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摔死两个孩子?秦王乃暴君!

    “政儿!”

    “母后求求你,放过他吧!母后不能失去他啊!”

    昏暗的牢房内。

    赵姬撕心裂肺的哭声,悠悠回荡在每个观众的耳边。

    嫪毐与赵姬的孽种,也是吓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央求着嬴政能够放过他们的父亲。

    嬴政负手而立。

    他不怒自威,横眉冷对,低声嘶吼。

    “母后无法失去情人,难道就可以失去嬴政吗!”

    “不!”

    “我一个都不想失去!”

    “政儿,嫪毐他只是一时糊涂!放过他,母后愿意带着他远离秦国,不再踏入你的国土半步!”

    “母后对秦国列祖列宗发誓,母后与嫪毐,日后甘愿为流民,以后不再......”

    赵姬哭的昏天黑地。

    但话还未说完,嬴政便突然暴起,抽出佩剑劈向身边的木桩,怒吼道:“吟妇闭嘴!你也配提秦国的列祖列宗!你有何颜面对秦国的列祖列宗发誓!”

    暴怒的嬴政几乎红了眼睛,多年来,他第一次近乎疯狂,丧失理智。

    他太愤怒了。

    儿时那透过铁窗洒进牢笼的月光!

    本是秦王的白月光!

    但此刻......

    支离破碎!

    月光不在,牢笼不再光明,留下的只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使他置身于黑暗中!

    “寡人最信任的母后啊,竟要连同她的情人杀寡人!嬴政曾以为,普天之下对嬴政最好的,最值得嬴政信任的,就是寡人深爱的母后!”

    “可是呢!”

    “可是呢!!”

    “她愿意为了情人,为了两个私生子!她要杀嬴政,她要杀曾和她颠沛流离十余年的亲儿子!”

    嬴政口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刀子,狠狠在观众们的心上划过。

    观众们震撼了。

    昔日那始终波澜不惊的秦王,今日终于流露出了真情。

    他心中最深处的美好,竟然破灭了。

    他能做的,只有用愤怒的嘶吼来发泄心中的怒火。

    这一次。

    嬴政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王翦!”

    “臣在!”

    他颤抖着声音,狠狠的咬牙道:“帮太后,送这些逆贼上路!”

    “喏!”

    在无数观众的注视中,嬴政猛地挥起衣袖,猎猎作响,像是这样就能拂去一切的怒火。

    “娘亲!”

    “娘亲!!”

    无数观众屏息凝神的注视着,两个秦军猛士从赵姬怀中,夺过两个孩子,而后将之高高举过头顶!

    这一刻。

    数不清的人,浑身巨震!

    “嗬!!”

    两个猛士奋力将两个男孩,从头顶砸向地面。

    噗通!

    两个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观众们可以无比清晰的听到,头骨碎裂的声音......

    “嬴政!我咒你断子绝孙!”

    “哈哈哈!嬴政!你不得好死!”

    亲眼目睹两个骨肉被摔死,嫪毐又哭又笑,状若癫狂的唾骂。

    王翦眉头一紧。

    “去,拔掉这狂徒的舌头,敲碎这逆贼的牙齿,明日午时拖上集市将其车裂!”

    “喏!”

    画面消失。

    众人还沉浸在刚才那残忍的画面中,没能回过神来。

    那两个孩子......

    当着秦王的面,被活活摔死了!

    网友们都惊呆了。

    “这......杀嫪毐我能理解,他竟然还当着大家的面,把那两个男孩给摔死了。”

    “天呐,果然无情最是帝王家,能做君王的人,心都狠!”

    “说起来,这两个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吧,做嫪毐的儿子又不是他们能选择的,只能说,嬴政确实是暴君,连孩子都不放过。”

    “唉,有些可惜,我觉得嫪毐做秦王比较好,起码嫪毐死到临头还知道投降来保全自己的门客,不像嬴政,言而无信,还拿孩子撒气。”

    “这样的君王,心胸狭隘,难成大事。”

    “从嬴政的种种行为不难看出,他确实喜爱杀戮,就从他那天抱着长安君的脑袋,爱不释手把玩的时候我就知道,秦王嬴政不是正常人。”

    “斩草要除根的道理,你们不知道?”

    “咱说实话,如果不杀掉这两个孩子,迟早有天这两个孩子会来复仇,你愿意让两个人整天惦记你脖子上的脑袋吗?”

    “我来假设下,不杀这两个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各位见笑!”

    “首先!”

    “两个孩子存活,被母亲暗中送出秦国。”

    “他们仗着嫪毐和秦国太后的名头,在外面受到嫪毐门客的拥戴,又形成势力,并把杀父之仇牢记心中,每天都在酝酿着复仇的计划。”

    “终有一天,秦王在外面逛gai。”

    “突然道路两旁窜出许多刺客,在两个孩子的指使下把秦王刺杀了,秦王卒。”

    “因此我觉得,秦王斩草除根的想法是很正确的,一切不稳定因素,潜在的威胁都要拔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