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手抄、雕版与活字……

    “活字印刷?”

    掌司听闻之后,苦涩道:“皇上,那活字印刷不好用啊。”

    朱允炆不解地看着掌司。

    活字印刷术闻名于世,你告诉我不好用?

    掌司认真地解释道:“皇上,就以泥活字来论,其笔画钝拙呆板,粗细不匀,字形不正,美感不足,再加之着墨深浅不一,边缘不齐,经常便会出现断笔缺笔,刊印出来之后,断断续续,模糊不清,不利观瞻。”

    朱允炆微微皱眉。

    “再说那木活字,取材虽是便利,花销甚低,然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且木活字遇水后易变形走样,与药剂粘合后,不易分开。相较而言,雕版印刷,才是最为合适。”

    掌司的讲解,让朱允炆陷入了沉思。

    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四大才子,四大美女……呃,这些都是中国人定义的。

    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却是西方概念,具体来说,是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的。

    对于后世之人,伟大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几乎人人知晓。一提到“印刷术”,几乎下意识地便想起了毕昇的名字,活字印刷术的鼻祖嘛。

    然而,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其包含的是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两种。

    让很多人无法相信的是,为后世人津津乐道的活字印刷术,自宋出现以来,从来都没有占据过主流,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

    无法相信?

    可,这便是真实的历史。

    宋代,毕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烧结陶土字符的方式,实现了活字印刷的突破。

    但宋代,普遍应用的依旧是雕版印刷。

    在元代时期,王祯解决了木制活字的问题,为木活字印刷实用打下了基础。

    可无论是元朝还是明代初期,活字印刷,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配角,对于司礼监经厂而言,最主要的印刷方式,依旧是雕版印刷。

    事实上,在古代的典籍传承方法上,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只能排在第二、第三。

    真正的主流,是手写……

    只是,手写也不能是发明啊。明明最为主流,大佬牌面,可怜的,几乎没人想起过……

    若是你去明代初期某位官员的书房逛逛,里面有书一千册,拿出来统计下:

    这本是手抄本,哦,还是手抄本……

    算出来了,手抄本六百册。

    雕版印刷本,也还不错,有三百八十册。

    至于活字印刷本,只有二十册。

    算下比例,活字印刷的书籍,占比只有百分之二,嗯,其中很可能有几本还是自家族谱……

    古人都喜欢抄书,即能锻炼书法,还能学习学问,最主要的是,省钱不是。

    当然,抄书不省钱的也有例外,那就是明代历史上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全书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动员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超出两万一千六百余人。

    这本书可谓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手抄本,约三亿七千万字,全部都是人工,一笔一画手写出来的。

    朱允炆打造中华书局,直接奔着钱去的,若是选择手写的方式,那猴年马月能赚到钱去?

    活字印刷成本低,操作便捷,应该使用活字印刷?

    不,成本低,只是隐藏在少量刊印之后的假象,若大规模刊印,活字印刷的成本,未必低。

    从工序上来看,活字印刷,每次都需先排版、校对,印好之后,需要将活字归位,看似简单,没什么成本,但是,排版、校对是需要识字的人来干的。

    都识字了,谁不希望考科举,会来书坊打工?

    就算科举不中,那不是还有书院、私塾,文人都有骨气,怎么滴也不愿意做没品的匠人。

    仅招人这一项,便是问题。

    招来之后,工钱还不能少,否则人家也是会罢工的……

    可雕版印刷就不一样了。

    雕版匠人不需要识字,只需要雕刻便可以。

    而且一块雕版应用寿命很长,多达三万余次,印刷之后,洗洗风干,下次可以直接拿来用,既不用排版,也不需要二次校对。

    一次付费,保用终身。

    甚至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朝递修板(本)”,一个雕版,由宋延续至元,又延续至明,数百年都在用。

    当然,次数多了,印刷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

    如此一对比,你就会发现,虽然雕版耗时耗力,但无论是从综合成本、效率,还是从成品质量来看,都明显优越于活字印刷。

    这也是明清时期,雕版印刷长盛不衰的原因。

    纵然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也因其成本高昂,范围有限,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朱允炆接过掌司送来的雕版,轻轻抚摸过,问道:“这是什么木料?”

    “回皇上,这是上好的杜梨木,一些雕版,则采取的是枣木。”

    “带朕去雕版房看看。”

    朱允炆吩咐道。

    掌司不敢怠慢,前面引路。

    雕版区域在后院的池塘边,朱允炆看到池塘里压着不少木头,不由停下脚步,问道:“这些木头,是做什么用的?”

    “皇上,这些是杜梨木、梨木与枣木。在挑选好木料之后,需要在水中浸泡半年,然后捞出来风干,才可以打出帖板,然后再安排匠人刨平,打磨,才能上板。”

    掌司对于印刷一道了若指掌,见朱允炆有兴趣,便多解释了一些。

    朱允炆面色肃然,沉声道:“看书者众,不过目视文字。可谁能想到,每个文字的背后,都有着繁复的过程。这些匠人,都是有贡献的,应该嘉奖。”

    “臣代匠人,谢过皇上。”

    掌司脸上一喜,连忙行礼。

    “起来吧,带朕看看到底是如何印刷的。”

    朱允炆对于印刷术,可谓是一无所知,后世都喷墨打印机,光影扫描了,有几个亲眼见过古老印刷术的,只凭着印章与印泥想象,有些浅薄了。

    不少匠人正在忙碌,他们并没有机会见到朱允炆,朱允炆又是常服,匠人们看了一眼,也便没有做声。

    掌司也清楚,有些工序不容打断,日常里便是如此运作,只不过如今皇上亲至,这些人却不行礼,万一惹怒了皇上……

    “还不快……”

    掌司刚说话,却被朱允炆抬手打断。

    朱允炆看向一旁向木板之上刷糨糊的匠人,问道:“这是作甚?”

    匠人只平静地看了一眼朱允炆,便转过头去,淡淡地说道:“刷糨糊。”

    “呃?”

    朱允炆一头黑线,这位……好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