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365 外祖母长什么样

    那日,他到聚贤阁时,房里多了位夫人和一老妇。不用袁昌霖介绍,他一眼便认出了那夫人就是莲儿的外祖母兰芝。粕

    一个原本养尊处优的年仅四十几岁的夫人,如今看似吊着一口快上不来气的样子。不过她见到周平的那一刹那,那凹陷的眼睛里射出的光芒,让人觉得她又活过来了。

    见周平进来,她激动得撑起身子,若不是那老妇扶着,瞧架势她就要倒下了。

    让周平内心不是滋味的是,她额头已经有了两缕白发。

    周平眼眶红红的,想来若是婶子见到了一定很心疼,莲儿她们也不好受吧。

    他朝着兰芝扑通一声叩拜行礼,忍不住替莲儿喊了一声:“外祖母。”

    这声“外祖母”叫兰芝身子一颤,她哑着声儿道:“诶,快起来,快起来。”

    “你这孩子,怎么行如此大礼。”袁昌霖忙上前扶他起身。粕

    “我这是替婶子和莲儿她们行的礼。”周平起身站着,不肯坐下,袁昌霖拗不过就随他了。

    “梅儿她还好吧孩子们都好”兰芝颤着声儿问。

    周平捡着高兴的事跟兰芝说,特别是听到她有了四个乖巧伶俐的外孙女,兰芝恨不能马上前往下沟村,她是一刻也不想耽搁了。这么多年吊着一口气,就是等着能见上女儿一面。

    许是母女连心,她坚信梅娘还活着。

    每每袁昌霖劝她放下女儿,她的病就会加重。

    袁昌霖能坚持多年打探梅娘的消息,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了兰芝,只要她能活着,哪怕女儿找不回来了,他的家也能保全了。

    董梅原就打算要亲临今年的拍卖会,没想到还能见到梅娘的亲人。粕

    袁昌霖安抚道:“夫人听见了吗好好养着,过些日子就能见到梅儿和外孙女了。”

    “那还要多久啊”兰芝转头看向周平。

    “快了,下下月就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毛衣拍卖”周平道,“婶子已经在做准备了。”

    “都等了这么多年,不在乎这几日的。”袁昌霖柔声道,“听管家说她很忙,忙着种茶种药,一时间走不开的。且路途遥远,孩子们又小,万一有个闪失,你不心疼啊……”

    “是我心急了。”

    兰芝定定神,又道:“周平,听说你就要回去了,那你带信给梅儿,叫她路上慢点,千万要顾着自己和孩子们。”

    “放心吧。”周平点点头,“婶子做事周全着呢。”粕

    “那就好。”

    兰芝说完朝着老妇道:“左姨,你把那匣子拿来。”这老妇姓左,原本是兰家的家奴,后来作为陪嫁随着兰芝一道进的袁家,她服侍了兰芝一辈子。

    左姨打开包袱,取出匣子放置桌案。

    “这里面都是我给梅儿攒的,劳烦你帮我带去。”兰芝道。

    不用打开,周平也能猜想到,里头必定装了些珠宝首饰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路上带着着实不便。

    “外祖母,这些还是留着您当面交给婶子吧。”见兰芝不解,周平又道,“这些东西贵重,我怕路遇歹人,白费了您一番心思。”

    袁昌霖点点头,“周平说得没错,出远门带这些确实不便。”粕

    “您的心意我会转告婶子的。”周平道,“只要您平安喜乐,到时候一家团聚,婶子也安心不是。”

    兰芝摸了摸匣子,又看看老妇。

    “小姐,您先替小小姐收着。”左姨附身宽慰道,“待她们来了京都,你几时给不得”

    此时,凉亭里静静的,周平也没再说话。

    “外祖母长什么样”青禾难得乖巧地依偎在董梅怀里,她这话是问董梅的,在她的认知里面,娘亲应该记得祖母的样子。

    董梅怔了怔,她也没见过。

    “三儿长得最像外祖母了。”瞧着青禾巴巴儿的眼神,周平柔声道。粕

    可是青禾像没听见似的,一直等着董梅应答。董梅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点了点头。

    “哦,我长这么大还没瞧见过外祖母呢。”青禾道。

    “下月你就能见到了。”董梅挨个儿扫了眼女儿们,那才是她们至亲的人呐,怨不得脸上有些急迫又伤感的表情。于私,她不过是有些感触,却很难有那种急切的心情。

    “那太好了。”青禾拍着手道。

    “是该去看望了。”吴氏道,“山高路远的,可得小心着。”

    董梅点点头,想起来路上要花半月多的时间,不免微微皱起了眉头。

    “婶子,回头我就准备,预备着二十日的时间。”周平道,“咱们一路游玩过去,该是有趣不乏的。”粕

    “这样好,走走歇歇,孩子们也不累。”吴氏道。

    “那就要劳烦姐姐安排好技校的事了。”董梅对着秋菊道。

    “你且安心去。”秋菊道,“看日子,正好这期学员结业后你们才动身。待第二期开学的时候,志远那几位同窗正好可以帮上忙。”

    “娘,姜姨老早就筹谋好了。”青莲道。

    孔夫子那倒是个人才输出的地方,那些寒窗十多年的学子,扫个盲岂不简单。

    对于家境贫寒的人来说,兼职技校老师又是个赚外快的好营生。

    为这事,孔夫子还特意谢过董梅。粕

    有几位家贫的学子,自从得了技校的差事,不但能供自己读书,还有余钱接济家里。

    “梅娘,府城以及后续要开办的技校,咱都用这法子。”秋菊道,“这可是三方收益的好事情。”

    董梅点头应承,技校这块她完全可以放手了。

    不过,这次去京都,可不单单探亲。

    经过了一年多的手艺历练,毛衣的质量可是上了好几个台阶。有些手艺好的织出来的毛衣,搁现代那就是手工艺品啊。

    不得不说,这纯手工制作能力比前世的文明人不知强了多少倍。

    这次进京,一方面要继续毛衣拍卖,所以这拍品一定要惊艳四方。半年前她就着手这事,这次得叫那些贵人们多掏银子了。粕

    古代人讲究个寓意,她就在这寓意上下了不少工夫。

    再有了织妇们精湛的手艺,那拍卖的毛衣不惊艳都难了。

    另外,还拓展了毛线摆设玩具等物品,更是个新奇的玩物,这个比毛衣可简单多了,但是利润却能高出一截儿。

    家里也好安顿,有志明志宏管着外面,刘妈打理屋里,倒也没什么要紧的。如今家里人手也够,茶苗药苗也快移栽好了,有了袁家那几位种茶的好手,估计袁伯也能走得开。

    就是顾老头是个拧的,他可能不大愿意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