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章 李鸿张访鹰酱

    第一百八十章 李鸿张访鹰酱

    收音机的火爆,就像是一阵飓风一样刮过整个鹰酱国。

    无论是东海岸还是西海岸,无论是淑女还是村妇都以拥有一台收音机为荣。

    就算是那些带着高筒帽的绅士们也会买一台收音机,收听自己喜欢的赛马棒球节目。

    于是,BUS广播公司立刻开始招聘新的播音员。

    开始在不同的频率开放新的节目。

    而李子轩在收音机大火以后,就不在关注它了,

    因为他相信爱迪生就算是为了那的5%股份,也肯定能够做好。

    时间到了11月份,

    听说太平洋对面的那个老妖怪因为没有了膏药人的打扰,过了一个相当惬意的大寿。

    不过,到了1894年11月中旬。

    李子轩却受到了一份青国驻鹰酱国公使的拜帖25。

    不过,这个拜帖却不是公使本人发的,

    而是太平洋对面国家的那位北洋大臣即将前往鹰酱国访问的消息,同时他希望和李子轩会面。

    “李鸿张吗?”

    李子轩实在没想到这位未来毁誉参半的名人竟然要来鹰酱国访问,并且还要拜会他。

    于是,他给了本杰明总统打了一个电话

    “布鲁斯,你是想问那个总督阁下访问的事情吧!”

    本杰明提前说道,在西方世界一直都称李鸿张的官职为总督。

    “是的,什么时候的事情!”

    李子轩问道。

    “我也是刚刚得到了消息,按照行程他在下个月圣诞前就会访问鹰酱国!”

    本杰明说道

    “知道他为什么要访问鹰酱国吗?”

    “听说他想要引进一些先进技术,虽说他在青国搞得运动似乎并不是很成功!”

    “这样啊,我知道了!”

    于是,李子轩就挂断了电话。

    实际上,蓦然的收到了李鸿张的拜帖,他倒是蛮期待的。

    历史上他在1896年会访问鹰酱国,因为那时他在膏药国签订的条约,让他在国内背负了无尽的骂名。

    有人说,那时他的访问,是在逃避对其的指责。

    不过,李子轩对于这位历史名臣却不算很气愤。

    总的来说,李鸿张就和历史上的秦桧一样。

    都是背黑锅的人。

    条约是他李鸿张希望签订的吗?

    实际上,北洋海军在和膏药国爆发海战前,他就一直希望朝廷能够增添新舰。

    可是订购军舰的钱却被老妖婆去过大寿,修园子去了。

    结果北洋战败了,青国却让他去谈判。

    可是到了那个时候他早已身不由己了,一方面是背后的青国催促,让他尽快签订合约。

    一方面则是全面胜利的膏药咄咄逼人。

    甚至在签订条约前,他还差点被刺杀。

    这才让条约减免了许多。

    然而很多人却将青国签订条约的罪责都加入到他的身上。

    其实在李子轩看来是有些不公的。

    能够在临死前说出“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在李子轩看来比起那个拿着捐献的钱财挥霍,养情人,甚至收了膏药国黑龙会资助的大炮要强。

    不过,因为历史在李子轩这个蝴蝶下改变了。

    现在的李鸿张并不需要承担战败签订条约的罪责。

    其实李鸿张在西方人眼中能够和鹰酱国总统格兰特,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相提并论的,19世纪的世界三大伟人。

    要知道格兰特可是曾经的鹰酱国总统,他是军人出身,早年的时候百战百胜,有着“常胜将军”之称。

    俾斯麦是汉斯的铁血宰相,是带领汉斯走向强盛的风云人物。

    可是李鸿张有什么呢,

    其实如果没有李鸿张,青国至少要早灭亡20年,国家的灾难只会更多。

    在当时李鸿张很受外国人的尊敬,外国的使节在紫禁城中一直都是趾高气昂的,

    唯有在拜访李鸿张的时候会恭敬有礼,而且李鸿章出访外国的时候受到的待遇要远超其他的国家领导人。

    纵观李鸿张的一生可以说他已经做到了极致,换上谁去都不会比他做得更好了,

    如何没有他,夏国近代化的进程至少要延迟十数年,辛亥革命或许都不会发生。

    他也是很无奈的一个人,尽管他的能力完全不弱于人,但是面对当时的局面却没能力挽狂澜,救青国于乱世之中。

    所以550,李子轩倒是蛮期待和这位青国糊裱匠一见的

    于是,许多在鹰酱国生活的夏人在得到了这个消息后,都对这位大臣十分好奇。

    一直等到了一个月后,当地时间日,在三十艘军舰开道下

    一艘蒸汽船才缓缓的停靠在鹰酱国纽约的港口。

    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是纽约港内以一片人头窜动,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要见见这位东方高官。

    前总统格兰特之子和鹰酱国的卢杰将军亲自在港口迎接。

    随着舰船完全停靠在码头上,礼炮开始轰鸣起来。

    显然鹰酱国对他的到来给与了超规格的待遇。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等主流媒体全部都派了记者团队前来,

    希望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BUS广播公司,也全程通过广播让那些拥有收音机的家庭得到了这个信息。

    (PS:新书求收藏,鲜花,票票,新书就像是幼苗一样,希望得到各位看官的呵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