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位卑未敢忘忧国!!
伴随着二胡声,苏阳轻声开口。
仿佛在诉说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并非戏腔,但故事却婉转道来。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
歌声起落。
声线平稳,却宛转悠扬,却低沉消弭,一股前所未有的悲凉,开始弥漫在众人心中。
原本还在小声议论的听众,突然闭上了嘴巴。
原本还在问苏阳为什么化妆的观众,突然止住了声音。
他们愣愣的看着舞台上的苏阳。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仅仅只是二胡的弦音,仅仅只是几句近乎叙述式的歌词,会让他们心中,升起如此悲凉之意。
这种悲伤。
无关于痛失所爱。
无关于切肤之痛。
而是一种淡漠飘然,看破红尘,而又无力回天之痛。
那是局外人的痛。
戏班子的人也愣住了,他们看着舞台上,那个淡然的,拉着二胡,满眼星辰的苏阳,他身上没有半点明星的架子,他就好像是一个融入红尘的普通人。
可是,他却又不是普通人。
他有几百万粉丝,他有空前的热度,但是,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却没有丝毫傲气?
他愿意为戏班子唱歌,愿意画上浓浓的妆容,愿意穿上戏服。
这甚至是普通人,都不愿意去做的。
这一刻,他没有端着,他放下身段,拉起二胡,像个明星中的独行者。
班主看着苏阳,表情逐渐凝固。
他啊。
“他是苏阳啊。”
他弹的起钢琴,也拿的下二胡。
他的胸怀,可以塞得进整个世界。
班主在偷偷抹眼泪,不仅仅是因为苏晨,更因为歌词。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戏一折,这戏曲啊,也要走向末路了,看啊,这拉着二胡的人,在叙述着国粹的辛酸往事,可又有几人知道,那戏子,曾被称之为——伶!
戏班子这边已经陷入了沉默和伤感,但普通人却听着前奏,微微皱起眉。
“有点平淡了!不如《浮夸》!”
“不过也很不错了,要知道,这可能是苏阳即兴创作的,就为了这个戏班子!”
“待会得给戏班子打赏一点,好不容易才听见苏阳的歌啊!”
“没想到苏阳的二胡,拉的意外的好!”
也在所有人都开始小声讨论的时候。
歌声也开始高亢。
陡然响起的声线,就仿佛高亢的战士,即将奔赴战场,那二胡的弦音,也在这一刻陡然悲怆!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在歌声、二胡声响起的一瞬间,所有观众都纷纷瞳孔一缩!
他们听不懂这歌词表达何意。
但是。
好听!
真的好听!
作为外行,他们给出的评价只能是好听,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形容词。
可戏园子里的戏子们,在听见这句话后,只一瞬间,便身体过电,头皮发麻,眼眶不自觉就红了起来!
他们错愕在原地。
他们盯着舞台上的苏阳,双手发颤!
眼泪混着颜料滴落在舞台上,那生,那旦,那净,那末,那丑,也在此刻,纷纷开口!
“啊呀呀呀呀呀!!!”
他们迈着最专业的步子,他们大开大合,他们顶着烈日,一次又一次的挥出那日日夜夜磨练的花枪。
只为配合苏阳的演唱!
他们没有一句台词,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无人知我,又如何!
位卑未敢,忘忧国!!!
谁言道,戏子误国!
谁言道,戏子无情!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怕,只是区区一个戏子,也会为赴家国之恩,从容赴死!
这就是赤伶!
而这首歌,没有情情爱爱,没有宣泄,没有矫揉造作,一切尽在曲中,道尽戏子一生!
而苏阳,用短短几句歌词,就将戏子最真实的情感全盘托出,那一句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那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让班主眼泪滚滚落下!
这哪里还是一首歌?
这分明就是一个故事。
一个关于戏子的故事。
谁言戏子不报国?
尤见金陵十三钗,尤见烽火染山河!
那名为裴晏之的戏子,在倭国人听戏时,手一挥,大火焚烧戏园!
熊熊大火,燃起了他们的爱国激情,他们死了,可是他们也活着!
而班主,心中更是刺痛!
他们唱了多少戏,吃了多少苦,他们从无人来说,他们大可以趁着年轻,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可这戏,怎么办!
这国粹,谁来传承!
这国粹,总不能在我们这辈人手中,断了啊!!
多少次,他们唱戏,台下空无一人。
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戏已开腔,八方开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即使台下空无一人,也一定会唱完!
…
“真好听。”
那个将头探出来的小孩,小声说道。
“别说话!”
他家大人揪住小孩的耳朵。
舞台上,戏子们落泪开腔,他们唱着戏,却带着哭腔,这声音,感染了观众,此刻不少观众都已经偷偷抹起了眼泪。
多久没有听过戏了?
不知道。
好像,从没听过,只有小时候,偶尔从收音机里听见过。
“如果戏曲是这样的,那我们真的愿意听!”
有人小声开口。
又很快闭上嘴巴。
因为这时,副歌部分已经响起。
是戏腔!
是浓郁的戏腔!
是几乎纯正的戏腔!
苏阳的声音也是骤变,那二胡的弦在颤抖,悲戚的声音,瞬间席卷全场,再没有一点忍耐,就仿佛之前的一切声音,都只是为了此刻做出的铺垫一般。
可声音响起时,却又没有半点激昂,没有嘶吼,没有力竭。
反而锐气尽收。
可每一个字,却又在重击着现场的所有人!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
“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二胡余音渐消,绕梁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