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当今圣上以六部工作太过繁重为由,在六部中又增设尚书、侍郎各一名,分化中书省六部权柄!”
“两年后,洪武八年,当今圣上又在户部五科,刑部、工部四科,各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
“如此一来,户部便有了七名尚书、七名侍郎,刑、工两部也有了六名尚书、六名侍郎!”
“另外加上吏、礼、兵三部的尚书和侍郎,中书省下六部一共就有了二十七名尚书和二十七名侍郎!”
“洪武九年,当今圣上又开始在地方裁撤行省制度!”
“将地方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将行省大权一分为三,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
“将中书省下辖地方军权分割,转统于大都督府!”
“洪武十年,当今圣上又在朝中开设通政使司,负责内外章疏、敷奏封驳、臣民密奏,分割中书省知政审奏之权!”
朱煐一字一顿,分条列举着朱元璋自洪武六年,对朝廷上下的改制举措。
在没有仔细了解明初历史之前,他也曾以为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是胡惟庸案产生出来的结果。
可当他仔细了解到这段历史之后,却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早在洪武六年以来,朱元璋就已经开始一步步地分化、分割中书省的各项权力。
要说这些不是朱元璋为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做准备,朱煐是一个脚趾头都不会信。
除此之外,更让朱煐认定朱元璋早就做好了裁撤中书省做准备的,
还有朱元璋在诛杀胡惟庸之后的举动。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伏诛。”
“可就在胡惟庸伏诛半个月都不到的时间里,当今圣上就开始降旨下诏:
革中书省,废丞相,升六部官阶,令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同时,裁撤六部,将原本冗官二十七名尚书、二十七名侍郎的六部,重新简化为一名尚书、两名侍郎!”
“同时,裁撤大都督府,更置五军都督府,分领军卫!”
“裁撤中书省、六部、大都督府,这三件政事,哪件不是惊天动地的军国大政!”
“哪件不用筹谋良久、斟酌再三,三思再三思而行!”
“可就在胡惟庸伏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三件军国大政,当今圣上就秋风扫落叶,干脆利落地完成了裁撤改制!”
如果不是早就筹谋良久,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裁撤中书省、六部、大都督府,如此惊天动地的军国大政,
朱元璋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地干完了!
这等军国大政,别说短短一个月不到,就是一个月、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都不见得能够行之有效的完成!
可朱元璋偏偏短短一个月不到就干完了!
甚至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朱煐一条一条鲜明的事例,听得朱允炆是一愣一愣,整个人都麻了。
朱元璋同样也好不到哪去,坐在那里,错愕半饷。
因为朱煐说的每一条、每一句,都是他当年清清楚楚地一条一句地部署安排下去的!
这些部署安排,虽说不是什么帝王辛秘,都曾以诏令的形式,昭告天下,
可当中有太多的事情,却是这小子不可能知道的!
洪武六年,这小子都还没出生吧!
朱元璋惊疑的问道:“娃子!这些事你咋知道的?”
朱煐讪笑地挥手指了指周围热闹的街道,“这里可是秦淮河!”
“上至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谁不曾在这熙攘往来!”
“上至朝廷政事,下到鸡毛蒜皮,什么事不是此间漫步交口、茶余饭后的谈资!”
朱元璋扫眼看了看临近热闹的茶楼、酒肆、棚店、摊贩,还有街上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的行人,微微颔首,
眼眸一转,回头又看向朱煐,低声问道:
“要按你这么说,当今圣上岂不是早在洪武六年就已经打算诛杀胡惟庸了?”
“这我到是不清楚。”
朱煐垂眉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也许是,也许不是,我又不是他老人家心里的蛔虫,哪能什么都知道呢!”
朱元璋到底什么时候对胡惟庸起了杀心,这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事,他哪里能知道。
“不过,我觉得吧,或许应该是在洪武十年左右。”
朱元璋眉头一挑,“为何?”
朱煐寻思着道:“因为洪武十年,朝廷其实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今圣上开始让太子听断诸司,监国理政了!”
“我觉得吧,或许是在太子监国理政前后,当今圣上才开始寻思诛杀胡惟庸一党的以及真正下定决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的。”
朱元璋眉眸一凝,“为何?”
朱煐自若言道:“自然是因为当今圣上要给太子铺路。”
“自从胡惟庸斗倒刘基一党之后,右丞相汪广洋只是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朝中上下均由左丞相胡惟庸党羽亲信把持!”
“当今圣上乃开国之君,君威鼎盛,可占城国来贡之事,胡惟庸连当今圣上都敢蒙蔽,更别说当时寸功未立、初入朝堂的太子了!”
“若是不除胡惟庸一党,太子又如何能够驾驭朝廷,诏令又如何能够出得了紫禁城!”
“诛杀胡惟庸一党,既可以以堂堂百官之首丞相之尊的首级,为太子监国理政立足威势!”
“同时,因为胡惟庸一党伏诛,朝中也能有大量官员空缺,方便太子安排自己的官员协从理政,让太子站稳朝堂!”
......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催更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