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列阵上朝。
庆瑜肃穆地站在队列中,跟着官员的步伐走。
宫殿锦绣辉煌,台阶一层接着一层。
进入大殿后,群臣恭谨地侍立,尽显庄严。
“皇上驾到!”
天子刘协袖袍鼓荡,阔步走至龙榻。
群贤毕至。
谋臣似雨,猛将如云。
众人施礼后,曹操出列道: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都是得到了能人相助,一起治理天下。”
“臣恳请陛下视察天下,提拔出身低微或德行不够廉洁而有才能的人。”
“唯才是举,匡扶天下!”
董承老脸一横,沉声道:
“只有才能,没有贤德的人,怎么能够任用?”
曹操回过身,面向群臣。
“何为德?”
“临阵能够制胜,不使将士枉死是德!”
“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挨饿受冻是德!”
“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大言欺人之徒,只会摆架子装清高罢了。”
“无实惠于国家、百姓,那就是伪君子!”
“董国舅是认为,颍川大丰收,有钱粮养闲人了吗?”
“我要的是能够治国用兵、平定乱世的的有用之才。”
“乱世用人,论才不论德。”
曹操慷慨激昂的演讲,气势直接镇压董承。
一股威严,令人窒息。
但董承也是经历过董卓骄横的老臣,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他嘴角勾起,祸水东引道:
“庆景珺,不就是德才兼备之人吗?”
“颍川屯田,丰足国家、朝廷之用。”
“纵使年纪轻轻,就坐到了九卿的位置,不也是没人有意见吗?”
曹操“哈哈”一笑,不以为然道:
“用人做事,若只见一人一事,那就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实现结束乱世的理想,需要更多英才。”
“天下本就是大争之势!”
“不止要争,还要争得光芒万丈!”
眼看两派相争。
庆瑜听得昏昏欲睡,等到散朝,他都没有缓过神来。
天子退场后,庆瑜伸了伸懒腰,对曹操道:
“丞相。”
“这朝会我是打死都不来了。”
“若一定要来,您把大司农的位置收回去吧。”
“我到丞相府谋个实缺。”
曹操听得哭笑不得。
“怎么。”
“这九卿之位,委屈景珺你了?”
他面色肃然,打算唬一唬庆瑜。
没想到庆瑜朗声道:
“满座衣冠皆老朽,黄泉故事无止休。”
惊得曹操毛骨悚然。
现在汉室的力量依旧很膨胀,曹操还没有一手遮天!
庆瑜闲逸真实、潇洒旷达,确实不适合朝堂的争斗。
他只想做一些实在是,利国利民。
犹如松下之清风,潇洒且自在清丽,高远而恣意绵长。
“好。”
“今后这朝会,不上也罢。”
曹操一口答应下来。
“多谢曹公!”庆瑜含笑道。
大江东去,流不尽的是英雄血。
好端端的生活不过,何必出这份风头?
庆瑜掌管大司农后,基本工作都交给了曹昂在管理。
他则征召了上万名匠人,完成器械的改善。
这些匠人,囊括方方面面。
有木匠、石匠、泥瓦匠、铁匠、皮匠、毡匠、裁缝匠等等。
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时代,木匠动动手,养活七八口不成问题。
小到家具,大到船只、攻城器械等等。
庆瑜此次征召的匠人中,以铁匠、木匠为主。
而铁匠主要来自南阳。
因为宛城曾为大汉冶铁的中心。
西汉在南阳设盐官官营冶铸,同时还设工官管理手工业。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进一步奠定了南阳冶铁的地位。
张绣投降后,庆瑜就有意识地拉拢铁匠,
如今都汇聚到了许昌!
随着粮食地增产,荀彧置换了一大批铁矿。
有很多都是矿石、生铁。
庆瑜打算利用起来,锻造武器、铠甲。
曹操也很支持。
为何?
因为甲士的数量,才是真正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曹军的披甲率还不足一成。
如何与北方争锋?
粮食是第一生产力。
但只有粮食还不行,还必须促进百业的发展。
“从今天起!”
“学徒有俸禄五十石。”
“小匠有俸禄一百石。”
“大匠有俸禄两百石。”
庆瑜刚一宣布,立即引起了阵阵欢啸!
毕竟大汉最高级的官员,也不过两千石罢了。
匠人能够在乱世中,获得两百石的俸禄,可谓是破天荒!
“不过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
“正式的编制,只有五千人。”
“也就是说,你们当中将淘汰近半数。”
所有匠人沉寂下来。
他们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压力!
“只有拿出你们的真本事,才能够在这里立足!”
“从今天起,我将你们称为工部,隶属于大司农。”
庆瑜又简单地介绍了一些规则,立好了规矩。
然后,他在城里索要一处府衙,作为工部的办公点。
又在城外选择了一处庄园,安置实验场。
这些匠人的亲眷,他也做出了安排,能够在城里居住。
毕竟许昌可以容纳五十万人口,现在还没有满员。
身为九卿之一,庆瑜可以轻而易举地安排一些“户籍”。
毕竟许昌城的建设,也是他一手安排的。
铠甲的生产,也渐渐地步入正轨。
只是庆瑜一直“请病假”,终究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大司农不上朝,成何体统!
结果都被曹操挡了回去。
“景珺是干实事的,上朝是公卿的事。”
“从今往后,我也不上朝了,就在丞相府处理公务。”
就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