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骚动过后,村正张瑞鸿慢吞吞的走了出来,旁边扶着他的,依旧是他的孙女张昭君。
为何张瑞鸿能够隐瞒这么久,也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力。一来是重名不稀奇,再有就是村正是村镇里最为得到人们认可的人担任,并不是朝廷直接任命的。
所以如果不发生什么事情的话,恐怕县里的大老爷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范围内,村正是姓谁名谁。
就算是见面了,介绍也都是某某村镇的村正,而不是直接介绍真名。因为你的真名一点用处都没有,人家也不稀罕。
大老爷们每天那么忙碌,哪有时间和经理,去记那些村正的名字,而且有的村正,一辈子都不可能见一面,就更没有心情了。
而那些能够接触到张瑞鸿的人,一般都是小吏之类的。对于小吏来说,谁认识张瑞鸿是谁啊,毕竟地位相差实在是太大了,你就算是刻意去打听,也不一定能够打听到国相的真名。
毕竟周围的同僚都不认识,而认识的大老爷们,会心平气和的给那些小吏们解释吗?明显是不可能的。
那天就算是遇到了,行礼的话,也都是称呼对方的职位,或者说某某大人,而不是直呼其名的,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就跟皇上一样,恐怕全国上下,九层九的人不知道皇帝真名叫什么,就算是知道一点点,恐怕也只是知道一个元号而已,那就是真光。
所以地位相差太多的话,其实根本不需要隐姓埋名,因为没有人会认识你的。
也因为这样,张瑞鸿也不用隐姓埋名,还光明正大的当上了村正,不担心自己的消息泄露出去。
说明张瑞鸿对社会把握的很精准,就知道不隐姓埋名,也没有什么大事。也知道官场的各种运行方式以及潜规则。
对于这一点,周易还是相信的。因为通过这些天的交流他知道,张瑞鸿确实对官场非常的了解,一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心里也跟明镜一样。
所以他才能够精准的指出官场的诟病,对一些潜规则,也都能一针见血的说出其优劣,也怪不得他能够把官越做做大,牢牢把握国相很多年。
如果他不是主动离开的,恐怕他还能继续坚持下去。最终他可能会被逼成为一名枭雄也说不定。
这都是他的选择,及时隐退的话,落了一身好名声。先皇即使很讨厌他,但是史学家们依旧给了张瑞鸿浓妆重抹的一笔,先皇都做不到把张瑞鸿的事迹抹除。
因为张瑞鸿的好名声,先皇即使讨厌张瑞鸿,恨不得派刺客杀死他。但是也都是偷偷摸摸进行,不敢直接治罪于张瑞鸿。
还是那句话,好名声真的可以保命,除非你想要自己落得骂名。先皇自然不愿意自己落得骂名,于是就默认黄千岁动手。
这就是帝王心术,帝王就算是想要杀你,也不会光明正大的去治你罪,而是通过这种暗示,纵容,默认等等态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时,名声就是自己最好的保命手段。作为一个官场老手,把各种潜规则玩的明明白白的老头,想要轻易杀死他,真的不太容易。
明的你不敢,暗的他总能找到方法应对,你又不敢大规模的来,所以现如今依旧活的好好的。
他不及时隐退的话,恐怕先皇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对付他。这样的结局是什么,那就不好预料了。
要么就是先皇赢了,他被污蔑的体无完肤,名声尽毁,落得身败名裂,遭世人唾弃的下场。
要么就是他赢了,可能就会成为一时的枭雄。即使没有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步,也将会是权倾朝野,就没有了黄千岁的事情。
不过不管哪种结果,他的名声肯定都保不住了。
第一种不用说,第二种他权倾朝野了,肯定会为世人诟病,认为他是奸臣,无论他带来的贡献多大,以前名声多大,现如今毕竟还是家天下的时代。
以前就说过,名声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好了,不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为了名声前仆后继,继往开来。
张瑞鸿已经老了,他没有了天下那么大的野心了,他要的只是名声而已。就像从容选择死亡的萧文何一样,他也选择身后留名。
其实说起来,张瑞鸿能力确实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他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像很多人那样爱名。
人老了,胆子可能就变小了。他不敢继续去赌博,担心一世英名尽毁,死后留下一堆骂名就不好了。
所以他选择了激流勇退,在自己非常辉煌的时候,突然辞官离开。什么东西都不要,即使国相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也没有任何的留恋。
从高高在上,突然变得默默无名。而他能够留下的,就是千古名相的雅号。虽然不是公认的,但是却有很多人把他和以前的名相相提并论。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年龄大了,更怕死了。但是他的决定,确实保住了他的名声,要不然周易也不可能在书上看到关于张瑞鸿的记载。
即使先皇阻挠,但是记载的大部分内容,还都是积极向上的,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的,唯一可以和起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吴尚云了。
不过两人并不冲突,一个在军事上名声非常的响亮。另外一个在民生与政务上面名声响亮,可以说各有各的优缺点吧。
不知道张瑞鸿自己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周易也思考过很多次,那就是为何,张瑞鸿几年来一直研究自己的主张。
现如今碰到了他这个废帝,也心甘情愿的乐为人师。
周易思考了许久,也给了自己一个解释,那就是张瑞鸿非常执着的追求名声。他这几年一直坚持著书立传,恐怕也是为了死后的名声做准备。
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忧国忧民,但是也不能排除,没有为了名声这个打算。
这就是周易观察了这么久,发现的张瑞鸿的一个爱好,那就是爱名。这也让周易松了一口气,因为你要和一位大公无私,心怀天下的人在一起聊天,压力真的很大。
感觉对方品格高尚,和自己比起来,简直是圣人一样。自己自愧不如的同时,又感觉自己特别的渺小,庸俗,自私等等缺点,自己根本配不上。
然而突然发现,这个圣人一样的人,竟然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无瑕,他也像俗人一样爱名之后,心情立刻就好多了。
就像一个长的丑的人,和一个长的如同仙女一样的人坐在一起聊天一样,即使人家没有什么恶意,心肠也不坏,但是丑的依旧感觉到压力很大。
然而你要是发现,仙女一样的人物,竟然有爱放屁的习惯以后,心里立刻就好受了很多,压力也不会那么大。
丑女放屁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毕竟也不漂亮,更不完美。但是仙女就不一样,她爱放屁就会被放大,让人感觉有点不适应。
生来为人,谁不爱名。但是大家都遮遮掩掩,认为这种行为不好,觉得这种**太过庸俗。
俗人爱名就算了,你这个大公无私,心怀天下的人,竟然也是爱名的俗人,立刻就会被无限放大。
都是缺点的人,有一个优点的话,都会被人无限放大。自然而然的,都是优点的人,稍微有一个缺点的话,同样会被人用放大镜单独观摩,周易就从张瑞鸿这爱名的性格中,找到了不少的自信。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