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龄连声劝阻:“潘太师,你这是何必呢,大家同殿为臣,抬头不见低头见。再说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何必为只言片刻生了怨气,武试马上就开始,快看比试吧。”
“王丞相,他......”
潘美强压自己怒火,愤愤坐了回去,把目光投向了教军场。
而此时,比武选帅第一场,正式开始。
大宋开国到真宗,已是三代王朝,而比武选帅从未有过,只此一次,因此规格是非常之高。
将台上,鼓声响天,锦旗飘荡。
八贤王赵德芳为主考官,坐在正中,两边分别是枢密使曹彬、楚昭辅、王显、杨六郎等副主考。
其它位置,坐的是一些兵部的官员,主要负责核查、笔录等相关工作。
这时候,枢密使曹彬站起身来,向八贤王抱拳行礼:“八王爷,时辰已到,武试第一场是否可以开始?”
“曹国公,可以开始!”八贤王点了点头。
“是!”曹彬领命后,便走出首脑台。
他来到将台边,俯视着全场,大喝一声:“大宋比武夺帅第一场,正式开始!”
一时间,全场欢呼,教场雀跃,应试者举臂沸腾。
久候的王侯将相、王公子弟纷纷鼓掌,他们终于见证了大宋第一次武试夺帅。
这不是普通的征兵、选将、争武科状元,而是一步登天,直接选取统领几十万大军的征辽统帅。
这是大宋有史以来第一次!
接着,便是由边关大帅,也就是征辽一路元帅杨延昭宣布规则。
杨延昭虽身患头疾,虽不能继续挂帅,但是不影响他当考官,为朝廷选拔人才。
他一身官袍打扮,迈着方步,走到了将台前,几十年的边关作战,让他举手投足之间自带着杀伐之气。
“天狼星,杨六郎!”
只见他抬起宽袖,拿出早已拟好的章程诵读起来,声如洪雷,震荡在整个教军场。
根据皇帝与枢密院定下的规则,第一轮将进行弓箭比试,第二轮兵器比试,第三轮是皇帝亲试,钦定最后的征辽元帅。
第一轮的科目,便是弓箭比试。
首先抽签,由所有参试者,按照随机抽签分为二十组,分组之后按照顺序进行比试,合格者进入下一轮比试,不合格者直接被淘汰。
而这次弓箭考核,分为步射、骑射与对射三轮比试。
今天第一项便是步射,箭靶与红线之间一百步,沿用楚国箭神养由基留下的百步穿杨的规矩。
“步射,每人十箭,满一百环为合格,可以进去骑射的比试;而不足一百环者,直接淘汰出局!”
当杨延昭读出步射的合格标准时,校场、观礼台顿时一片哗然。
“一百步,十箭,一百环,这是按照神箭手的标准选人啊!”
这要求也太严格了吧,杨元帅你自己也没这本事吧?”
“元帅是统谋全局,领兵作战的,不是当弓箭手的!”
“这只一个步射,估计也几个能通过,这次选帅是闹着玩吧?”
……
听着教场内参试者,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杨延昭虎目一瞪,眼神如刀子般扫向了教军场,气氛顿时安静了下来。
“拿弓,摆靶!”
杨延昭一声令下,立刻有勤务兵,给杨延昭将弓箭递过,在一百步外立了箭靶。
不远处,苏锐与潘惟德伫立在参试者行伍中,正看着点将台上杨六郎弯弓、搭箭。
“苏爷,你说杨六郎这十箭都能中靶,而且靶靶十环吗?”
苏锐点了点头,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唐有薛白袍,宋有杨延昭。”
潘惟德挠了挠头,不解道:“这是哪位诗人,还给杨六郎做诗的,这和他射箭有什么关系?”
苏锐哼了一声:“盘子,我叫你潘爷吧!宋人把杨延昭的箭法,都和薛白袍相比了,你说他的箭法能差吗?”
“薛白袍,你说那个专射开口雁,三箭定天山的白袍薛仁贵?”
苏锐点点头,道:“不错,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
“那是,薛白袍的箭法古今都没几个,我自然知道,不过杨延昭再厉害,也不会比得过薛白袍。”潘惟德笃定的说道。
苏锐点了点头,道:“我也没见过杨延昭的真正势力,等等一看便知。”
说着,二人又将目光聚在了点将台。
只见杨延昭身形一展,开弓,搭箭,一气呵成,弦响箭出。
一支白羽箭破空而出,铛的一声,正中箭靶十环。
“哦,这杨延昭,还真有点本事!”
潘惟德不住的吐了吐舌头,似乎被杨延昭的箭法惊到了。
苏锐也不住的点头,杨延昭不愧是天狼星转世,常年驻守边关,为国尽忠,确实手中有货,而且很硬。
紧接着,杨延昭又弯弓搭箭,刷刷刷,数箭射出,皆中十环。
“报靶!”杨延昭收回弓箭,放在一旁。
勤务兵取回箭靶,细数之后,大声道:“十箭,均中靶心,一百环!”
说着,他举起箭靶,围着教军场转了一圈,让所有人看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