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踏入长沙府教坊司半步?”
“这老爷子真是的,连逛青楼都管……”
“本王是那种人吗?”
“而且吧,你不让我进去,我难道就不知道让人家出来?”
看着手中的圣旨,朱梓心中吐了番槽,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嘛。
如今为了自己逛青楼的事,连圣旨都下来了,自己登徒浪子的人设,也算是得到官方最权威的认证了。
估摸着以后在《明史》上面,恐怕得留下这么一段话:潭王荒淫无度,每日夜宿教坊司,太祖震怒,下旨斥之!
看来自己已经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下圣旨禁止去逛青楼的主。
“既然是青史留名,那不就得跟青楼扯上点关系嘛……”
听到朱梓口中之言,朱标的眼神一言难尽。
心道:老八啊。你确定青史留名是这么个意思吗?
看着神色复杂的朱标,朱梓讪笑道:“太子哥,晚上风大,你还是回船舱里去吧。”
闻言。
朱标轻轻咳了一声。
一脸道貌岸然的开口:“老八,你莫不是把大哥我……”
嘿。
在外面待这快半个小时,你小子一直心不在焉的,你想啥我还不知道?
装啥呢?
“去不去?不去可就上岸了啊!”
不等朱标把话说完,朱梓便就打断到。
“今夜的风的确有点大,老八,你也早些歇息。”
朱梓:“???”
标哥,我是让你再去一次,好家伙,你直接准备包夜了?
看着朱标的背影,朱梓脸上泛起一抹苦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以身相许哟!”
呢喃间。
朱梓放下茶杯,走过船头搭着的那座“木桥”,回到了自己的船上。
“王爷,“家里”传来消息,近万灾民,于午时抵达长沙府。”
小春子快步迎来,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披风小心翼翼的披在了朱梓的身上。
“滕知府在城外搭建了临时安置点,但仅可容纳六千人。”
“而且,为了节省粮食,他给灾民吃的乃是稀饭。”
闻言。
朱梓微微颔首,迈步走进了船舱。
要说赈灾,一开始用稀饭自然是首选。
一来,自然是能节省粮食。
二来,就是因为灾民一路上食不果腹,脾胃比较虚弱,先吃流食,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救济灾民,只要不饿死人就行。
用稀饭,乃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毕竟绝大多数灾民在灾情过去以后,也都会回到自己的故乡去。
所以赈灾,向来都是赔本买卖。
见自家王爷似乎心情不错,小春子一边给朱梓按着肩膀,一边道:“王爷,奴婢已让人备了两份宵夜。”
“懂事!”
朱梓满意的点了点头。
被自家王爷夸了这么一句,小春子心里自然是无比欢喜。
之前没吃“忠诚稻米”,他本就对朱梓忠心耿耿。
现在就更别提了。
这“懂事”两个字落在他耳朵里,却是如同蜜糖一般,甜入了他的心扉。
“王爷,奴婢这就让人把宵夜拿上来。”
很快。
一个个食盒就被端了上来。
朱梓一边动着筷子,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着以后的事情。
“如今,第二波特级高产水稻已经种了下去,很快,自己就会手握六十万石粮食。”
“距离山东大旱,还有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自己还能种三波。”
“加上灾民长途跋涉,在路上花费的时间,自己起码能种差不多五波。”
“两百多万石大米,就是一百万人,那也足够吃上一年。”
“到时候,自己救济灾民的事,自然会满朝皆知。”
“如此高产的水稻,自己那便宜老爹,肯定会第一时间找自己要种子,在全国开始推广。”
“届时,自己计划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便就能一起走。”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按照朱梓的规划。
他将凭借系统强大的功能,从而手握大把粮食和银子。
有了这些东西,朱梓的手中就有了足够的筹码。
到时候,他相信,自己要拿到朱元璋的“墨宝”并不难。
接下来,只要把“特级高产水稻”进行全国推广,很快就能取代传统的水稻种子。
用不了多久,整个大明,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所有的存粮,都会变成“特级高产水稻”。
而这些水稻,并不能作为种子使用。
而种子,只有自己才有。
这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将会彻底垄断大明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粮食。
虽说还有小麦,但要是以整个大明的百姓为基数,那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自己控制了大明的粮食,手下又有一支战力爆棚的王者之师。
呵!
削番吗?
想到此处。
朱梓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隐晦笑意。
……
【新书期,数据真的非常重要,跪求大佬们奶一口,现在一章在2000-2500字之间,一天五章这样,数据好的话,作者君会视情况加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