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产业,生产之业。
农民生产之业,谓农业。
百工生产之业,谓工业。
国家兴盛,盛于置产兴业。
自三代始,至今日,农业乃历朝历代之根本,我朝亦是,百姓莫不是农业人口。
此种社会,可称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之本质不变,则土地兼并必存。
欲消除土地兼并,根治之法,在于转变社会形态。
以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
工业之生产力,潜力如海,改天换地。
兴工业之生产,一可解放农业人口,二可消除人地矛盾,三可富民强国。
农业之饼不足天下生民分食,当再造工业之饼。
然,欲做好此饼,需上下合力。
国之行政制度,民之生活生产,皆需应时而变。
国家主导工业之发展,分配,以使万千生民有饼可食。
成此大业,需先行五事。
一曰消除民籍制度。
二曰废除卫所军制。
三曰改宗室制。
四曰男女平权。
五曰废除蓄奴,行雇佣制。
此类制度,绑缚大明之万万百姓。
百姓不能解放,则生产力不能解放。
........
许北写完,摊开纸张晾着墨迹。
等到把毛笔搁好之后,正要离去,却发现,朱标竟然还在身后杵着。
许北顿时哭笑不得。
“朱兄,你站了这么久,腿不酸吗?”
朱标回过神来,盯着许北久久不语。
此刻,他有种强烈的冲动,想要自爆身份,然后马上抓着许北给自己打工,开始轰轰烈烈的大变法!
但是,他还是硬生生克制住了。
毕竟,自己现在还只是太子,真正能决定一切的,还是皇宫里头的那个老头。
如果贸然暴露身份,事情万一没成,自己也不好继续来报社了。
先忍忍,回头劝劝那倔老头。
朱标怀着激动,对着众人说话。
“诸位,主编的新文章出来了,我们一同鉴赏吧!”
众人俱是一喜,纷纷放下手头事情,跑了过来。
他们围成一个圈,神情兴奋。
在场的人,谁不关心土地兼并。
如果说这天下,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他们会一致认为,许北就是那个人!
别看刚刚他们都在忙自己的事。
实际上,也都偷偷瞄着许北的进展。
他们都想看看,许北究竟能给出什么样的济世方案。
如今结果出来,他们都是聚精会神。
当他们看到,许北关于工业农业的产业概念,每个人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
用这个视野看待大明,立刻就有中截然不同的感受。
原来,社会生产,还有明确的工业农业之分。
原来,大明的社会形态,是农业社会。
原来,只要大明百姓都是农业人口,那么永远无法摆脱土地兼并!
当他们看到许北产业转型的方法时,更是惊为天人。
此法,简直就是再开新天!
发展工业,解放农业人口,转变成工业人口。
把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这种构想,简直闻所未闻!
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那么人地矛盾将会大大缓解。
众人纷纷惊呼。
“这是从未设想的道路!”
“厉害啊,此方案可以说是开天辟地了,亘古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出产业社会的概念!”
“饼不够分,那就再做一张,真是贴切的比喻啊,妙极,秒极!”
“是啊,虽然做饼分饼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大道至简,现在的大明,可不就是饼不够分嘛。”
“没错,饼不够分,那就把饼做大,或者再做一张饼!”
最后,还是杨士奇给出最终的评价。
“诸君,如果这工业化真的行得通,那杨某能够断定,此文必定载入史册,许北兄做的这张饼,会把大明喂出一个千秋万载!”
众人尽皆震动!
他们如此吹捧,让许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差不多得了,再吹就绷不住了。
而众人赞叹之时,杨士奇看了一眼许北,话锋又是一转。
“不过前提是,这工业化能够实现。”
“在下不解,这工业之力,真能如主编所言,能改天换地?”
“如果是真的,那又该如何实现呢?”
“前人未有之事,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参考借鉴。”
许北一听,对杨士奇十分欣赏。
不愧是未来能做内阁首辅的狠人啊。
在场众人,都没有看出重点。
只有杨士奇提了出来。
这个计划看似很可行,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工业真的有足够的生产力,真的能够容纳无数的农业人口。
可是在目前的时代来看,这个事情没有经过验证,也就很难让人相信。
许北能明白这一点,是因为他是站在上帝视角。
在一个农业社会,你让别人相信工业的力量,大部分人都只会觉得你是傻子。
众人之所以如此惊叹,更多的是出于相信许北。
他们相信,以许北之才,既然提出从未有过的工业化,那么必然有自己的依据能够证明。
所以,众人都是认真的看着许北,等待着他给出答案。
许北嘴角含笑:“诸君,想见识一下工业化的生产力吗,明天跟我走一趟吧,我带你们开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