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孤身闯黑窑,解救弱势群体!”

    “劫哥功夫!一打二!”

    “劫哥的表演,你给打几分?”

    “西山黑窑,还有多少未解救的人?”

    ......

    随着“西山黑窑案”再次震惊全国,无数个话题登上热搜榜。

    就在警方收网行动结束的时候,热搜竟然被霸榜了!

    全国网友看完除了震惊,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地沟油风波还没消停,又出来一个西山黑窑风波。

    不是千里追踪,就是卧底黑窑。

    瞄准黑暗,就是猛揍!

    有哪个记者,那么牛皮?!

    网友们对陈劫敬佩之情,顿时如滔滔江水,源源不断。

    甚至网络上的一位大名鼎鼎的漫画师,将陈劫最后的背影画了下来,发布在自己的围脖上。

    并且‘热心市民陈记者’,表达崇拜之情。

    顿时,上百万的点击量和下载量。

    不知有多少人将这幅画做成了自己的手机壁纸。

    为表敬佩。

    陈劫的视频,不停地被人点开、重播。

    很多人默默送上小礼物,然后再分享给了其他人。

    “这幅画,太震撼了!已下载,看着就安心!”

    “心目中的英雄,现实社会中的大圣!”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傍晚八点,陈劫发出了独家报道:

    《卧底暗访—西山黑窑案始末》。

    报道中详细地描写了西山黑窑中对农民工、智障人士、未成年孩子的暴行。

    详实的证据,配上血琳琳的照片。

    再次让所有人都为此震撼!

    在现在的时代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把人不当畜生!

    特别是文章中提出的疑问:

    西山那么多的黑窑,到底还藏着多少被拐的智障人士、农民工、孩子?

    这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又给全社会敲了警钟!

    那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得有人权!

    随后,西山省相关部门,迅速做出行动。

    他们‘热心市民陈记者’,表达了感谢:

    “感谢陈记者的揭露,还西山一片朗朗晴天!”

    并且,他们在各大平台开启了直播。

    在西山的地界,他们开启地毯式连夜搜查。

    警力不够?

    那就武警、特警一起上。

    在全网的注视下,西山捣毁了无数黑窑,解救智障人士、农民工、孩子数千人...

    百姓日报给此次行动点赞。

    并且‘热心市民陈记者’,赞道: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才几天功夫,竟被百姓日报连续点名表扬两次。

    恐怖如斯!

    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话说有个艺人,被百姓日报点名表扬了一次,举天同庆。

    被粉丝们当成无上的光荣。

    ...

    西山省电视台。

    名人访谈节目。

    “导演,我们发了私信了,可还是没有回应。”

    工作人员盯着电脑的后台私信,忍不住抱怨道。

    “笨!那就派人去警察局看看,有没有电话联系方式。”

    导演怒道。

    陈劫是时下最火热的人物,天天在热搜榜上挂着。

    他采访到的事迹,各大报社争相报道。

    况且,此次事件,更是在西山的地界内。

    太适合上名人访谈节目了!

    再加上没人看过陈劫的真实面目,太有神秘感了。

    不知有多少人想看看,这勇敢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我们去过了,警察局也在找他,说要送锦旗,都没找到人呢!”

    工作人员有些无语。

    只听说过人们给警察送锦旗,竟然还有警察给其他人送锦旗的?!

    咱们电视台也是脑子坏了?

    咱们不都是去采访别人的吗?怎么采访到一个记者头上了!?

    “唉,太可惜了!”

    导演叹息道,“你看看陈劫记者,再看看你们,你们要能播到人家那样的新闻,咱们还请什么人呐。”

    “那我给你单独开一个节目!”

    节目的各个摄像师,各个记者纷纷低头,看向其他地方。

    就陈劫的那个采访,是人做出来的嘛?

    不是‘千里追杀’、孤村探案,就是伪装成智障、孤身卧底,其中一不小心,那凶险的场景,小命可就没了!

    话虽这么说,但在同行心中,他们对陈劫是一万个佩服。

    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儿,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然后勇敢地将黑暗狠狠地撕扯下来。

    这,估计就是陈劫身上最强大的魅力!

    ...

    还是像以前一样。

    当暗访结束,陈劫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他不会因为自己的热度,就止步不前。

    因为他始终保持初心:

    坚守正义,让大家看到真实的世界!

    当然,也是为了让大家将真正的目光,集中在事件本身上。

    人们在网络上寻找陈劫,无果后,只能调侃道:

    “陈记者又去找下一个新闻线索了!”

    好吧,陈劫现在刚包扎好头上的伤口,累得说不出话。

    而一位不速之客,此时却气势汹汹地坐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