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我说一个数,三个亿买下你的残卷

    季常山老脸通红,不敢再说什么,领着徒弟灰溜溜走了。

    现场的千余人看得惊心动魄又热血沸腾。

    “这位大师看我们小哥哥年轻,以为是好拿捏的软柿子,没想到居然是扎手的榴莲。”

    “主播霸气,就爱听你说话!”

    “大和国一天到晚逼逼赖赖,又是唯一的唐刀,又是唯一的王维真迹,主播打他们脸打得真过瘾!”

    “爱国主播名不虚传。”

    “我已经迫不及待下半幅找到的那天了。”

    “别急,小哥哥办事你还不放心?”

    “主播,你的腿部缺挂件吗?抱不抱大腿的无所谓,主要想跟着主播见证捡漏的精彩瞬间。”

    ......

    【叮】

    【恭喜宿主完成国宝级文物天音号钟的复原和上交任务,市场价五亿,奖励五十亿现金,宗师级琴艺】

    【叮】

    【触发收集任务,请宿主集齐四大名琴】

    【上交国家可获得系统商城积分10000点,国家文化影响力+100!】

    【叮】

    【恭喜宿主完成《寒山雪溪图》残卷鉴定任务,奖励明目+10】

    【叮】

    【触发收集任务,请宿主寻得另外一半的《寒山雪溪图》残卷,复原完整的《寒山雪溪图》】

    【上交国家可获得十倍现金奖励,宗师级国画技艺】

    系统一阵的叮叮咚咚,

    叶鼎对这两个奖励很是满意。

    宗师级琴艺,想象了下自己弹奏一曲广陵散,尽显魏晋名士风流,好不惬意!

    明目,让叶鼎本就2.0的视力看得更远更清晰。

    叶鼎放眼望去,

    坐在二楼评委席,和自己相隔至少几百米的季常山,

    脸上羞愤和不甘的表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绝了,这简直就是自带低倍率望远镜啊。

    至于四大名琴的收集任务,

    居然出了新的奖励,

    而且是国家层面的奖励。

    国家文化影响力,直接加100点!

    让叶鼎很是心动。

    而系统商城积分显然也是个好东西,

    看来十二铜首的收集得加紧了。

    媒体上,

    关于天音号钟和《寒山雪溪图》残卷的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

    “顾问团的几个宿老:有了叶鼎,多活二十年”

    这个词条从出现在热搜,进入前十,到登顶,仅仅用了二十分钟!

    “这个主播连我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奶奶都知道。”

    “作为老粉,主播的每次捡漏我都亲眼目睹了【骄傲脸.jpg】”

    “666我都已经喊倦了。”

    “我是王维贴吧的吧主,我已经将《寒山雪溪图》残卷的图片刷遍了各个国内外论坛。”

    “王维还有贴吧?神奇。”

    “这你就不懂了,不仅有贴吧,还有粉圈,李白和王维不和之二三事,能吵上三天三夜!”

    ......

    热度发酵不到一天时间,

    叶鼎就接到了艾老的电话。

    “小叶啊,日月岛的一个收藏世家明天派代表过来,没有你的联系方式所以找到了我们顾问团办事处。”

    叶鼎:“找我?什么意思?”

    艾老:“他们是著名的收藏世家,一直传闻收藏品中包含唐代绢本,我猜测另外一半的残卷应该就在他们手里。”

    叶鼎:“好,我一定去。”

    这真是瞌睡送枕头来了,正愁另一半残卷没地方找呢,对方自动送上门了。

    翌日,日月岛收藏世家代表团如约出现在了顾问团办事处的办公室。

    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壮年,现任家族的话事人宋城。

    艾老几位宿老以及刘馆长等人齐聚,

    双方喝茶寒暄之际,叶鼎到了。

    宋城立刻站起身:“尊敬的叶先生,我是来自日月岛的宋城。”

    叶鼎直接开门见山:“宋先生你好,不知你们这次前来是不是为了《寒山雪溪图》?”

    宋城:“叶先生真是快人快语,没错,我们此次带着十二万分的诚意,恳请叶先生能够割爱。”

    “我方愿意出资三亿,买下叶先生手里的那份残卷。”

    叶鼎:“花三亿,买一份残卷确实有诚意,但我想先问问另外一份残卷是否是贵方持有?”

    宋城:“是的,这份残卷是祖父当年机缘巧合下获得,毕生夙愿就是将其复原。”

    “没想到寻觅半生都未能如愿,我作为宋家子孙,理应完成祖辈遗愿,还请叶先生成全。”

    叶鼎没接话茬,而是说了句让对方意想不到的话:

    “在讨论买卖之前,我是否有这个荣幸欣赏一下这份残卷?”

    宋城:“叶先生也是个爱宝之人,我们也想亲自看看另外那一半。”

    就是叶鼎不提,宋城也要现场将两份合二为一进行比对鉴定。

    事关重大,不得不慎重。

    于是双方拿出残卷交给对方。

    关于下半部分的残卷,最关键的,就是画作收藏印章和印戳。

    这幅画既然能流传至今,就肯定是传世品。

    既然是传世品,这些印章和印戳就是检验真伪的最有力证据。

    唐朝时期,文人名士还没形成版权意识,

    大部分的书画作品都只有落款,只有极个别的大人物才会用印玺印戳。

    一直到宋朝,文人墨客才开始喜欢盖印盖戳。

    叶鼎看到的第一个印戳,是北宋最著名的收藏家李公麟的。

    宋朝,是公认的龙国第一个收藏高峰时期。

    那时候的宋朝可以说是文化氛围拉到最顶峰的一个时代。

    叶鼎接着往下看,

    第二个印戳,是南宋著名收藏家刘松年的。

    接着还有,

    明宣德朱瞻基和景泰帝朱祁玉的印章;

    以及宋元明三朝十几个文豪、收藏家的印章印戳;

    其中就包括了北宋收藏大家苏易简和丁谓、

    元代赵孟頫“松雪斋”方印、

    元代路过大长公主祥哥剌吉“皇姊珍玩”收藏印、

    明代大家冯梦桢“快雪堂”印......

    这些印章印戳的年代截止到明朝,

    清朝名流大家们并没有在其上留下任何印章或者印戳,

    这说明,这幅画到了清代就已经被私藏、隐世不出。

    以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印章印戳已经足够证明,对方带来的下半部分残卷实系真品无疑。

    而从日月岛来的收藏世家子弟们,

    此刻沉浸在上半部分的空灵凄冷画意中,沉醉不已、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