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盛世风波最新章节!酒足饭饱之后,张老汉带着田乾真去睡,走进睡房。只见一个大炕,占据了一整个房间,足有二丈多长,并排摆着六个铺位。张老汉说道:“乡下农家。没有单独的卧室,一家人睡在一起。你走大地方的人,就只有将就一些了。”这时夜已经很深了,然而炕上只有三个小孩在上面熟睡。张老汉上前亲了三个孙子一下,将中间的隔帘子拉上。
田乾真说道:“你的儿子媳妇到另外的地方去了啊,这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让他们来睡吧,我不用床也行,给我一间空房就行了。”张老汉对田乾真说道:“那怎么行,你现在是我的客人。我们先睡,他们还要忙一阵子。家大人多事情多,男人要整理工具和纺织印染中的粗重活路,女人纺纱织布。我家现在有两匹马,一头骡子,一辆简易马车,一套农具。还有一个染缸,一台织布机,四辆纺车,加上这套住房。种田、纺织的工具已经够了,这是我们三十多年日夜操劳的全部积蓄。现在缺的是土地,为了买地,一家人都豁出去了,租种了五十亩地,一年要纺织三百斤棉花。要做好这些事情,晚上就得忙活。”
田乾真生活在员外之家,从未干过农活。看到这一家人为了生计,辛勤劳动,才知道吃的穿的来之不易。他从钱袋中拿出十贯钱,放在枕头下面,他怕张老汉拒绝,只好偷偷的给他们。第二天一早,就骑上枣红马继续上路。
李岘被贬之后,京兆尹的位置空出来了。张渐一直觊觎这个位置,走进中书省对杨国忠说道:“控制京城的安全保卫,就控制了官员的行动。因此京兆尹一职至关重要,丞相一定要握在手中。”
杨国忠从座位上站起来,笑着对他说道:“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的,这次让你如愿以偿,我昨天就向皇上上奏了。今天让吏部推荐,三省复议之后,正式上奏。不过翰林院的事,你还要担着。”
张渐走近杨国忠的身边说道:“感谢丞相,翰林院就那么点事,轻车熟路,容易得很。不过也要给我配一个比较强的帮手,我好有时间为丞相出谋划策。”
杨国忠做了一个让坐的手势,重新坐到位置上说道:“这个很有必要,朝廷的官员也应该挪动一下了。有些位置要调整一下。”
正在这时,杨暄进来了,笑嘻嘻的说道:“老爸,给我也调一下位置吧。”杨国忠说道:“户部侍郎管人管钱管粮,多重要的位置,别人想去还去不了,那里还有更好的位置啊。”
“位置可以不调,品级要动一动。上朝的时候,穿紫袍的官都在我的前面。皇上上朝本来就少,加上我在后面,从来都见不着他,永远也没有机会得到他的重视。”杨暄走到杨国忠的向前说道。
杨国忠台眼看了杨暄一眼,正色说道:“看看你这德性,还想做尚书?有人在我的面前告状,说你整天在酒店里与人玩樗蒲,不在衙门的办差。”“那个不长眼的乱嚼舌头,在我背后说我的坏话。到酒店里玩樗蒲是有的,那是你安排的,要通过崔光远了解太子的情况。想不到成了这些人的把柄,这可不是我的错。”杨暄气冲冲的说道。
“坐下吧。”杨国忠说道:“谁让你不注意场合,不知柬检,大摇大摆的这样做,如果没有老子护着,你这侍郎早就没了。说说崔光远跟你说了些什么?”
杨暄摸了一下脑袋说道;“他说太子很郁闷,头发已经白了许多,没有与朝中的大臣来往,平时与张良娣一起下棋。”张渐说道:“崔光远做过十多年的万年县令,对京城很熟,就让他做京兆少尹。丞相以为如何?”
“让崔光远做京兆少尹,谁来做左庶子,太子不能忽视,他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杨国忠挪动身体,面对张渐说道。杨暄说道:“裴冕不错,在户部做郎中非常出色,而且对人很忠诚,又有能力,就让他做好了。”
“好吧,既然你们认为他们不错,就把这两人列入进去吧,”杨国忠看了杨暄一眼说道:“户部尚书裴宽,可是老资格,不好动。”杨暄说道:“裴宽倚老卖老,在户部摆资格,平时对父相也不太尊敬,早就应该换换了。”
杨国忠说道:“皇上对这些老臣很重视,不好免他们的职,也没有他们合适的位置,不好办啊。本来让你担任侍郎,就是让你主持户部的工作,将裴宽架空。但你不愿担责任,他好象越干越来劲。要动他,皇上不会同意。”
“此人年老力弱,给一个闲散的职位他做就行了,我们这此年轻人不能老是这样等着。我干侍郎已经一年多了,他不退我怎么上啊?”杨暄不屑的说道。
“这事我放在心上,由吏部统筹考虑,你们不要在外面乱说,事情没做宣扬出去不好。虽然皇上对我信任,但朝廷中反对我的人也不少,不要让他们抓到把柄。”杨国忠手一挥,示意他们出去。
吏部的上奏的官员调整方案,中书省签了字,报到了门下省复议,张倚看过之后对韦见素说道:“又是一个大动作,杨暄做户部侍郎都不称职,还要晋升户部尚书,就因为他是杨国忠的儿子,李林甫也没有这样明目张胆。”
韦见素看过之后,直接去了中书省,杨国忠热情的说道:“派人送来就可以了,宰相亲自送过来,经当不起啊。”韦见素说道:“门下省意见很大,如果要报到皇上那里,只有签反驳意见。那样不好,因此来与你商量一下。里面的人作些调整,让吏部重新起草奏折,你认为如何?”
杨国忠的脸拉得老长,不高兴的说道:“在皇上面前举荐你,而且还保了你,这点事情就商量不过来。”韦见素说道:“门下省的人多,他们意见很大,平息不了,他们要向皇上上奏折,是我将他们拦住了。尤其是对杨暄晋升尚书的事,差一点就翻了天了。”
杨国忠脸色缓和了许多,说道:“安禄山的儿子很多年之前就是三品官,杨暄为什么不能做尚书了。”韦见素说道:“怒我直言,杨暄在侍郎的位置上,没有做出业绩,很多人都有意见,晋升尚书肯定通不过。我建议让他担任大常卿,这样我还可以向他们说说清楚。”
杨国忠说道:“那就让他兼任太常卿,其他的人不能动。吏部的上奏明天再到门下省,你不能再作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