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千错万错,都是朕的错!

    话说这白居易一个系统抽奖,抽了一个天寒地冻的奖励。

    直接给大唐来了一场波及范围甚广的暴风雪,大唐境内多处地方受灾。

    唐宪宗怒不可遏,召集了百官给白居易议罪。

    “启奏圣上,白居易《卖炭翁》一诗,纯属虚构夸张,恶意抨击我大唐盛世之况。想我大唐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哪有白发老翁在寒冬还单衣卖炭的道理?白居易污蔑朝廷在前,引来暴雪灾后,两罪并罚,老臣认为应该将白居易罢官流放。”

    说这话的是当朝宰相杜佑,诗人杜牧的爷爷。

    杜佑要求严惩白居易,这可摆明了是公报私仇!

    因为,白居易前不久写了一篇诗歌《不致仕》,将杜佑好好羞辱了一番!

    七十而致仕,

    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

    斯言如不闻?

    ……全诗很长,但是一看前几句,想必当时人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讽刺杜佑占着茅坑不拉shi,年过70了还不退休。

    因此,杜佑一直怀恨在心,这个时候,他自然要坚持白白居易往死里整。

    皇帝一看宰相率先发话了,心中觉得有了底。

    本来,自己就想着收拾一通白居易,毕竟这天灾就是他的诗里面抽来的。

    “禀圣上,臣有不同看法!”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众人一看,都震惊了:这不是监察御史刘禹锡吗?

    令众人不解的是:这刘禹锡可是杜佑的心腹啊!

    杜佑多年在外任节度使,刘禹锡做他的幕僚多年。就连刘禹锡这监察御史的职位,也还是杜佑推荐来的呢?

    现在,他竟然要当场驳斥自己的恩师和老上司吗?

    百官都惊呆了,连唐宪宗都愣住了。

    “启奏陛下,关于《卖炭翁》中所言之事,臣作为监察御史,有监察百官之责。臣平时也经常到民间查访,了解民生疾苦,《卖炭翁》中所言之事,在我大唐境内实属随处可见!圣上若不信,且派人到这长安城中去查访,看看这满街的酒肆之中,运酒的车夫、送菜的马夫,这些人中有多少白发老者?何况这还是在长安,到了陇右、河西等地,民生凋敝,百姓的状况到底如何?各位臣工也曾大多外放,你们自己说说!倘若有谁说自己曾经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富足繁华景象,那臣愿意亲往查访,回来后向皇上请旨褒奖!”

    刘禹锡一番话,吓得满朝文武都不敢再言。

    的确,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老百姓能够过几天太平日子都不错了,还奢望着到处繁华,丰衣足食,老有所养?

    这些官员大都有外放经历,对百姓疾苦其实都一清二楚,因此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出头反驳刘禹锡。

    见朝堂众人都噤声,刘禹锡又继续说道:

    “至于此次天灾,实乃零界苍穹随机抽取,这纯看天意,非白居易之罪也!”

    这话不假,老白写这首《卖炭翁》,也绝不是为了降灾给大唐!

    杜佑气得胡子发颤,指着刘禹锡,半天说不出话来。

    此时,新上任的尚书右丞元稹也出来说话了。

    毕竟他和白居易也算是老朋友了,此次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之际,元稹也得到了提拔,入朝官拜尚书右丞。

    “陛下,白发老翁卖炭,却有其实,白居易并未虚言。且看朝堂之上,七十老翁兀自傲然挺立,躬身入朝,更何况民间为衣食而辛劳的普通百姓呢?”元稹说着,瞟了杜佑一眼。

    “是啊!杜相七十多岁都不退休,卖炭小民安敢颐养天年?”

    “以《卖炭翁》治白居易之罪,确实不妥……”

    “白居易心忧百姓疾苦,其实才是好官啊……”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杜相此番落井下石,似乎有失偏颇啊!”

    朝臣们对杜佑公报私仇的心思了如指掌,此时一看连他自己举荐的监察御史都来反驳他,于是纷纷倒向了元稹和刘禹锡这边。

    此时的唐宪宗,心中渐渐感到了一丝恐惧。

    他发现,这白居易的JI友群,在朝堂已经结成了一股势力。

    唐宪宗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件事。

    刑部侍郎韩愈,因为上述劝谏,被御史台弹劾贬官到了岭南去了!

    这韩愈和白居易,一个搞古文运动,一个搞新乐府运动,摆明了是要在文坛争个高低啊!

    没想到,这文坛之争,居然延伸到朝政上来了!

    这两方势力,必须制衡。

    现在,这些人死保白居易,那么自己也得把韩愈召回来了!

    否则,白居易这伙人可就难以遏制了。

    于是,唐宪宗当场连下四道圣旨。

    第一、封杜佑为岐国公,拜司徒。

    第二、皇甫镈拜同平章事,领宰相之职。

    第三、此次天灾,与白居易无关,文武百官不得再言此事。

    第四、韩愈上述劝谏本是一片忠心,诏其回朝任职。

    唐宪宗在这四道圣旨中,将帝王心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巧用时机,罢了杜佑的宰相之位;同时任命皇甫镈为相。

    皇甫镈并不属于白居易或韩愈这样的文人集团,可以用来制衡这两派。

    韩愈一片忠心,只是被御史台弹劾而贬官,现在朕允许了监察御史刘禹锡的建议,不追究白居易,那么御史台应该也不会对韩愈穷打猛追了吧!

    最后,唐宪宗还假惺惺地说了一句:

    “千错万错,错在朕躬一人!”

    一句话,白居易和韩愈都不追究了!

    韩愈这时候,正在贬官去往岭南的路上。

    只不过,领界苍穹这一场大雪,把韩愈堵在了路上。

    居然就堵在离长安不远的蓝田关!

    “你大爷的白居易,你给我等着!”

    自己都被贬官了,去岭南的路上,还被白居易弄出一个场大雪来。

    这万一迁延了时日,未能准时赴任,那可咋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