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这是第一次看到刘关张。
后世对刘备的态度主要分两大阵营。
假仁义VS真仁义。
除了这两大阵营的争吵,还有少数中立派。
中立派表示不管刘备真仁义还是假仁义,能在乱世称雄,就是雄主。
所谓仁义,不过是刘备的手段罢了!
曹老板的王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江东孙家的王牌是长江天险。
而刘备的王牌,便是他自己打出来的仁义之名!
至于刘备的仁义是真的还是假的,
曹景认为是假的。
有人说刘备即便是假仁义,假仁义了一辈子也就是真仁义了。
但那并不妨碍他是假仁义!
当年关东诸侯讨董,
青州刺史焦和一看,
我焯!
这么大阵仗?
我要是不参加,岂不是错过一波混名声的好时机?
于是焦和尽起青州之兵西进,导致青州成了黄巾贼寇最多的州,百姓苦不堪言。
在曹景看来,
刘备北海救孔融,
跟当年焦和西进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名声!
他们根本没想过他们带走兵马后,百姓怎么办。
或者说想过,但在他们心中,名声比百姓更重要!
如果孔融不是孔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令。
你猜刘备会不会前来搭救?
而且刘备最后一句话,更显心机!
他特意点明了他跟田楷是一体的,为的就是告诉曹军别乱来,这里离临淄可不远!
孔融不明白刘备为什么着急离开,
连进城喝一杯的工夫都没有吗?
然而还不等孔融开口客套,刘备直接调转马头便跑。
“云长翼德,随我速回平原!”
刚刚张飞杀了十多名小兵,还差点杀了管亥。
刘备看到管亥部下正在从两翼包围他。
他固然能在张飞和关羽的保护下逃走,
但他可不想好不容易拉起来的三千人马,全交代在这里。
张飞回头狠狠瞪了典韦一眼,转身跟着刘备离开了。
典韦、管亥看向夏侯惇。
夏侯惇:“看我干什么?”
“你们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做男人该做的事去吧!”
典韦、管亥当即就明白了。
“兄弟们,给我追!”
“黑炭休走,可敢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孔融一看管亥、典韦去追刘备,当下着急了。
刘备是来救他的,
要是因为他出了事,
他的名声可就臭了。
“夏侯将军,玄德公仗义来救,你们这是做什么?”
夏侯惇和蔼可亲笑道:
“北海相,实不相瞒。”
“我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救你。”
“但其实也有一件事要捎带着做一下。”
孔融懵逼道:“何事?”
夏侯惇:“北海相可知公孙瓒表单经为兖州刺史之事?”
孔融已经察觉到气氛不对劲了:
“略……略知一二。”
夏侯惇冷哼一声道:
“吾主在兖州军民拥护下,已是名正言顺的兖州刺史。”
“公孙瓒此举完全不把吾主放在眼里!”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孔融自然知道刘备、田楷是公孙瓒的人。
不过身为迂夫子,孔融还想劝解:
“夏侯将军,我等同为大汉之臣,公孙瓒之举或有不妥,但如何发落,该有朝廷决定。”
“曹兖州如果以此为借口开战,恐怕会生灵涂炭啊!”
夏侯惇哈哈大笑道:
“生灵涂炭?放任公孙瓒之辈胡来,才是生灵涂炭的罪魁祸首!”
太史慈并没有跟着刘备逃跑,他一直呆在一旁。
夏侯惇所言,太史慈颇为赞同。
人家曹操已经当了兖州刺史,你公孙瓒还派别人去当兖州刺史。
不干你干谁?
再说生灵涂炭,
如今天下大乱,如何才能避免生灵涂炭?
处处忍让就能避免生灵涂炭吗?
不!
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结束了这乱世!
“兖州曹操,可惜不认识,我还是去扬州投奔老乡吧。”
在离开前,太史慈准备给孔融打个招呼。
“北海相,都昌之围既已解除,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前不久来信,唤吾前去相助。”
“就此告辞。”
孔融还没说什么,一直没人关注的曹景,忽然开口了。
“太史慈,你此去扬州投奔刘繇,恐怕只会自取其辱。”
孔融、太史慈都诧异看向曹景。
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
夏侯惇干咳两声道:
“此乃吾之义侄,他说什么,就是我说什么。”
有夏侯惇撑腰,孔融虽然看不上曹景区区一个义侄,但也不敢说什么了。
太史慈并不怕夏侯惇。
他孑然一身,来去自如。
只是曹景的话,让太史慈心生不悦,也有点好奇。
“小兄弟此言何意?”
曹景礼貌拱手道:
“何不入城边喝酒边说呢?”
“你坐下马儿想必也累坏了吧?进城吃些草料。”
“如果我说的不对,你想走,绝对没人拦你。”
太史慈着急忙慌为孔融搬救命,
随后又日夜兼程赶了回来,确实累了。
也正如曹景所言,他坐下宝马也需要进食。
……
众人进了都昌城。
夏侯惇让孔融回去准备粮食。
随后便和曹景、太史慈找了一个酒楼,要了一些酒菜。
太史慈不拘小节,十分豪迈咬了两口肉,又灌了一碗酒,这才开口问道:
“小兄弟,刘繇乃我同郡人,你说我投靠他,会自取其辱?”
“不可能吧!”
曹景没跟夏侯惇聊过太史慈。
夏侯惇、夏侯充也竖着耳朵十分好奇,不知道曹景要说什么。
曹景喝了一口酒,不急不慢道:
“子义兄南投刘繇,一定以为刘繇会看在同郡人的份上,重用你吧?”
太史慈是个直爽人:
“出门在外,提拔老乡,这不是很正常吗?”
曹景笑道:
“正常是正常,但子义兄可知道许劭现在就在刘繇帐下?”
许劭,
太史慈自然知道,
举报了“月旦评”,名气很大。
太史慈:“他在不在刘繇帐下,跟我投靠刘繇有关系吗?”
曹景:“关系大了!”
“能入许劭法眼的都是世家子弟、博学名士,他们看不起侠义之士。”
“我等是绝对入不了许劭法眼的。”
“现在许劭是刘繇的座上宾。”
“如果子义兄前去投靠,许劭肯定不会正眼看你。”
“刘繇本就不能礼贤下士,再加上许劭的态度,子义兄认为刘繇会重用你吗?”
“我料想刘繇极有可能会担心被许劭笑话,不仅不会重用子义兄,还会给子义兄随便安排个侦察队队长之类的小头目,故意羞辱。”
“子义兄乃心怀大志之侠义之士,岂能受此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