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莉亚危机过后,毛熊人就已经意识到了,随着第二帝国跟奥匈帝国之间的结盟,他们周边的安全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时候,如果毛熊继续在巴尔干地区渗透扩张的话,那么他们将会面临一个更加强势的奥匈帝国。
有了第二帝国作为坚实的后盾,奥匈帝国的底气将会变得更足,也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畏手畏脚,反而会拿出很大的魄力出来跟毛熊角力。
巴尔干地区毕竟是在奥匈帝国的后花园里面,地理位置上距离奥匈帝国更近。
在这里跟对方角逐的话,毛熊的优势并不大。
原本他们之所以能在巴尔干地区渗透,主要是因为奥迪利之前的注意力都在北德意芷地区,他们要跟之前的普鲁士王国角逐德意芷正统的地位,使得他们没有精力去管东欧的事情。
可随着奥迪利被驱逐出了德意芷帝国,跟匈牙莉联合成立了奥匈帝国,他们的战略重心就开始转移到东欧地区了。
这种情况下,再想像曾经那样,使用切香肠的战术一点一点的蚕食对方的势力范围,就已经变得不太可能了。
所以,现在摆在毛熊人面前的选择其实不多,要么狠下心来,莽一波,直接用战争的手段打服奥匈帝国,教他们做人。
要么自己认怂,主动退缩,不再试图在巴尔干地区扩张渗透,这样的话两国的矛盾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虽然看似有两个选择,但其实对于毛熊人而言,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开战!
以毛熊人对土地的狂热、执着的追求,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对外扩张的。
可是,现在的局面是,即便是开战了也未必能赢,要是赢不了的话,那可能就不是开疆拓土,而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了。
因此,开战可以,但是必须要在有把握赢得战争的情况下开战。
否则的话,那就是失了智了。
亚历山大三世相较于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而言,在对外战争一事上看起来冷静不少。
他即位之后,还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而是一直在收拾着自己服气亚历山大二世留下来的残局。
努力的进行改革,发展工业和经济,提高毛熊的综合国力,这样他们才能变得更强,才不会被欧洲主流的列强们拉开差距。
而毛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之后,国力提高了不少,已经逐步从战争的阴影之下走了出来。
而他们一旦走出困境,隐藏在沙皇血液里面狂热的对外扩张的念头,就再也按耐不住了。
亚历山大三世并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之前之所以没有发动对外战争,完全是因为条件不具备,不敢贸然开战而已。
可如果条件已经具备了,那么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发起战争的!
“高卢跟第二帝国是世仇,跟他们结盟的话,的确可以起到牵制第二帝国的效果,可问题是,我们跟第二帝国的关系好像也没有糟糕到非要兵戎相见的地步吧?”
陆军大臣弗诺夫斯基开口说道,因为之前毛熊跟第二帝国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所以两国之间的军队也经常进行友好交流。
这种情况下,军方其实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第二帝国的强大军事实力。
遇到奥匈帝国,毛熊的军队或许还能占据上风,可是如果遇到了以能打著称的欧洲第一陆军的话,那他们就真的讨不到任何便宜了。
两国之间虽然现在因为奥匈帝国和东欧地区的问题,关系稍微有点下降,没有之前那么亲密了。
可关系恶化并不代表着两国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战场上兵戎相见。
要是第二帝国是一个类似于荷蓝或者是丹卖这样的小国的话,那他们陆军肯定二话不说,举双手双脚赞成开战。
可问题是第二帝国并不是一个小国,而是一个强大的陆军大国,遇到这样的强敌,开战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现在跟第二帝国有血海深仇的是高卢人,不是他们毛熊人。
为了给高卢人报仇,就让毛熊的士兵在战场上流血送命,这是不是太愚蠢了?
陆军大臣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思考,之前大家都忽视了这一点,现在仔细一想,好像也的确没必要跟第二帝国开战。
他们并不是什么不共戴天的仇人,双方之间也没有什么非常尖锐的矛盾冲突。
两国唯一的分歧,大概就是在关于奥匈帝国问题上的分歧了。
“嗯,你说的很对,我们跟第二帝国之间的确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他们既然选择了奥匈帝国,那么他们就是我们的潜在敌人,这一点我们不得不防。
否则的话,万一日后我们跟奥匈帝国开战,他们趁机出兵攻打我们,那我们岂不是麻烦大了?”
沙皇的态度很明确,即便他们跟第二帝国曾经没有多少仇恨,但是现在既然两国的立场不同了,那就不得不做防备。
而跟高卢结盟的话,可以让他们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
万一他们真的跟奥匈帝国打起来了,而第二帝国又出兵干预了,至少他们有盟友可以支援他们,不至于让他们自己孤军奋战!
既然沙皇都这么说了,众人自然也不好在说什么。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高卢人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来换取他们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