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落针可闻,就连朱元璋都不可思议的将目光投向朱琦。
“文魁可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虽然朱琦连中六元文采斐然,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文魁,虽然他自称熟读兵书,但这是打仗是领军作战,不是过家家,主帅抉择动辄关乎数万将士生死。
“陛下您信臣吗?”
朱元璋不禁下意识点头,抛开朱琦跟他那层隐晦的关系,就说朱琦负责处理的宗教司事宜,及前两日负有远瞻性的谏言,都让他另眼相看。
“倘若陛下能给臣十万兵马,臣可替陛下将扫平漠北,倘若陛下能给臣二十万兵马,臣便替陛下活捉旧朝伪帝,将鞑虏尽数剿绝。”
自古以来文臣封侯拜相者虽然不多,但如文天祥,辛弃疾之流也绝对不在少数,他虽然因为宗教司事宜被朱元璋渐渐倚重,但如果想进一步得到官职跟爵位,除了慢慢积攒政绩以外,最快的升迁方式无疑就是军功。
御书房里陷入寂静,朱琦那坚毅的眼神让朱元璋有些心颤,曾几何时,他曾也用如此坚毅的目光请示自己的上司,具体是哪一年,他已经有些记不清了。
这孩子骨子里的那股血性跟他是一模一样,这个瞬间,他选择相信这个孩子,正如当年自己上司相信自己。
“你可知道倘若北征接连失利,你将面对如何境地?”
朱元璋戎马半生知道此战非常艰难,甚至不亚于当初他跟陈友谅的那一战,想要取胜已经很难,想要全胜无异于登天。
“臣愿立下军令状,倘若此战无果,任由陛下处置。”
朱元璋斟酌再三终究应允,
经过御书房商议,命朱琦为征虏大元帅,徐辉祖为征虏副元帅,以淮西青年武将为骨干,领兵十万出雁门关,再征漠北。
皇宫商议结果传出,将应天府民众雷得外焦里嫩,大明朝即便再没有将领,也不能让书生上场,难道大明朝要重演赵括之祸?但也有人将朱琦比作辛幼安,既能治世亦能掌军。
傍晚时分,
朱琦的宅子迎来不速之客,谢氏带着子女亲自登门拜访,刚进门谢氏便责令徐辉祖称呼朱琦叔父,行长辈大礼。
“嫂嫂此行的来意我已知晓。”
“允恭此行随我出征事情已不能避免,不过我可以在此向嫂嫂保证,但凡我尚有一口气在,就绝对不会让允恭有难。”
天下最苦父母心,
现在徐府在漠北折进去了徐达,倘若徐辉祖再出事,徐府从此将失去顶梁柱,甚至徐府在大明朝享有的无上荣光也会就此终止,所以,谢氏甚至不惜放低身段,亲自求上门来。
“有你这句话嫂嫂就放心了,家中还有事,我就不在此多留了,等他日二弟从战场凯旋,与老爷把酒言欢时,嫂嫂亲自下厨做几个好菜招待。”
谢氏脸皮还是薄了点,闲聊两三句便告辞离去,留下拽不走的徐妙云跟不想走的徐辉祖。
“朱琦。”
“你有把握吗?”
“真的能够歼灭北虏,救出我爹他们吗?”
徐妙云首次直呼朱琦其名,这次朱琦将要面对的劲敌是旧朝名将王保保,但他是以前从未掌兵,从未上过战场的读书人···
她理智判断···
得不到结果··
“根据当前战场局势来说,或许可以,具体的还要等到战场进一步了解详情知晓。”
得到朱琦的亲口回复,徐妙云心里也算是有些底了,在徐辉祖的诧异目光中,徐妙云从袖中掏出绣的歪歪扭扭的荷包。
“听我娘说,以前我爹只要征战,就会佩戴她亲手缝制的荷包,据说这样能在战场驱邪避凶,我女红不太好,绣出来的荷包也不好看,你别笑话,我到时候再多练练。”
当看着朱琦笑着接过荷包,将其郑重纳入怀里,徐辉祖整个人都有些凌乱,感觉现在他们的关系有点乱。
等徐家兄妹告辞离去不久,吴伯宗跟吴长达提着打包好的酒宴联袂造访,三人座在院里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