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一十八章 再从事农务

    第六百一十八章 再从事农务

    小尾巴几乎是一瞬间的就将这些孩子拦在了身后然后紧张地看着秦江,现在她哪里还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就暴露了。

    眼前的情况有些出乎秦江的预料,原本他还以为盯上自己的是个小蟊贼,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场面。

    “你们不要紧张,我没有恶意。”

    秦江虽然出声想要减少对面的警惕心,但是根本没用,虽然不知道这些孩子都遭遇了什么,但是他们的警惕心实在是太强了。

    秦江叫过一名护卫,耳语了一番后护卫领命而去。

    燎原火有些搞不明白主人为什么回来这里,但是它不过是一匹马又不会说话,干脆踢踢踏踏来到一片草地茂盛的地方啃食起嫩草来。

    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人可能不会信任自己的同类,但是却不会对动物起丝毫戒备。

    一群小孩被吸引了注意力,眼睛盯着燎原火不放,就连年龄最大警惕心最强的小尾巴也都不时地看向燎原火,这家伙的卖相还是相当的吸睛的。

    秦江心中暗暗地给它点了一个赞,这家伙还是很给力的。

    又过了一会儿,护卫去而复返,他的手中还提着着一个不大的木桶,和一个藤篮。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帮忙?”

    护卫对着看向自己的同伴招呼道。

    两个护卫按照秦江的指示将东西放到了一群小孩的不远处,孩子们虽然有些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但是最近的经历又使得他们不敢大意。

    看着孩子们的表现,秦江和煦道:“不要担心,我们没有恶意。”

    说完,便牵着燎原火带着护卫们离开了。

    在他们走后,有小孩忍不住打开了木桶的盖子,顿时一股清香喷涌而出。

    “兄长是米粥。”

    小孩对着小尾巴惊喜道,说着他又拿开了覆盖在滕匡上面的东西,这次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锅盔。

    一群小孩子早已饥肠辘辘,米粥和锅盔所散发出的香气就好像是恶魔的低语,在无时无刻地引诱着这些孩子。

    有孩子拿起一个锅盔,却不是自己吃而是拿到了小尾巴的跟前,尽管他的口水在疯狂分泌,但是依旧道:“兄长你先吃。”

    小尾巴结果锅盔,看着一群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孩子并没有多说什么,先是掰开半个锅盔放到怀中,然后又对着剩下的锅盔大快朵颐。

    吃完锅盔有喝了几口粟米粥,半刻后,小尾巴才道:“吃吧。”

    顿时,一群小孩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小尾巴的心中依旧留有疑惑,她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人会那么好心分给他们吃得,明明之前自己还对他产生了觊觎之心。

    “梵小子你来得正好,快来给我们分析分析是什么情况,我们这些老家伙真是越来越摸不透陛下的意图了。”

    杨府,三个老头一如既往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

    “三位老大人可是遇到了难事?”

    秦江随手拈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

    虽然问是这么问的,但是秦江已经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答案,若是什么要紧事他们也不会这么悠闲地聚在一起喝茶了。

    杨老头开口道:“这不是前段时间你前脚刚走陛下就给我们仨各自安排了职位嘛,不是什么要职,只要每天过去点个卯就成。

    老王头去了上林苑,老白头去了大司农,老夫去了少府,悠闲了几十年,怎么临了临了还跑到孙子的手底下去了。”

    杨老头说得有趣,惹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另外两个老头更是不忘趁机挖苦他几句。

    “小子你还没说陛下这是什么意图呢。”

    “对,对。

    快说,这段时间愁的老汉我觉都睡不好。”

    末了,两个老头又向秦江催促道。

    听完老爷子们的话,秦江暗自在心中算了一下,现在是九月,再过不到一个月嬴政就要正式露出自己的獠牙了。

    秦江对三个老头子说道:“老大人不用担心,这是好事。”

    至于是什么事,我就是不说。

    “那就好,只要不是坏事就行。”

    说完这个,秦江又向三个老头询问起了他们各自封地的事情,他们的封地食邑数并不多,平均下来也就一千多户出头,好在他们的封地都在关内。

    封地里的百姓都是实打实的,不像秦江刚开始的那样,听着食邑数挺多的,实际上真正的数量还不到总食邑数的一半。

    杨、白、王,包括大秦现在许多的勋贵,他们封地内许多的百姓实际上都是以前的老部下,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在解甲归田后无法再从事农务。

    好在有大秦的政策还有各自老上级的照顾,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这些人虽然无法下地干活,但是训练起自家的子弟来却是一把好手,这些年轻人自小被训练,那素质和质量自然是杠杆的。

    这也是为什么秦江之前回到咸阳后想方设法撺(hu)掇(you)那些人的原因,除了他们手中的资源意外,还不是馋他们封地里的那些高质量的兵源了。

    不过因为匈奴主使须卜且之的缘故使得他的计划功亏一溃,只剩下三位老爷子还在坚定地支持着他。

    三位老爷子已经通知过封地里的百姓他们将要把封地改封到高丽,百姓们是否选择跟随全凭各自的意愿,他们不会强迫。

    同时还将秦江的条件说了出来。

    毫无意外,引起了封地内百姓的热烈请求。

    他们之所以训练了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进入军伍立功报国吗?

    有趣的是,选择前往高丽封地的人壮年男子最多,其后是妇孺,至于老人那是一个也无。

    除了不愿意拖家人的后腿之外,就是国人的思乡情在作祟了。

    好在现在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都不会之声一个孩子,最少都是两个甚至是三个打底,就算是家中有孩子去了高丽,身边最好还会有一个孩子陪着。

    而且这样还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按照固有的风气,等到孩子成家后就会分家,这样长此以往原本一个富足的家庭就会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