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 我王守仁,十二岁立志作圣贤!(一)

    第39章我王守仁,十二岁立志作圣贤!

    画面之中的光阴转瞬即逝。

    当年连话都还说不清楚的王阳明转眼便已经到了10岁,这些年他似乎也渐渐的变得聪明了一些,开始能够正常的说话了。

    于是这位相较于其他学生要大上三四倍的少年,便被王阳明的父亲马不停蹄的送到了私塾之中。

    私塾的教书先生是王阳明父亲的老相识,在附近十里八村之中也是位以严厉出名的老先生。

    老先生先前也知道王阳明5岁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故事,只是迫于王阳明父亲的面子,不得不将其收下。

    原本只是打算先糊弄两天,之后再以实在愚钝之类的说法将他送回去。

    却没能想到,王阳明竟是传说之中大器晚成的典范。

    5岁之前连话都说不清楚,10岁进入私塾之后,竟是一点也没有落后于其他的学生。

    仅仅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将老先生书屋之中藏着的近百本古书,都研究了个透彻。

    老先生原本不信,亲自出题测试。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连一般秀才都很难答对的题目,王阳明竟是对答如流,侃侃而谈,说出的答案虽然有些异于常人,但却没有任何的疏漏或错误。

    老先生一时间惊为天人。

    而作为之中的王阳明却依旧如他出生时那般,嘴角纯粹的笑意缓缓浮现而出,不带丝毫的掩饰。

    老先生已是之间惊诧不已,称赞王阳明若是此时前去参加科技,必然能博得金榜题名。

    却被王阳明微微摇头拒绝。

    他只说道。

    “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依旧只是沉沦于人间权势,俗不可耐。”

    “这天下古书圣贤何其多,所谓金榜题名,不过是将前人已经说过无数遍的大道理,重新润色一番再写到纸上罢了。”

    “这般庸碌之事,又怎能说是光宗耀祖?”

    先生一愣。

    “那你这般刻苦修习,所为何事?”

    王阳明昂起脑袋,满面浩然。

    “金榜题名年年科举,都是些死道理。”

    “前人所说的话未必一定对,后人所说的话也未必一定不对。”

    “我便是要更改前人之错,开后来者之先驱。”

    “千百年后再无圣贤,我便是天下儒圣!”

    先生大惊,二安2看着面前不过十来岁的王阳明。

    仿佛怎么都没有想到,一个这般年纪的孩童,竟然已经立志要做圣贤了!

    此时,在金榜画面之外。

    无数人为了王阳明所说的那一句话震惊不已。

    元本溪更是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指着天际上的画面,近乎破口大骂。

    “放肆!简直是放肆!”

    “我儒家千百年前的圣贤,为世人开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留下无数传世经典,又岂是你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可以反驳的!”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只是有了些本事就可以不将天地放在眼中了!”

    赵淳看着自家老师放下往日的平淡,露出这样一副歇斯底里的面孔,一时间也无可奈何。

    大秦皇宫。

    李斯的反应倒不如元本溪那样声嘶力竭,只是不经意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终究是年少轻狂啊。”

    “之前的圣人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圣人,便是因为他们留下的言论成为了世间的真理。真理是永不可推翻的。”

    “你一个连茅庐都还没走出的毛头小子,连真理都还未了解透彻,便想着扳倒这些定制出真理的前辈。”

    “实在是狂妄至极。”

    西凉的三味书屋之中,徐骁看着遥远天际的画面,脸色也稍微有些无奈。

    “王阳明道真不愧是名震一时的儒者,不过12岁的年纪,就有了这般的宏图伟愿。”

    “我如他这般年纪的时候,倒还真是比不上他。”

    “只可惜愿望许的太远,一时间不小心走入了歪门邪道之中,白白浪费了这般好的天资,也真的算是可悲可叹了。”

    徐骁的说法似乎得到了三味书屋之中众人的认同,不少人随即附和点头。

    只有李义汕与陈之豹依旧安静站在一旁,神色之中倒是稍微有些深意,仿佛若有所思般。

    画面之中。

    王阳明在那天夜里之后,不久便从私塾之中结业离开了。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收拾东西准备科举,反而每天来到庭院的一株竹子之下,站的如同标枪一般笔直,灼灼目光死死盯着面前的竹子,目不转睛。

    风雨无阻。

    家里人有些看不下去,母亲前来询问道。

    “你这是在做什么?现在天气寒冷,还下着雨,早点回屋去,别感冒了。”

    王阳明却只是执拗的摆了摆手,让母亲先离开。

    自己依旧像个石雕一般站在那里。

    “先生曾教我先贤朱熹的言论,我正在如他所说,格出圣人之理。”

    或许是觉得母亲实在有些过于担忧,王阳明半天才憋出来这样一句话。

    但第七天的夜里,道理没有各出来,王阳明却病倒了。

    也是这一天里,关于王阳明的风言风语,终于仿佛抑制不住的潮水一般,汹涌的向外扩散开来。

    四邻八舍也开始纷纷谈论王员外家有了个傻儿子。

    “我听说这王阳明小时候挺聪明的呀,只花了两年时间先生就允许他结业离开了,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是啊,哪个正常人会傻乎乎站在一根竹子前面,一站站七天的?神神叨叨的,还说什么圣人之理,别是被什么邪祟附体了吧?”

    “嗤。你懂什么,这王阳明本来就不甚聪明,你不知道吧,他一直到10岁之前连话都还说不清楚。”

    “唉,也可怜了王员外,本来是个颇有名声的读书人,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疯疯癫癫的儿子。”

    可王阳明却并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言论。

    只是裹在被子里,激动得满面通红,口中喃喃。

    “原来圣人所说,真就未必是对的!”

    第二天天尚未大亮,便拖着病体推开父亲的门。

    开口第一句话。

    “爹,替我准备一下,我要前往都城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