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这里是“渡江战役第一船”出发地

    泥汊镇是1949年渡江战役“渡江第一船”的出发地。易里峰是渡江战士。在战斗中受伤了,住在当地一位老乡家里。那一年,易里峰十九岁。斗转星移,三十多年过去了,易里峰在狱中仍然怀念着那位老乡一家人。

    徐慕贞怀着好奇而又复杂的心情隐居在泥汊镇。她在泥汊隐居期间寻访到的秘密,我们在以后的情节中逐步展开。

    回到上海,徐慕贞直奔武警医院。儿子易洲处在深度昏迷状态。她又去监狱探望丈夫。丈夫让她询问组织,组织上告诉她,易里峰的冤案很快就要平反昭雪了,现在正在走程序。徐慕贞说“现在急需一笔钱,给儿子治病。”

    组织是无形的,也是仁慈的。经过层层请示,最后同意了。

    交过医疗费之后,治疗工作转入正轨。两个星期后,易洲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徐慕贞日日夜夜陪伴在儿子的床前。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心中对高河江心洲村,不能不说没有一丝怨恨。凭什么,你江心洲一千五六百号人,唯一与死神擦肩的就是他一个外地人?

    这天后半夜,徐慕贞伏在易洲的床头,睡梦中感觉一只手抓着她的胳膊,声音仿佛从地狱里发出的“秦晴,我的箫!”

    徐慕贞猛然抬起头来,她不敢挪开儿子的手,也不敢喊他,就那么张着嘴,看着他,看着他喃喃地呼唤“秦晴!秦晴!晴!”

    从此后,一天天地好转。

    易洲常常在噩梦中惊醒。噩梦总是相似的江心洲小学的教室的墙坍塌了,秦耕久书记被压在下面,或者是学生们被压在下面。醒来后,易洲便深深自责。

    徐慕贞紧紧的握着他的手。易洲声音微弱“妈妈你知道吗?江心洲破圩,我有责任!”

    “你是校长,你把所有学生都转移到平安地带,你救了村支部。你是有功之人。你有什么责任?”

    “第四次洪峰的消息没有及时送到,是我贪玩造成的!”

    “不还有秦晴吗?”

    “怎么能怪她呢?”

    “假如巡江艇不碰到你们,你就没有这个思想负担了。”

    “巡江艇不碰到我们,他们一定会把消息告诉可靠的人。”易洲拿手捶着头,“还有一件事,我在乡政府听到的秘密,党委会开会已经研究向上推荐秦伯伯任副乡长,当天晚上回来后,我就光想着写爸爸平反的材料,如果我及时告诉他,引起他的重视,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易洲咬着牙要坐起来,医生按住他“别动!还要躺一个星期才行。”

    医生走后,易洲“妈妈,我讲,你写,给秦晴发一封电报。哪怕给一个字也行,告诉她,我还活着。”

    徐慕贞冷冷地说“有这个必要吗?你们不是什么关系也没有吗?”

    “不!不告诉她,她,还有秦伯伯他们会自责的。”

    徐慕贞依然迟疑,她握着儿子的手,温婉一笑“假如真的像你讲的,你有责任,那现在告诉他们,不等于是自找麻烦吗?”

    易洲“我在江心洲,秦伯伯把我当成自家人。我怎么能为了逃避责任就把自己的生死信息都隐瞒掉呢?这个电报要发,一定要发!”

    护士进来,看了看吊针,调试了一下,说“病人体质还很虚弱,多休息,少劳神。”

    护士走后,徐慕贞说“听你的,我写个电报稿,念给你听,认可了就发。”

    电报稿写好了,也认可了,徐慕贞正要出门。医生来了,大嗓门,跟易洲问话“还能回忆起来当时的情形吗?”

    易洲点点头,又摇摇头。

    徐慕贞“医生,我儿子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难说!”

    医生走后,徐慕贞拿着包去邮局。走到门口,易洲喊“妈,你回来。”

    徐慕贞回身。易洲伸手。徐慕贞从包里把电报稿掏出递给他,他展开来,又对折起来,刺啦刺啦,撕了。徐慕贞疑惑地看着他,他说“以她的性格,接到电报,她一定会赶到这里。”

    徐慕贞点点头。

    易洲“这辈子我可能都不一定站起来了,不能拖累她!让她忘记我,记她回到穆广身边。”

    两个月后,易洲站了起来,能够到室外行走。他独自从外面走回来,蹒跚而行,满头大汗,但很兴奋,坐下来,拿起笔,起草了一封电报,郑重地递给母亲“我要告诉她!”

    在给不给秦晴发电报这个问题上,徐慕贞与易洲的想法正好相反。当初,易洲康复不见起色,易洲对秦晴绝情,徐慕贞希望秦晴来用爱情助力;后来,日渐好转,易洲想念秦晴,徐慕贞害怕他们续缘,因为,大上海的易洲与江心洲的秦晴完全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当断不断,反家其乱。他爸爸易里峰吃的不就是方面的亏吗?

    今天,易洲兴冲冲地要她发电报,她没有表现出任何迟疑。在邮局门口树下的长椅子上,她独自静坐,心问口,口问心,反复掂量。如果电报发了,凭秦晴对易洲的感情,她一定会来上海。当时在泥汊的时候,她已经叫徐慕贞“妈妈”了,她是铁了心爱易洲的,这份感情不应该被漠视。如果她来上海了,她会侍候易洲的,一旦侍候易洲了,一盆清水就变成浑水了。

    想了很久,电报没有发。但她小心翼翼把电报稿收藏起来了,因为她觉得这是真正为易洲好,也为秦晴好。她坚信将来有一天,易洲会理解,感谢她。

    从第二天开始,易洲就问“秦晴回电报没有?”

    “暂时还没有!”

    易洲焦急地等待。母亲“你希望什么样的结果?”

    易洲“我很矛盾,我又想她来,又怕她来!”

    。

    <scrpt>();</scrpt>