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看着袁崇焕滔滔不绝的话,淡淡道:
“袁督师,登莱、天津一带的军务由袁可立掌控。
此事不必再提。
而且辽东之地和蓟地相隔教远。
朕也准备单独任命一位封疆大吏。
袁督师不要以朕年幼,过于贬低了东奴。
如今东奴已成气候。
朕待之如隋唐对待高句丽一般。
袁督师还是将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不可妄言。”朱由检冷着脸道。
袁崇焕还准备滔滔不绝再夸口。
孙承宗实在忍不住,踢了他一下。
朱由检只当没有看到,
袁崇焕愣了下。
发现老上司正冷着脸看向自己,心中一颤。
明白他可以糊弄天子,
却糊弄不了这位亲手组建宁锦防线的老上司。
而听天子的话,他或许连这位天子都糊弄不了。
“元素,天子面前,须以诚相奏。”孙承宗冷着脸提醒起袁崇焕。
袁崇焕看着上面冷着脸的朱由检,顿时明悟过来。
这位天子不可糊弄。
而且对后金的看法也不是其他人一样,将其视之为蛮夷,而是以国对待。
当下拜伏,越发恭敬道:
“臣恢复辽地的计策,
不外乎臣往年所提出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抚西虏以抗东奴,以防守为主,修筑堡垒和城堡,配以大炮和火枪,步步压迫。
东奴虽强,却人口极少,兵员不多,无法和朝廷力抗。
只要步步蚕食,
再联合蒙古诸部以及朝鲜等地,
必可以将其耗死在辽东之地。
此法在循序渐进而不在突变猛进,
在追求实效而不在贪图虚名。”
朱由检此时才微微颔首道:
“爱卿坐吧!
此等言语才是老成持重之语。
朕都许之。
只是五年复辽之言不可再说,
朕明白爱卿是为了安朕之心。
只是这言语太过夸大,
免得日后被御使攻讦。
你说说去了辽地后,具体要做哪些?
需要朕怎么支持?”
袁崇焕心中一震,
暗暗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
他这五年复辽还真的是为了宽慰天子之心,
以他的想法,最少也要五年才能稳固防线,
想要彻底摧毁东奴,至少也要十年之功。
但是他怕啊!
遍观史书,凡是年幼天子,都有急功近利,想要建不世之功来稳固皇位的心思。
尤其是这位天子,一登基就铲除了阉党,
定然也是如此。
他怕自己说十年,会被天子直接扔回老家。
现在听到天子的话,顿时知晓这位天子可不是好糊弄的。
他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衣衫。
他小心翼翼起身道:
“陛下,臣到了辽地。
第一步是修葺城垣和堡垒。
臣想要再加固山海关、前屯、中后、中右以及松山等地。
准备在锦州四周重新修筑大凌河城和小凌河城。
并沿着大凌河修筑大量的堡垒。
以重关累塞、红夷大炮来抵挡后金的野战军。
微臣请求让祖大寿镇守锦州,
何可刚替代朱梅驻宁远,赵率教守关门,
微臣亲驻宁远,从中斡旋。
只是蓟密之地乃是重中之重,微臣听闻陛下在裁撤蓟密永新军,微臣觉得万万不可。”
朱由检点了点头道:
“朕已经派人在山海关修筑水泥厂。
这水泥堪比黏米。
你放心去铸城,铸造堡垒。
至于红衣大炮和燧发枪,朕会大量的提供给你。
红衣大炮的威力比红毛夷人的要强大。
但是兵器不是决胜的关键。
你要防备后金也会得到这类大炮。
至于蓟密之地,朕已经下令禁制裁撤军队。
暂时由刘策就任,
不久之后,由曹文诏担任。
你与曹文诏、袁可立两人互相协作,共同守卫蓟辽之地。
而若有异议,由兵部尚书孙承宗和军机处统一决断。”
朱由检记得后金在崇祯四年左右就得到了红衣大炮,
还用此炮攻破大凌河城。
后金真正对大明的城池有了攻破之策,就是因为得到了红衣大炮。
否则单凭那些骑兵,就是全拼命也攻不下城。
听到这里,袁崇焕大喜,他也听说朝廷得到了几百门红衣大炮,
还抓到了很多制造大炮的红毛夷人。
这让袁崇焕信心更大了。
至于后面的叮嘱,他没有听进去。
他在思考蓟辽督师的权柄一分为三了。
不过他看了下孙承宗,由这位最早的蓟辽督师统一制衡。
他也没有什么意见。
袁崇焕再道:
“陛下,微臣第二策就款抚西部。
蒙古诸部和后金多有仇隙。
微臣建议派人与蒙古察哈尔等部联络,共同协防对付后金。
微臣举荐王象乾担任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朱由检知晓这王象乾,从隆庆年间就驻守在边关,
对付蒙古等部落很有一套。
令朱由检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镇守宣府期间,
王象乾让铁匠打造一口大刀,长八尺,阔三尺,重二百余斤,自己骑马披胄,命四位壮汉抬大刀随后,巡视阵营,故意让敌人看清这把大刀。
他再用木板,制作一把一模一样的大刀,
然后骑马轻松地挥舞,蒙古人望见,无比震惊,以为天神下凡,都不敢轻易犯边。
他在位的时候,也是笼络蒙古诸部,避免了大明两线作战。
在原本历史上,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劫掠边地,而被启用。
只是朱由检继位后,
立刻让满桂驻守大同一带,联诺蒙古诸部,加大了赏赐。
这林丹汗如今没有任何动静,便是如此。
历史上林丹汗因为被后金皇太极打怕了,直接西迁了。
朱由检还指望这些蒙古诸部屏蔽长城一带。
不能让这位林丹汗逃了。
这王象乾在蒙古诸部有威望,对蒙古诸部也了解,可以让满桂跟着其学习一阵。
朱由检点头道:
“好!
那就启用王象乾,加封其为太子太师,负责招抚蒙古诸部。
宣府、大同一带军务任由满桂负责。”
朱由检淡淡道。
稍后还需要以密折告知满桂朝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