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喀尔喀穆的苦恼

    海浪河明时称“海兰河”、“孩浪河”,海郎必刺则是这个时代的满人的称呼。海郎必刺发源于遮根猜阿林,“阿林”在满语中是山岭的意思,“遮根猜”到后来谐音成为“张广才”,所以遮根猜阿林也就是后世的张广才岭。海郎必刺一路穿过崇山峻岭,向东注入了虎尔哈河。海郎必刺出了山口以后,在中游和下游形成了一片富饶的冲积平原。海郎必刺南岸宁古塔山西二里有座古城,也就是满清的东北重镇——宁古塔城。

    自从努尔哈赤征服宁古路窝集后,从1616年起,后金政权在宁古塔驻扎重兵,以宁古塔为军事基地,陆续征服或招抚收东海女真各部。到了皇太极即位以后,宁古塔更是成为后金征服瓦尔喀部和虎尔哈部以及用兵索伦部的大本营。从天聪元年(1627年)到天聪十年(1636年),后金陆续向宁古塔迁移瓦尔喀部7100人;天聪八年(1634年)至崇德五年(1640年),收抚虎尔哈部10000人;崇德五年和崇德六年,又收降索伦部11016人。

    到了1642年,加上满清迁往此地的汉人和满人,宁古塔拥有人口近五万人,成为原东海女真地区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尤其是1627年戴珠湖以昂邦章京身份坐镇宁古塔以后,宁古塔成为原东海女真地区的管理中心。每年被征服或招抚的的东海女真各部头人,都要到宁古塔前来朝贡,并接受满清政权的赏赐。同时由于宁古塔距离朝鲜会宁较近,同朝鲜的交易也非常多。宁古塔也因此成为东海地区最大的集散市场。皮毛、人参、鹿茸、马匹、丝绸、麻布等应有尽有,每年都向盛京的满清朝廷提供大批的物质。

    宁古塔的东南设有十八厂,南面一字排开,西面是居民市区,中心有市场,买卖经商,交易商品有人参、貂皮,牛马市场,粮食、蔬菜买卖繁荣兴旺。城南面有弓箭炉,制造武器的兵工厂,分兵工厂则设在东炉(今宁安市东炉村),离宁古塔十二里路。同时由于受地形所限,宁古塔还是清初重要的造船基地。每次对东海女真各部的征讨,都离不开水师的运输和保护。

    宁古塔是个富饶的地方,鱼米之乡,堪称塞北江南。当地民间歌谣颂赞道:宁古塔真没比,狗咬袍子,瓢舀鱼,烧材出门没半里,野鸡飞到饭锅里。作为东海女真地区重要的军事基地和补给基地,宁古塔是东海女真地区种植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不过好吧,相比后世发达的牡丹江种植业,此时的宁古塔种植业只能说是种植业发展的雏形。

    尤其是皇太极继位以后,宁古塔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大批从关内掳来的汉人被迁往此地,和那些懂得土地种植的虎尔哈人、满人甚至费雅喀人,沿着海郎必刺或者虎尔哈河河谷,开辟出了大批的农田,种植一些谷物、燕麦、玉米、大豆或者蔬菜之类些的东西。虽然与后世的那高的不可思议的亩产量相比,此时的产量低的可怜。不过凭着宁古塔盆地肥沃的地力,收获还是比着关内那些已经开发过滥的土地要高上不少。种植业的兴起,使得宁古塔能够养活几倍于其他东海女真地区的人口,同时也让宁古塔这个对外征伐的补给基地更加名副其实,让清军对外扩张的步伐走的更远。只是到了清军入关以后,以及“千古一帝”康麻子的封禁政策,使得宁古塔这颗东北明珠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辉煌。

    随着落日的余晖渐渐消散,黑夜再次将宁古城笼罩起来。城内燃起了点点亮光,有钱的人家亮起灯盏甚至蜡烛,一般的人家也就是燃起桦烛(用桦木皮卷成的烛)照亮。至于那些穷苦的人家则是早早爬上了炕,连支桦烛都不舍得用。东海地区的冬天,没了取暖的设施,在这奇寒无比的日子还真是不好过。大冷的天,又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点个亮子纯属耗费,还不如躲到被窝里暖和暖和。

    城中心偏北方向就是昂邦章京衙门,喀尔喀穆坐在书房中,俄尔站起来举着一根蜡烛在一张案几看着什么,俄尔又坐在虎皮大椅闭目想些什么。虽然是昂邦章京衙门,不过喀尔喀穆却不是什么昂邦章京,而是以散骑侍郎的身份驻领宁古塔。与首领宁古塔的额亦都以及吴巴海等前几任相比,喀尔喀穆虽然也曾带过兵打过仗,但是还是以文职为主。东海女真各部基本平定以后,皇太极对那些武人出身的官员戒心逐渐加重。对于宁古塔如此重要的地方,文官出身且又是镶黄旗人的喀尔喀穆还是很令人放心的。

    和那些穷苦的索伦人或者虎尔哈人相比,喀尔喀穆过着神仙般的日子,锦衣玉食不用说,就连昂邦章京府内每个房间内都烧有那些富贵人家都用不起的地龙。此时书房内的地龙烧得正旺,室内的温度渐渐攀升,尽管喀尔喀穆身上只穿着一身单袍,还是觉得身上一阵燥热。

    “阿兴嘎,去把窗户打开一些,这屋里热的简直没法呆了。”喀尔喀穆对身边的戈什哈阿兴嘎吩咐道。阿兴嘎应了一声,随即将窗户打开一些。登时一阵强劲的寒风吹了进来,吹得身子有些单薄的喀尔喀穆顿时一阵哆嗦。

    喀尔喀穆心中不由得恼怒起来,对着阿兴嘎怒斥道:“你这没用的奴才,让你打开一些,你打开那么大干什么?”

    阿兴嘎吓得连忙闭上窗户,跪地上求饶。喀尔喀穆挥了挥手,把阿兴嘎赶了出去。而后将身子蜷坐在大椅上,长长地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因室内温度太高的缘故,还是因为陛下安排的事情没有着落的缘故,心中一直是焦躁无比。两个月了,那股明匪全无下落,一直找不到踪影。松锦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就等到开春以后,等那红衣大炮运到,就可以撬开松锦两城的乌龟壳,到时就可将明朝最为精锐的松锦边军消灭殆尽。只是这些事情和自己却没有半分关系,自己的任务是找到并监视那股将大清搅得天翻地覆的明匪行踪。

    只是塔虎城一战结束后,连续多场大雪,将那股明匪的行踪掩盖的结结实实。自己想尽一切办法,也仅仅是在和屯噶栅以东50里的地方发现那股明匪使用过的木排,由此向南或向北均是再无影踪。自己也曾派人在呼伦河和倭肯河附近查找,只是大雪下了几层,哪里能找到那股明匪的下落。

    再也耐不住性子的皇上昨日派人不顾生死穿过林海雪原送来诏书,让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找到那股明匪的踪迹,否则将和因自己未能按时到达战场,致使塔虎城惨败一罪并罚。到时自己送命都是小事,恐怕连累全族才是大事。

    想到这里,喀尔喀穆又忍不住长叹一声。皇上自从逐渐康复以后,脾气却变得愈加暴躁起来,往往会因一点小事大发雷霆。听说哲哲皇后仅仅因为缺衣少粮的科尔沁族人抱怨了两句,就被从未红过脸的皇上重重的斥责了一番。而自己在塔虎城之战时,因为新附的索伦人闹事,不得不半途回来镇压,以致耽误了战事。这事若是放在以前,皇上绝对会体谅,最多告戒一番,毕竟宁古塔的重要性要比那些明匪重要的多。而现在皇上竟然把自己连降了几级并戴罪立功。

    如今大雪封山的情况下,还要自己务必在开春前找到并监视那股明匪的行踪。事情岂会那般容易,若是那股明匪那般容易找到,自己早就找到了那股明匪的下落了,岂会等到这大雪不知下了几层的时候。想到这里,喀尔喀穆不由得有些万念俱灰的感觉。自己死了不算什么,反正活的年头也不少了。只是想起盛京那些涉世不深的儿子和那些嗷嗷待哺乳孙儿,也要因为自己的缘故无辜受到连累,喀尔喀穆不由得一阵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