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二 碰瓷平原相

    刘,曹,孙。

    蜀,魏,吴。

    这三家,算是久经考验,耳熟能详的势力了。

    与他们相比,其他的家伙,无论是从气运还是历史成就方面,总归是差的有些远了。

    就如曹操对他们的评价。

    淮南袁术,冢中枯骨。

    冀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荆州刘表,虚名无实。

    江东孙策,藉父之名。

    益州刘璋,虽宗室,然不过守土之犬。

    其余者,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更是不过庸庸碌碌之辈!

    一句话,基本藐视了东汉末年,所有的诸侯。

    等后来孙权上位,曹操对其的评价,就变成了“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话听起来,貌似是一个带着褒义色彩,夸赞的评论了吧?

    实则不然。

    仔细品味,就会发现,曹丞相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些许高傲。

    他的潜意思不过是在说:生个儿子,就应该生一个像孙权一样的。

    换个意思就是:孙仲谋那个家伙,也就是儿子级别的货色。

    比之袁绍的儿子,刘表的儿子强些,但也就这样了,和他这种身经百战的老前辈,还是很有差距的。

    事实也证明,孙十万,在军事才能方面,确实拉胯。

    但凡一方雄主,多少都有点闪光点,但孙权…更多只是守城而已。

    更何况,现在的孙权,本身就是个小屁孩,投奔他还不如自己找个地方躲起来。

    那么,吴国pass掉,天下英雄者,也就是唯有曹操与刘备了。

    对此,夏诚只是稍稍思索了一下,就毫不犹豫做出了抉择。

    他要选刘备!

    不仅仅是出于他脑海里面的“坑爹”解锁任务,同样也是出于当下时局考虑。

    相比起这个时间点,已经坐稳兖州的曹操麾下。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

    赵俨、刘晔、满宠、吕虔、毛玠…

    那一帮子未来搭建起大魏能臣的谋臣文人班子,基本上都荟聚了大半。

    他就算投奔过去了,又算哪根葱?

    现实不是小说,所以即便是穿越者,可也不是万能的。

    夏诚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哪怕有金手指,出身不明的他也必然不可能,在那些已经出头,并且一个个还相互私交甚好的当代英才面前,后来居上,站在高位。

    要知道,即便是同一个上位者,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人,所进行的抉择,与态度,也是会有很大的不同。

    众所周知,不管在哪个体系里面,只要你想往上爬,就得得到上面人的重视。

    很多时候,先到一步,晚来一步,可能就是咫尺天涯。

    如果得不到重用的机会,那么一切的空头支票,都只会是一场笑话。

    至于说为了躺平,而凑上去热脸贴冷屁股?

    那不是理智,那是抖M!

    身为一个有金手指伴身的穿越者,格局,肯定不是普通人可比。

    也没必要因为这些条条框框,而委曲求全。

    夏诚也承认,自己并不是那种穿越了还甘心碌碌无为一辈子的人。

    或者说,任何一个心思成熟、并能够提前“预知”到一些未来剧情的人。

    都不会缺乏,干出一番事业的想法。

    刘备,就不一样了。

    他手下的武将自然不缺,但是谋士...呵呵。

    因此,夏诚他也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更何况,如果是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倒是确实可以做很多事啊。”夏诚的眼眸中,光晕闪动。

    当今天下,谁的势力最大?

    不是袁绍,不是曹操,更不是刘表与刘璋之流,而是公孙瓒与袁术。

    哪怕公孙瓒已经遭遇了界桥之败,也无碍他北方强大的力量。

    因为,界桥大战,虽是河北争夺战的关键战役,却不是决定性的。

    在界桥战败后的公孙瓒,随即又取得了巨马水大胜,并且南下至青州的平原,再次打通了青州和幽州的道路。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刘备手下,再怎么差,那也有关张两个万人敌的超级武将在手。

    有着大汉宗亲的身份。

    这个时候,只要制定正确的战略,想办法积极招纳天下的人才。

    通过合纵连横,拉拢一部分同盟势力,打击另一部分有争夺天下资质的诸侯。

    那么,还是可以有机会,完成统一大业的。

    一念及此,夏诚目光一凝,将思绪收敛。

    投奔尚未完成,人生还需要努力。

    望着远处正在施粥的身影,他深吸一口气,而后大步流星而去。

    辅佐大汉皇叔第一步,就先从碰瓷开始吧!

    坚信,这是伟大事业……匡扶汉室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