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朱元璋:朕倒要听听

    眼看着陆子秋径直走出讲堂。

    众学子一时间有些惊疑不定,他们虽然喜欢听陆子秋讲课,可从他口中明目张胆说出造反二字时。

    事情就已经大发了,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

    这一切早已经不再是学堂讲课了,而是一件足以上达天听的大事。

    因为这可是涉及了造反啊!

    一个处置不当,他们之中的某人乃至所有人都有可能被牵连上造反的罪名!

    他们毕竟只是一群普通的国子监学生,其中或许有人出生在望族高门,也有官吏之后。

    但这可是造反!

    一个不小心就是株连九族的大事!

    在这么严重的事情面前,就连亲兄弟、亲父子都难免动刀兵,更何况是他们一群普通的士子?

    几乎是转瞬之间,在场的学子便纷纷出逃。

    只短短片刻就跑了个精光。

    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手下的两个护卫。

    “陛下,此事你看如何处置?”两个护卫连忙请示道。

    毕竟是这种大事,他们也不敢擅自去拿主意。

    如果这个时候犯了错,恐怕陆子秋还没去见阎王,他们自己就先去见了阎王!

    当然不敢乱说话了,否则嫌自己命长吗?

    只见朱元璋思虑一番,看不出表情的说道:“当众谈论造反一事,若是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场景。”

    “都必须杀无赦!”

    “不过方才我听陆子秋所说……”

    “虽然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敢说出如今惊人之语,想必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不如先听一听他明日到底要说些什么吧。”

    正是因为先前听过陆子秋讲课,觉得他讲课生动有趣,又新奇古怪,朱元璋察觉到陆子秋是个胸有大才之人。

    惊人之言,必有惊人之才!

    虽然陆子秋今日所言实在胆大包天。

    可朱元璋却隐隐觉得他并非是夸口之辈,而是真的有真材实料!

    只是涉及造反一事,牵涉甚大!

    朱元璋也无法确认陆子秋心无二意,只是传授学问而已。

    哪怕他看上去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可文人并不是不可能造反。

    岂不闻黄巢之变?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位不第秀才可是狠狠的演示了一把,什么叫秀才造反!

    不过朱元璋有自信,他陆子秋就算是黄巢,可他是谁?

    他可是推翻元朝,开辟大明的洪武大帝!

    “我倒要看看,这门学问是否像他所说的那样高深。”

    “能将四书五经也踩在脚底!”

    “先回皇宫!”

    一声令下,众人打道回府。

    作为明朝难得勤政的皇帝,朱元璋回到皇宫便批改起了堆积如山的奏折,只是心里却始终回想着今日之事。

    “造反头子……”

    朱元璋每每想到陆子秋如此形容自己,便不由觉得好笑:“想我一生戎马征战数十年,本淮右布衣,最终却走到了这九五至尊之位。”

    “倒也算切合。”

    细数历朝历代开国之主,又有几人出身比他低微?

    若是论起造反的本事来,他可不就是造反头子吗?

    不过这种话,朱元璋自己说可以,其他人说未免也太过大胆,简直是藐视皇威!

    如果不是看在陆子秋或许有惊人才学的可能下。

    他可能当场就下令砍了陆子秋的狗头!

    “陆子秋……九品算学博士……”朱元璋在心中默默的盘算着。

    在此之前,朱元璋自然是没听过陆子秋名字的。

    或许只有到了五经博士这一层,才有可能入他的眼。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九品算学博士,竟然号称自己能传授造反的学问,甚至声称连自己的造反学问也跟不上他。

    这是何等的狂妄?!

    但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陆子秋眼中带着一丝绝望,几分怒意,更带着睥睨天下的战意!

    底气十足!

    而且……真的会有人大声高喊自己要造反吗?

    朱元璋不太相信。

    能做到算学博士,自然不可能是愚笨之人,就算是真要造反也不会当着如此多学子的面说吧?

    当真是找死不成!

    那么便只剩下了另一种解释。

    此人当真有大才!

    经天纬地之大才!

    正是因为怀才不遇,才有了口出狂言,以求施展抱负的机会。

    饮上一盏茶,朱元璋静静听着手下的报告。

    “陆子秋,今任国子监算学博士,从九品,应当是至正十年到十二年生人。”

    “故居金陵句容。”

    “其父母皆是躬耕之农,辛勤为生,大约在洪武三年至五年先后早逝。”

    “这才到了京师来讨生活。”

    听到此处,朱元璋不由点了点头,却也是和他早年间一样是个苦命之人。

    布衣出身。

    随后继续听下去。

    “大概是洪武八年初,由国子监两位算学博士引荐,入国子监为助教,后于洪武十年,其中一位算学博士引退,在两人极力推荐下,才破格升到的算学博士。”

    “授业期间勤勤恳恳,并无恶迹。”

    “然其奇思妙想甚多、甚杂。曾制一大一小的两个铁球,两者重量相差数十倍之远,同时于高处自由落下,发现两个铁球以相差无几的时间同时落地!”

    听到此处,朱元璋不由一愣。

    在他朴素的常识观念中,越重的东西,不应该是下落的越快吗?一块大石头,难道能和一块小石头落下的速度一样?

    可手下说的明明白白,陆子秋确实做过这样的实验。

    而且在众目睽睽的公证之下。

    两个铁球就是同时落地的!

    这样全新的观念不断地冲击着朱元璋的认知,完全推翻了朱元璋朴素的世界观,而诸如此类的实验,在这朱棣的讲述之中,可谓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的血,只要满足特定型号,竟然能够给另一个人用!

    这样的事情朱元璋就是连做梦也想象不到!

    他本以为今日在讲堂上所听之言已经是够匪夷所思了,但却没想到还有如此之多难以理解的事情!

    如果这些话都是真的,那陆子秋的才学恐怕已经到了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步!

    不过前提要这些是真的!

    “快,去给朕一一复现里面的实验。”

    “必须准确无误的复现!”

    朱元璋能从一介布衣走到今天,文治武功自是缺一不可,绝不可能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哪怕是他心里已经信的差不多了,也得亲眼所见才行。

    不一阵,两个重量不一的铅块便被搬上了城墙。

    待得一声令下,两名力士同时放开了自己手中得铅块,任由铅块从城墙上自由落地。

    砰。

    明明是重量不一的铅块,却近乎在同一时间落地!

    朱元璋原本平静的脸上彻底变了颜色。

    世间竟真有如此惊才绝艳之人!

    嘱咐手下道:“今日之事,你们便烂在肚子里就行了。”

    “明日午时,朕会再度去国子监听课,先去做好准备吧。”

    那些学生,朱元璋相信没人敢去听。

    这是掉脑袋的事情。

    朱元璋倒要看看,如此大才,为何要讲造反,又能讲出个什么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