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渊要改变众人的想法,改变这千年不变的农耕习惯,既然要商业化,那农业必须得跟得上!
现如今农业效率太慢了,潜力绝对没发挥出来。
如今秦朝的人口才区区两千五百万左右,华夏大地绝对养得起!
缺粮的原因太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乡绅世家积粮不卖,其次是农业落后。
赵渊自然是着重对这两点动手。
众乡绅听后沉思起来,
“大人,这做新型农具哪有那么简单大,毕竟在这天下,就一个大人您这样的人。”
一位乡绅说困难时不忘拍下赵渊的马屁。
赵渊听后莞尔,
“不要小瞧了天下人,能人异士数不胜数!就看你们能不能招揽到了!”
“我说你们挣钱干嘛?埋地里?多糟蹋啊,重金求才啊!有什么舍不得的,这钱得花出去,要不然怎么钱生钱?你若招到一个人才,就会给你们带来百倍甚至千倍的利润!”
“你们是死脑筋么?”
话到最后,赵渊恨铁不成钢看得众人。
他也颇为无奈,这帮人太抠了,得让他们意识到开源的好处!
而乡绅们听了这话,嘴中应得倒是挺好。
可惜心中怎么想的赵渊就不知道了,
赵渊气愤是气氛,但也没有强求的心思,这旧观念想要改过来,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
点到为止,他也不在多说,这种事随着事情的发展,这些乡绅自然知道怎么做最适合自己。
眼下就暂时先这样吧。
片刻后,乡绅们激动的退走。
一直在赵渊身旁的李由,全程记录。
准备给嬴政上报的。
和赵渊在一起待的越久,李由就越震惊!
他觉得赵渊简直就是本百科全书,好像什么都懂。
李由更没想到,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农具,居然也是赵渊做的,而今日又拿出一个灌溉工具!
这赵渊莫非是生而知之?
否则为什么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到了他手中就会变得很容易?
就在他对赵渊胡思乱想之际。
离去的乡绅们,回到家中后,开始召集工匠,将各家的工匠集中起来,准备造筒车。
人多力量大,各种工具材料一应俱全,
近百个工匠开始急速制造。
对于新农具,乡绅们是一刻也等不得,早一日用上,粮食产量就会早点增加,也会早些节省人力物力。
此刻,乡绅们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
就这样,在利益的驱使下,工匠们开始日夜不停的建造起来。
三日后,一架筒车矗立在河边,看着筒车将一桶桶水从河中被待到田地内,乡绅们震惊了!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机械带来的便利,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颠覆性的,以前都是人力,再好点是畜力,但效率低不说,远些的土地根本无法浇灌。
如今,有了这筒车就简单了,都是机械,做出来后是永久的,不要发钱,不要吃饭,还省心,日夜不停!
一劳永逸。
此刻,乡绅们才想起赵渊说的话,耕作自动化!
这要是从耕种到收割,全部都不用人力,那……
想到这美梦,乡绅们激动了!
此刻,乡绅们心底对赵渊已经没有排斥感觉了。
众人不禁对赵渊推崇起来!
有这么一个县令在,想不发家都难。
这就是救星啊,听县令的准没错!
而此时,在田中耕地的百姓们,顿时也围了过来,
他们看到这庞然大物后,顿时惊为天人!
双眼大睁的看着眼前的圆形机器。
口中不断的发出啧啧称奇的声音。
“这东西竟然自己就能灌溉!这得省多少事。”
“俺家在西山下还有一片土地呢,也不知这个能不能灌溉到。若是能灌溉就好了,花点钱也行啊,俺家土地的粮食也会丰收。”
“这东西哪来的啊,俺可不信那些乡绅能出来。”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二叔就是刘家的工匠,做这农具他也在其中,他说这是县令大人做出来的。”
“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还会做农具?”
百姓们震惊了,县令,在百姓的印象中,那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平日只管养尊处优。
做农具?给百姓们感觉这县老爷好像不务正业,不过,百姓喜欢!
这时又有一个百姓道:“你们不知道,这县令大人还是前段时间发放的耧车与曲辕犁的制造者呢!”
这一下子,百姓炸开了锅!
这瞬间让百姓觉得县令触手可及,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此时百姓们心中激动了,这会做农具的县令大人,在他们眼中可和一般的县令不一样,这能做三件就能做三十件,以后县令大人在做农具,便宜的可就是县内的百姓了。
而在众人高兴之际,
几位保护赵渊的谍网之人,将这里的情况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