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2章 这个说法挺可爱啊!

    陈映又说:“这段不要传上网!我们这个要上综艺的!”

    宣传部长站起来,拿起喇叭,严肃地把陈导的话重复一遍。

    这一个陈导一个领导,有些生硬啊!梁安歌笑道:“陈导主要是怕你们吵架都要唱歌这事儿传出去了,以后别人故意找你们吵架呢!”

    “哈哈哈……”满山坡大笑。

    何欢也笑道:“这不稀奇,以前他们告状、打官司都要唱调子,调解纠纷的官员也要唱调子!”

    乡亲们十分开心,大喊:“我们不会传出去的!”

    大家也明白,上综艺要爆点嘛!提前曝光就没意思了。这也是为了宣传他们的家乡和文化。但是精灵和小白龙果然会说话多了!说得人心里暖洋洋的,多舒服呀!

    州长笑道:“你们会唱歌的嘴啊,确实会哄人!”看看部长,“我们要学学啊!不会唱调子,怎么让群众高兴呢?”

    大家又笑起来。

    吵架吵到其乐融融,民族园小伙急坏了,拉着何欢,满脸写着:你快解决我的问题啊!

    何欢才想起,本来在讨论他的姓名,怎么就对歌吵起来了?转头问他:“你姓什么?”

    “我叫蔡义。”小伙连名带姓,一定要让小白龙记住!然后兴奋地看着他,等着小白龙追朔他的祖先。

    “蔡,那你祖先的居住环境应该很好,可能在平坝和半山区,不用光靠打猎了,还很会种菜。对菜崇拜得不行,自称饿扒,就是菜部落。”

    “啊!”蔡义站起来,兴奋得不行,“你就像算命大师一样!我家真在半山区!真种了很多菜!”

    众人大笑。

    真是见识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才华。

    突然,一阵鞭炮炸响山间,锣鼓冬冬震响大山的心脏,大家抬头望去,几个穿着傈僳服装的人出现,在山坡上最高的一棵树上绑上彩色纸花。

    何欢兴奋道:“来了!”

    蔡义也摩拳擦掌。

    “这是要干嘛?”梁安歌好奇道。

    “上刀山!”

    “哇!”

    蔡义撑着小白龙肩膀站起来,“看我给你表演上刀山!”

    专家们笑道:“我们不配吗?”

    蔡义嘿嘿笑道:“你们一起看。”

    专家们说:“我们是沾小白龙的光呢!”

    大家一起起身,围过去。

    何欢说:“中间那位戴着高高帽子的爷爷就是祭司,傈僳语称为尼扒,尼就是精灵。在接触现代文化之前,尼扒就是傈僳人中最大的智者。

    跟纳西的东巴、彝族的毕摩一样,

    是这个民族最高的精神领袖和文化创造者、守护者和传承者。主持着傈僳族一切重大活动,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尼扒。

    以前,他们这个过程更复杂一些,要点花、扎刀、祭刀杆、清理道场,这些准备活动都需要一天。

    现在每年阔时节、澡堂会都有上刀山这个活动,所以就有块固定的位置。阔时节刚过嘛,刀杆也是现成的,就跳过准备阶段,直接立刀杆。

    但前面这一系列仪式,到后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还是要走一下。也可以让我们更直观感受到这项活动的神圣庄严。”

    专家们点点头。

    “给树扎上彩花,是为了装扮山神的新衣,让神高兴。刀梯上扎花,是为了刀神高兴,让他们保护上刀山的勇士。”

    祭司把茶、酒、鸡和猪头摆在树前,开始唱起古老的调子。

    果然肃穆!一下仿佛穿越到部落时代。

    何欢解释:“这是《请神调》,歌词大意是:三个阿米玛神,请从天上下凡来,六个阿若玛神,请从天上下凡来。

    今天是吉祥的日子,主宰人间的神仙,请从天上下凡来,今天是祥和的日子,主管灵兽的神仙,请从天上下凡来。”

    专家们点点头,果然到处都是神!

    “阿米玛神,就是山神,阿若玛神,就是龙神,还有猎神、火神、刀神等等各路神仙都要请下来。

    所以上刀山不是简单的杂技或体育娱乐活动,而是起源于一种祭祀习俗。他们用这种高难度的活动来取悦神,让神保佑他们一切顺利。”

    在树下祭完,祭司又把贡品端到澡堂上方,祭司又唱起来。跟着他的几个人则像跳大神一样跳起一种古老怪异的舞蹈,极具神秘气氛。

    “这又是什么?”

    “《龙神调》,歌词大意是:天神、地神、山神、水神、树神啊!我们把养了三年的大猪献给您,我们把喂了三年的大公鸡献给您。

    祈求您保佑成千上万的同胞们,健康快乐无灾无难。您要饱饱的吃啊!您要饱饱的喝啊!这一段其实是为晚上下火海准备的。

    上刀山下火海是连在一起举办的。祭山神为主体,是保佑上刀山的勇士不受伤。祭水神也就是龙神为主,保佑下火海的勇士不受伤。”

    “噢。”专家们点点头,大开眼界。

    “因为澡堂,傈僳族就称为龙潭嘛。所以他们会往这个方向来祭祀祷告。”

    仪式还挺复杂挺长的,何欢就继续跟他们讲解:“很多人都认为上刀山来源于纪念明朝三征麓川的汉族将军王骥。

    说是王将军带领傈僳族同胞打败了麓川军。不对哈,没打败,这个是另外一回事了,以后到德宏再说。”

    专家们笑起来,既然小白龙提了,必须找个时间抓住他让他讲完。

    “这个说法在腾冲一带尤其流行。王骥三征麓川,正是以腾冲为根据地。而腾冲,那个时候大部分已经是汉人。

    不过可能确实因为傈僳族擅弓弩,发无虚失,也更加适应高山环境和气候,明军从丽江一带征了很多傈僳和纳西人来打仗。

    后来就在腾冲建了一个三崇庙,中间供奉的就是王骥,两边供奉的就是他的女儿和儿子。这个时候,王骥还仅仅只是汉族的崇拜对象。

    但确实有一些傈僳士兵留在了当地戍守边关,还有后来不断从泸水一带迁移到相邻的腾冲和保山的傈僳族。

    当时汉人地位更高,有些傈僳士兵就说自己是南京人,因为云州很多地方的汉族移民都是南京迁来的。

    然后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这种仪式就与汉族祭祀王骥的活动联系起来了,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因为他们上刀山下火海嘛,这一般人整不了。

    就慢慢变成了傈僳族独特的一个仪式,并且全程由傈僳语完成。除了祭祀阶段,腾冲还挂一个汉族将军像,汉文化在其中反而退化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至于怎么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傈僳族都说是为了纪念王骥呢?那是因为解放后,这个活动消失了一段时间。嗯……具体原因,你们知道的嘛。”

    大家笑着点头,年纪大点的专家有的还经过那个年代,都知道。

    “然后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就有民族文化保护人士去反应,要恢复刀杆节,开始民委不同意,说你们这个活动,祭祀……嗯,咱们不是很提倡,新时代,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

    专家们笑起来。

    “民族文化保护者,不能像驴一样犟!这是保护不了你想保护的东西的!他们反应很快,说我们纪念的是王骥啊!王将军为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傈僳同胞怀念他!我们不是祭祀,是纪念保护国土的王将军!是缅怀戍守边关的英灵!是传承我们傈僳族和汉族的友谊啊!

    上面想,你们这个说法倒挺可爱啊!”

    “哈哈哈……”

    领导们无语,小白龙还是不要进体制好,不听宣教。

    何欢看看陈映,“这段不要播,有时候该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就别让他们知道了。”

    众人又大笑起来。陈映想着小白龙要去办春晚,会提前规避风险。

    “保护人士就邀请民委去民间调查,各个村寨都很热情,表演他们的拿手绝活。民委看了很高兴,这个……很正能量嘛!”

    大家哭笑不得。

    领导们觉得小白龙进体制,会把领导气死!

    “不久民委在大理开体育会,就让腾冲的刀杆队伍去表演,这高超的技艺,赢得满堂彩!媒体热烈报道。uu看书

    这个说法也就这么传开了:上刀山下火海是为了纪念王骥,一个清廉、伟大、爱各族人民如子的汉族将军!”

    州长道:“还有这么一段渊源!我都不知道!”

    周围的群众也一脸懵懵的,很可爱,“我们也不知道!”

    何欢看看他们,“你们就现在知道一下吧,一会儿忘了,别传出去。”

    “哈哈哈……”

    “这原本就是宗教活动,请神,爬上刀山,然后下来。就没了。后来媒体报道了,更多地方邀请他们去表演。

    番茄免费阅读

    民族文化保护者们,又开动脑筋,把祭祀部分弱化了,把傈僳族的音乐、舞蹈加入进去,让这个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从娱神变成了娱人。

    发展到现在,又跟旅游联系在一块儿了,就成了傈僳族盛大的节日,或者说盛大的节日都有这项活动。”

    乡亲们和外乡来的人都看着祭祀完了的尼扒,带着几个汉子将刀杆立了起来,五彩刀梯,直插蓝天,突然对这个传统节日有了全新的认识。

    何欢拍拍蔡义的肩,“加油!”

    章节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