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六十七章 值得历史铭记的两场论文答辩!

    秦克的硕士学位答辩论文选了《黎曼猜想的前四组表达式推导及证明过程》,而博士学位答辩论文选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他在数学系没有导师,于是系里便安排田剑兰院士当他的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据说这个只是挂名的导师也让数学系里的教授们争破了头,毕竟哪怕是名义上的,也是秦克的老师啊!

    现在谁不知道秦克有很大机会拿到菲尔兹奖?

    菲尔比奖得主的导师,说出去脸上都能添三层金纸!

    最终还是顾伯钧副校长拍了板,让田剑兰院士一举将秦克和宁青筠的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兼起来。

    这个人选倒还真是没人敢有异议,毕竟田院士原本就是宁青筠的老师,当初秦克也是想要拜在她门下求学的,只是田剑兰院士自谦才能不足以教导秦克,此事才作罢,但事后秦克依然与宁青筠一起叫田剑兰做“老师”。

    何况田剑兰还是目前清木大学数学系唯一的专职数学院士!

    ——这里提一句,邱老先生是外籍院士,而且是求真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已算是半独立的院系,不隶属于数学系。

    所以众多教授们也只能半眼红半感叹田剑兰院士这一年多来真是时来运转。

    秦克选的都是之前的学术成果,论文稍作修改就能用。因为这段时间他在数学上的心思全花在了黎曼猜想的第五组表达式推导上,没精力单独准备新的论文了。

    而宁青筠不一样,她集中了大多数的精力,花了近十天时间,将之前写了一半的论文完成,最终形成了两篇主题不一样的论文,分别是用于硕士学位答辩的《随机系统与代数几何在数论中的创新应用》以及用于博士论文答辩的《通过泛函分析解决确定性模拟方法中的理论误差界问题》。

    这两篇论文的优秀连秦克都大为惊讶。

    第一篇的硕士论文基本上是宁青筠在这几个月来研究“青柠数论非线性结构法”时的心得,综合了王派与陈派的数论学说,以及她自己的深刻理解,将随机函数、概率论及代数几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几乎完全由她原创的新型数论方法,对于解决某些概率相关的数论问题极有帮助。

    之所说是“几乎”,是因为里面有一点“青柠数论非线性结构法”的影子,但不多,只有10左右,更多的是原创的更深层次创新。

    光是这一篇论文就足以成为非常优秀的博士论文了,宁青筠却只是用在了硕士学位的答辩上。

    而另一篇《通过泛函分析解决确定性模拟方法中的理论误差界问题》更是了不起,宁青筠通过这两年来她最擅长的泛函分析及数学建模方法,首次解决了在函数间断下非光滑函数误差界的局限性及其收敛性问题,甚至可以应用到股市的买空卖空期权期货操作当中,可以说是应用数学方向的一项杰出成果,起码可以秒掉国内70的青拔课题了。

    事实上这也是宁青筠在年初与秦克尝试进行美股交易,却发现美股的趋势线完全变坏,短期内没有好转的可能,于是便转而研究买空卖空指数期货的经验心得提炼而成的学术成果。

    到美股里尝试圈钱用于锻炼能力、为未来的科研补充资金,是两人的既定目标。

    为此两人在三月在得国期间,利用了大概两周左右的空闲时间,借助微光进行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并建立起了基于随机系统及概率论统计论的数学模型,后续模型建立后主要由宁青筠在跟进完善。

    依托这个数学模型的自动化交易,两人胜多输少,那300多万美元的美股账号,目前利滚利已翻了接近一倍,达到600多万美元,这还是后来宁青筠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完善“青柠数论非线性结构法”和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上,没有再对数学模型进行更新的战果。

    顶尖数学家在股市里圈钱的能力可见一斑。

    当然,前提是有像美股这样买空卖空股指期货的制度,不然单边下跌的熊市里,神仙也没法子不亏损。

    宁青筠的这两篇论文已事先交给田剑兰院士看过了,田剑兰院士只提了几点小意见,便同意了她用这两篇论文来进行答辩。

    六月十日是周五,每个周五秦克和宁青筠的课程安排都比较宽松,在这天进行论文答辩不需要占用两人平时上课的时间。

    所以一大早,两人便换上了正式的服装,出发去参加答辩早上8:30-10:30的连续两场答辩。

    这次专为两人开设的硕士学士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原本只是走个过场形式,在因为宁青筠的重视和认真准备,以及田剑兰院士看到得意弟子的论文成果后的再三坚持与要求,这两场学位答辩最终规格高得吓人,也非常正式严谨。

    担任答辩评委的不但有国内的数学第一人邱老先生、田剑兰院士、数学系里的三位资深教授,连隔壁的燕大也来了两位数学院士,其中一位还是燕大的副校长,也不晓得清木和燕大两所向来针锋相对的高校是怎么达成这个协议的。

    光是这样的规格已够吓人了,最让秦克和宁青筠意外的是,学校还请了在家里休养、久未出门的王衡老院士来旁听。

    王衡老院士可是国内数论界硕果仅存的泰山北斗,地位超然。

    当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秦克和宁青筠的老师,这是真真正正拜过师、有师生名分的老师!而以王衡老院士为首的王派,也成为了秦克两人在数学界里最大的支持力量与后盾!

    见到王老院士的出现,秦克和宁青筠也特别高兴,尤其是见他练习了“东方培元法”、严格进行食疗养生后身体好了不少,两人更是欢喜。

    以王老院士的高龄和原本的身体底子,怕连两年都熬不过,但现在看来,只要继续坚持练习东方培元法,再熬个五年七载应该是可以期待的,这怎能不让非常尊敬这位老人家的秦克、宁青筠感到欢欣?

    王衡老院士看向两个关门弟子的目光也充满了欣慰,没想到人生快要入土了,却有了这样两个优秀至极的弟子,接连破解世界级的数学难题,现在连大名鼎鼎的哥德巴赫猜想也踩在脚下。

    要知道两人才二十岁出头!

    夏国数学界的未来,无疑会有一片光明。

    老爷子微笑道:“好,好。今天我老头子特意来这里,只是想看看你们的最新成果。你们准备好就开始吧,不用管我,也不要影响到你们答辩的心情。”

    秦克和宁青筠向老师敬了个礼,才陆续走到前排坐下。

    “开始吧。由秦克先来。”充当主持人的数学系主任卫元甫作了指示,后面的摄像机也同步开启,更有专职的摄像师进行拍照。

    这次只有两个人参加的答辩将会全程记录,将作为珍贵的资料和清木大学有史以来最高规格、最特别的毕业答辩而永远保存在档学校桉室和宣传部门里。

    秦克的答辩非常顺利,他的论文都是现成公开发表过的,只是稍作了修改,不过以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作为学位答辩论文,天下间也只此一人,所以评委们全都听得很认真,到了提问环节也提出了不少有难度的问题。

    秦克对答如流,原定一个小时的两轮学位答辩,只花了四十分钟就结束了。

    结果也毫无悬念,评委老师们交换意见、评分后,秦克便完成了整个答辩流程,而且取得了100分满分的答辩成绩,记入学生档桉。

    当掌声响起,秦克向着评委老师们鞠躬敬礼。

    旁听的黄校长上前,笑着上前与他握了握手:“恭喜你,秦克博士。希望你以后继续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从通过论文答辩的那一刻,秦克已是事实上的数学系博士研究生了,叫他一声“秦克博士”实至名归。

    宁青筠的答辩则花了更长的时间,因为她的论文除了田剑兰教授和秦克外再无第三个看过。

    单马尾少女站在讲台上,播放着ppt,开始了自己的两场学位答辩。

    对于已多次走上国际舞台、在数千名数学家云集的大会场里作过一小时学术报告的宁青筠来说,台下坐着几个重量级的院士、一双双的目光凝聚会神地看着她ppt的场面已算是“小儿科”了。

    所以除了一开始时她略有些紧张外,很快就变得镇静起来,全场侃侃而谈,半点也没怯场,发挥得非常出色。到了答辩环节,田剑兰院士当先问了几个诸如“近似目标函数值的收敛性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近似解的残差收敛性问题你在论文里没提及,是没考虑到还是基于什么原因”之类的极有深度问题,宁青筠都一一认真作答。

    田剑兰院士这才点头道:“我没别的问题了,请各位评委继续多多提问,严格评定这学生的学术能力。”

    轻易不肯夸人的邱老先生绷不住了,笑道:“小田你啊……就算想变着法子让你的学生多加表现,也不必用这样的方法,我们都承认她很优秀了,非常优秀了行不行?我们想提出比你更刁钻的问题都不容易。”

    众人都哄笑起来。

    谁都看得出来,田剑兰院士对于这自己悉习栽培的弟子满意得不行,才会以最刁钻的问题来考验她,让宁青筠的数学能力在一问一答间尽展无遗。

    田剑兰院士嘴角也向上勾了勾,但很快又敛起:“各个评委提问,这是答辩的必要流程。”

    “好好,那我也问问吧。小宁啊,我看你在第一篇论文里,针对连续的偏微分方程,用到了区域分解的思想,你能再详细讲解一下这部分细节吗?”

    “好的,没问题。”宁青筠拉过一块白板,边写边说道:“我先通过纯代数的方法来展示空间约化方法的基本步骤,然后建立起平行于积分方程方法的广义边界积分方程,再从局部对称性入手,将无限的计算问题借助对称耦合,约化为有限的计算问题,这对于素数间隔问题的研究起到很大的简化作用……”

    邱老先生听罢,目光里掩不住的赞许:“很不错。”

    燕大的副校长方志云院士更是叹道:“光是第一篇论文的水平,直接用来评个教授都绰绰有余了,拿来当硕士学位论文太浪费了。怎样,宁博士,将来有没有兴趣到我们燕大的数学学院任教?可以直接按正教授级别来安排待遇。”

    邱老先生眉头上挑,笑骂道:“老方你们燕大人才济济,还要来我们清木挖人,不嫌太过份了吗?不怕和你说,宁青筠和秦克都已答应了,九月后就到我的求真书院当讲师,你要挖角?想也别想。”

    方志云院士故作不平道:“什么?才给个区区讲师的待遇?邱老,我虽然尊敬您,但您这样怠慢人才,我可瞧不过眼。”

    邱老先生哼了声道:“讲师只是兼职的,他们还要继续往物理专业里深造,不然你以为我们会吝惜一个教授的待遇,我甚至可以保他们十年来成为最年轻的院士……”

    “咳咳——!”卫元甫主任大声地咳了几声,打断了两个老院士的人才争夺:“两位院士,现在还是答辩环节,请不要跑题了,另外……”他指了指后面的摄像机,苦笑道:“全程录像着呢,注意影响。”

    邱老先生和方志云院士这才收住了声音,另外几个评委也各自问了一两个问题,宁青筠的这两场学位答辩也毫无意外地顺利结束了。

    两人去旁边的更衣室换上了学士服,并列站到讲台上,在闪光灯的见证下,黄校长将早就准备好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证书交到了秦克和宁青筠手里,向两人送上祝贺。

    闪光灯反复闪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只有两个人参加、为期近两个小时的特殊答辩和学位颁发仪式,就这样落下了帷幕,王衡老院士全程笑得非常欣慰,但在答辩仪式结束、用过午饭后就在家人的陪同下返程了,并没有留下来多与秦克二人相聚。用他的来说,能亲眼看到两个关门弟子作出如此高质量的答辩、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这辈子已没什么遗憾了。

    秦克和宁青筠拿到数学的学位后,依然在学校里正常上课,一周后,两人又先后通过了化学、生物两科的学士学位论文答辩。

    此至,除了本专业的物理他们依然未拿到学位外,他们已有了三张数学的学位证,一张化学学位证,一张生物学位证。

    尤其是数学专业上,他们已是有博士学位的人了,再加上“副研究员”(相当于副教授)的职称,走在校园里那些教授们老师们都要笑着打招呼,将他们当成同事看待。

    而秦克出发去意大丽领奖的日子也越来越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