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狂了!
众人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了那位西汉时的冠军候。
霍去病!
十七岁一战封侯,带着八百骑兵就敢直扑匈奴人的老窝,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被汉武帝赞誉“勇冠三军”,因而受封冠军侯。
十九岁两次河西之战,取得了绝对的胜利,打得匈奴人唱起了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刚刚二十一岁,他就取得了历朝历代所有武将的至高荣誉“封狼居胥”,从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虽然朱植的功勋比不上那位冠军候,但他们之间却有很多的相似点。
一样的年轻,一样的狂妄!
犯我辽东者,虽远必诛!
“好!”
朱元璋拍手叫好,高声说道:“辽王朱植,真乃是咱的麒麟子啊!”
“孤军如敌腹地,横扫劲敌,所向披靡!”
“汉武帝有冠军候霍去病,横扫匈奴,今咱大明,也有了一位‘霍去病’辽王!”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少年英杰,少年英杰啊!”
“辽王真乃是少年英杰!不到二十岁,却可亲率兵马,为我大明征战扩野,当真是少年英雄气概啊!”
“恭喜陛下,今辽王横扫女真,我大明再无辽东之忧矣!”
奉天殿上叫好声一片,而皇太孙朱允炆的脸色却有些阴晴不定。
朱元璋视辽王为肱骨,满朝文武皆认为辽王坐镇辽东,是件值得赞叹的好事。
然而朱允炆却不这么以为,他对于那几个镇守边疆的叔叔,并不算的上信任。
而这几个叔叔之中,朱允炆最忌惮的便是辽王、燕王。
这两个藩王太能打了,本事比他这个未来要继承皇位的皇太孙还要出色!
让他们掌控兵权,朱允炆不放心。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若是他爹懿文太子朱标还在世,自然大明太平无忧。可是他朱允炆比不上他爹朱标!
他没有能力,去驾驭那么多的骄兵悍将!
为此,朱元璋大开杀戒,将大明掌兵的将领屠戮殆尽,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那位封狼居胥的凉国公蓝玉!
杀完了将军,总得有人带兵。
对于其他人,朱元璋不放心,于是便把兵权交给了他的儿子们,也就是朱允炆的叔叔们。
在朱元璋的心里,有这些藩王们坐镇边疆,大明再无后患。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朱允炆并不信任这些叔叔们,反而起了杀意。
但朱允炆并没有将这个心思摆在明面山,朱元璋最不喜欢的就是儿孙互相残杀,若是朱允炆敢说自己相对几个叔叔开杀戒,老朱或许会考虑废了他这个皇太孙,改立其他藩王。
毕竟,老朱能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除了因为懿文太子,还有就是因为朱允炆性格温和,不会对藩王们下手太狠。
朱家人的手上,不能沾朱家人的血。
……
退朝之后,奉天殿内只剩朱元璋,朱允炆,大太监三人。
“刚才的军报,你没有念完吧。”朱元璋冷视大太监。
大太监连忙跪地叩首:“奴婢死罪,奴婢却是没有把军报念完,实在是……实在是应为剩下的内容,容易引起朝纲动荡。”
朱允炆怔怔的看着大太监,他没想到大太监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隐瞒下了一段内容。
同时这也让朱允炆的心中升起了好奇心,辽王到底干了什么,能让大太监宁愿犯下如此大错,也不愿意让众人知晓真相。
“辽王在将斡朵里部逼至白头山后,高丽使者却突然出现,要求辽王收兵。”大太监一股脑将军报剩下的内容全说了说来:“斡朵里部的首领猛哥帖木儿是高丽上万户,高丽使者出面,想要救下斡朵里部首领。”
“然而辽王却并未因此收兵,而是将斡朵里部斩草除根,并且对高丽使者说道‘你们想要打,那本王就陪着你们打!只是本王劝你想清楚,打完这一仗,你们高丽会不会灰飞烟灭!’”
高丽使者惊慌失措,连忙跪地说道‘高丽为大明属国,怎会与大明为敌!’
而后,辽王又说道‘记住了,你们高丽,不过是我大明的一条狗,若是狗不听话,养不熟,那就杀!’
‘你们的李成桂能当上王,本王同样也能让他从王座上滚下来!’
高丽使者大汗淋漓,连忙磕头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高丽世代效忠于大明。’
辽王说‘希望你真的明白,不然等下次再来白头山的时候,就不是广宁三卫,而是整个辽东军来给你们灭国了!’
而后,辽王班师回辽东。”
大太监说道:“奴婢不敢让这段话流传在朝廷之中,恐引起朝纲非议,外交纠纷,望陛下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