修要在题。”

    刘统勋无奈的退了下去。

    众人一时并无良策。

    和珅匆忙禁言道。

    “皇上,眼下只能招兵了,只要兵员足够,我大清就算耗也能将蒙古大军耗死。”

    “想当然,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打败明军,就是因为全民皆兵,人数众多,耗费了明军大量的有身力量。”

    “臣建议开始招兵。”

    户部侍郎急忙阻止道。

    “皇上,户部存银只有八百万两啊,眼下甘肃的十五万大军正在和蒙古人的十万大军对峙,这笔军饷万万动不得。”

    乾隆突然大发脾气。

    “银子呢?国库里的银子都哪里去了。

    “你这个户部侍郎怎么当的,连国库都看不好,罚俸禄一年。”

    左承恩无语的闭上了嘴,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和珅,您说,该如何是好。”

    和珅急忙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奏折递了上去。

    “皇上,臣早都将办法写好了,您请看。”

    乾隆看着和珅满意的点了点头。

    打开折子,只见上面写道。

    “抓壮丁,军饷让士兵出去抢掠,凡是大战中击杀敌人的财富就是士兵的军饷,粮草则是需要兵士从朝廷购买。”

    如此一来,兵有了,银子也有了,朝廷只是提供一个打仗的机会给这些人。

    乾隆思考完毕。

    感觉此计甚秒。

    “不错,抓壮丁,让他们自己去给朕抢军饷,想吃饭就必须从朝廷买口粮。”

    六部官员全都错愕的看着和珅。

    这他娘的是什么好办法。

    简直就是毫无人性。

    什么也不给,全靠抢。

    回头朝廷还赚银子。

    六部官员齐刷刷的跪了下去。

    “皇上,此计万万不可执行啊,要是这些兵士杀红了眼怎么办。”

    “无数的百姓必将遭殃,血流成河啊。”

    “皇上,如此抓丁,无数的田地必定无人耕种,我大清的粮仓必将空虚,若死大旱,天下大乱啊!”

    众大臣无奈的劝解了起来。

    希望乾隆可以收回成命。

    这是和珅冲着一边的小吏使了个眼色。

    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皇上,大事不好,前线急报,太原城破,阳泉告急,张家口城破,宣花府告急。”

    乾隆大惊。

    急忙看起了地图。

    “快,给朕招兵,如此下去,京城告急啊。”

    “来人,速速传旨山西所有驻军,给朕挺住,如若失守,全给朕提头来见。”

    ……

    和珅府邸。

    六爷,八爷,十一爷,十二爷齐聚。

    和珅拿着地图摊在了桌子上。

    “诸位阿哥,京城告急。”

    “现如今,蒙古大军在山西境内已经杀疯了,阳泉告急,宣化告急。”

    “距离京城不道千里,此事变是最好的机会,夺取帝位刻不容缓。”

    几人面面相觑,一脸吃惊的看着和珅。

    六爷蹭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和大人,你这是让我们弑君杀父啊!这可万万使不得。”

    “没错,这样就算当了皇帝,权倾天下,死了该如何面见列祖列宗啊。”

    和珅知道此事的人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全都有着忠君思想。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要不然岳飞也不会死在了风波亭。

    杨家将也不会被潘仁美如此陷害,还一心报效大宋。

    “诸位爷,你们想多了,我说的是逼宫,不是弑君杀父,臣哪敢有那想法啊。”

    “现在必须把控西山军营,九门兵马,巡防兵马,御林军。”

    “掌握了这些,皇位脱手可得。”

    几人一听是禅位。

    当即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六爷侃侃道:“西山大营,九门兵马,巡抚兵马这些还好说。”

    “可那御林军乃皇上亲卫,并不好掌控啊!”

    八爷跟着道。

    “没错,御林军统领,御前侍卫这些兵马将领换的太快,从来都不知道是何须人,不好掌控。”

    十一爷摇了摇头。

    “总不能拿刀逼迫父皇吧!”

    和珅听完两眼放光。

    “逼迫倒是不至于,不知哪个皇子敢进宫偷到圣旨。”

    “拟旨接管宫中禁卫,大事可成。”

    几人相互一视指着十二爷道。

    “老十二,你向来安分老实,入宫参见父皇相比不会受到父皇猜忌,此事分你不可。”

    十二爷吓的将刚和进嘴里的茶喷了出来。

    “诸位皇兄,臣弟不敢啊!要死被发现,这可是要宗人府囚禁的。”

    三人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十二弟,你可是未来的皇上,如此胆量都没有,还如何治理大清。”

    “况且和大人也会从旁协助,你怕什么。”

    看着几人想吃人的眼光。

    十二爷为难的看了眼和珅,点了点头。

    “行,我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