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三章 心路

    <b></b>                  直到了凌晨,这顿饭才算吃完。

    告诉那些百姓,明天继续跟着军队吃饭,记住负责他们的部队番号,这就是他们的饭碗了。

    刘襄没发粮食,城中动荡,有粮在手的百姓,未必安全。

    再等几日,人心安定需要时间。而且,这次让百姓与军队深入接触,也是刘襄的一次思考,一次试验。

    大汉的军队和百姓,其实是割裂的,虽然兵卒都是来自于百姓,可他们在心理上处于两个世界,他们的价值观不一样,越是老兵,这个问题就越严重。

    除了本乡本土的宗亲顾旧,他们对其他地方的百姓,并没有什么同理心,甚至纪律败坏的军队还会劫掠百姓,他们管这个叫做搜牢,并以此为乐。

    刘襄绝不允许麾下的部队变成那种样子,他是见过那支人民子弟兵的,那才是军队该有的面貌。

    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他们对百姓没有什么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兵,是带队将领的兵,甚至是剥削他们的世家豪强的兵,但没人认为他们应该是百姓的兵。

    刘襄想要改变这种思想,可军队是他的根基,那些老兵是他麾下军队的支柱。想改变他们,便如剔骨剜肉,必须小心翼翼。而且,意识形态绝不是小事,必须小心,再小心。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刘襄的部队会越来越多,他对军队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说句穷兵黩武,一点也不为过。他现在靠着抄掠世家豪强养兵,可世家豪强就那么多,不够他抢的。

    他扩张地盘的速度,是跟不上军队的需求的,总有一天,压力是会转向内部的,百姓承担了这些压力,就必定会产生矛盾。所以,刘襄想预先搞好军民关系,多少能缓解一下,不会变成军民对立,互相怨恨。

    说到底还是钱粮。

    刘襄是打算用制造业拉动商业,用商业利润养兵的,这需要时间。

    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工匠与熟练工人,这真的很耗费时间。

    商业方面,用军属组建的商队,主要是面对内部需求的,甄逸以及之后投效他的大商,刘襄需要他们转型,需要他们向外行商,从外部吸血,供养刘襄的势力。这些也需要时间。

    这段时间,需要世家豪强的资财,帮他屯民养兵,积累技术、人才,发展制造工坊,拓展商路。

    他现在非常不喜欢世家豪强之人投降,人家投降了,你就不能名正言顺的抄家了。要不然,以后每一场都是硬仗,他有多少军队都得拼光。

    刘襄已经明白,作为一个势力的首领,他可以心狠手辣,可以诡计多端,甚至可以杀人如麻,但他要遵守基本的规矩,哪怕是他自己创造的规矩。

    只有这样,别人才敢放心的追随你,不用担心下一秒就被你干掉,这是普世价值观,不分穷人富人。

    大汉朝的人啊,不怕你杀人多,杀人如麻居然是个褒义词,是夸奖人的词汇,他们怕的是你不讲规矩,没有定数,这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人家就不跟你玩。

    “唉~~”

    刘襄感觉很累,他逼着自己向前走,他已经踏上了这条路,不进则死。

    他不能,也不敢露出一点点的软弱。便如白天的时候,带队冲阵他不能停,面对关羽这样的猛将,他不但不能怕,还要装出一副淡定从容的样子。停马等着人家过来,表现出嘲讽、戏谑、智珠在握的样子,将敌将射杀于眼前。

    麾下的将士,见他如此淡定,战意激昂士气暴涨。可他不会跟人说,他其实腿肚子一直在转筋。

    他一直担心关二爷把手中的长槊,当成标枪一样扔过来,把他扎个透心凉?

    他能说吗?他敢说吗?

    他能退吗?他敢退吗?

    “人都是被逼的。”刘襄叹息一声。看着天边泛起的晨光,他又是一夜没睡。

    天亮了,虽然昨天睡得晚,但安平军的将士还是早早就起来了。事情很多,需要他们去处理。

    昨天带着百姓吃饭的部队,分队去往各个街道,像老母鸡唤小鸡一样,呼喊着聚起了一个个的队伍。然后,领粮食,煮粥做饭,他们觉得,还挺新奇的,以前可没干过这样的事。

    值守的部队,给黄巾军和俘虏发放饭食,然后带人出营,继续打扫战场,掩埋尸首。几千具尸首,够他们忙活了。

    吃完饭的百姓,刘襄也没放过,挑出里面会治病的医者、学徒,让他们开始义诊,为百姓治病。甭管是不是缺少药材,先把病患挑出来,凡是怀疑能传染的,一律隔离。

    其他人在城里打扫卫生,修缮房屋。赈灾这事,刘襄有经验,除了足够的粮食,还得给灾民找事做,不能让他们闲着。

    人一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灾民,哪一个不悲惨,谁没点伤心事?不能让他们陷在痛苦里。有事干,能让他们觉得有奔头,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活着。

    再说了,大战之后必有大疫,主要就是病人没人管,还有就是环境卫生有问题,传染起来一死一片,这个必须要重视。

    城里城外,忙忙碌碌,众人身体疲惫,心里反而安定下来。

    下午吃哺食的时候,王兴带着大部队赶到了蓟县,两万人的到来,城外打扫战场的进度也就更快了,不到天黑,事情就做完了。

    刘襄命令左军接手蓟县诸事。

    又重新按街道划分百姓队伍,由左军士卒负责携带百姓就食,安排城内劳作。

    中军带黄巾军和俘虏,移驻城外大营。民兵在城里休息一夜,第二天回返潞县,之后会协助后军运送粮草辎重。

    关羽也被王兴带来了蓟县,经过军中医工治疗,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只要后续伤口不感染,将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刘襄去看了看,关羽昏昏沉沉,不是叙话的时候,也就不再打扰他养病了。

    至于关羽伤好以后,怎么处理的问题,他还没想好。劝降肯定是要劝的,关羽能不能降,他是真的不知道,他也没抱多大的希望。

    从一开始,他就没想着劝降刘关张三人,刘备的野心、志向,不是个能屈居人下的,投过来也是个隐患。说不定人家来个借鸡生蛋,花你的钱壮大自己的势力,然后取你而代之。

    这种事,得多糟心。

    关羽张飞两人,忠义的印象太深刻,虽然他们跟随刘备没多久,也还没受什么恩义,但刘襄心里没底。

    至于劝降不成,是不是杀掉关羽?

    刘襄舍不得,毕竟是关二爷,杀之不祥。

    放了?

    老子宁可把关羽当吉祥物养起来,也绝对不能放!

    只是关羽太勇猛,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困住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